开启以“体”育人新模式
马海彬 摄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只要走进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随处可见在运动场上、体育馆里跑步、打球和健身的学生,大家三五成群,结队锻炼,挥汗如雨。学生们如此热爱体育运动,与该校近年来的体育课程改革密不可分。
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上,该校获得了本科阳光组北狮规定和自选套路的双料冠军。据统计,近年来该校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学校倾力打造的以“体”育人的制度设计、体育课程体系建设、智慧化助力体质增强等,成为践行“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的有力举措。
以“体”育人:创新育人的顶层制度设计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起源于1933年创办的厚生会计讲习所,80余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学校的成长。2020年7月,学校调入湖南省本科一批录取。这是对学校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办学特色的肯定,同时,学校的体育育人特色也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同。作为一所财经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同时也是湖南省高校大学体育改革试点学校,体育成为这所学校的名片。
为什么体育能在这所财经特色院校中有如此高的地位呢?
这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息息相关。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党委书记肖湘愚告诉记者,学校将体育作为育人重要手段,围绕“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学校体育目标进行了顶层设计,打造了“大学体育俱乐部+体质测试+运动竞赛+运动校园跑”为核心的以“体”育人体系。以“体”育人体系重在实践,其实施关键在保障机制。为了推进大学体育育人体系的落实,该院建立起了全员参与、相关部门主导的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分管教学校领导担任主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主任,教务处、宣传部、学生处、校医院等单位参与的体育运动委员会。
校长刘长庚说:“1917年,毛泽东同志就对体育的功效做出了详细论述。当下我们就是要把体育的效能与大学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作用,这也是学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刘长庚表示,学校每年都安排体育工作专项经费,并予以优先保障,且近几年随着教育事业经费逐年增加,将场馆建设、维持及器材购置纳入年度专项经费,并建立健全了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意外风险保障制度及应急处置制度。通过完善工作机制,确保了大学体育课程育人理念的落地实施。
教学改革: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课程体系
对于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生来说,体育课无时无处不在,因为学校建立起了贯穿四年的课内外一体化课程体系。
自2016年起,该院便着力于“大学体育课程俱乐部制”改革,经过几年实践,形成了“体育基础课+体育俱乐部+体质健康测试+运动校园跑”的课内课程模式和“体育活动+运动竞赛”的课外体育课程模式。“课堂教学设置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的俱乐部,学生依据兴趣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上课教师、运动项目,通过考核确定是否进入中、高级班;课外体育课程,主要通过举办体育活动、运动竞赛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教务处处长刘征介绍说。
课堂教学体系的设计做到了目标与内容的有效衔接,让每位学生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能力和水平的体育俱乐部课程,推动学生运动能力逐步提升,实现教学目标与学生能力的协同发展。各层级俱乐部的教学目标明确:高级俱乐部定位于培养和储备校代表队人才,主要以校内外竞赛为手段,进行战术体系学习和提升;中级俱乐部致力于塑造院队培养体系,主要对接各个学院,以运动技能和战术体系学习为主;初级俱乐部侧重于普及教学,使学生了解各运动项目基本规则和基本运动技能,为体育终身育人奠定基础。
“分层的俱乐部、多元的运动项目,让我们有充分选择的空间。”正在踢足球的王飞同学说。据了解,俱乐部开设了三大球、女子防身术、瑜伽、棒垒球、攀岩、健身塑形、飞盘、体育保健等19个运动项目,同时,考虑到学生身体差异性,特别开设了体育保健课程,以适应各类学生的需要。
活跃的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学校打造了各种类型的体育赛事及活动,构建了院校两级竞赛体制,做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人人来参与”的校园体育运动新格局。学校每年都举办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气排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帐篷节等赛事及体育活动,加油声、呐喊声回荡在整个校园,营造了浓厚的学校体育文化氛围。
数字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有效手段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体育改革促进了学生体质的明显增强。“在大学里,我们不仅学到了系统的专业知识,还塑造了强健的体魄、掌握了两项以上较高水平的运动技能。走出校门之后,除了在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我们还是单位的运动达人,通过各种活动能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2020届毕业生李唯同学说。
为了增强学生体质,该校将大数据与学生体质发展机制有机结合,并建立起基于大数据的学生体质增强的课程体系、宣传体系和荣誉体系。据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郭国强介绍,课程以90公里(女/学期)、100公里(男/学期)的校园跑为主要内容,通过APP实时监控数据信息、教师与学生信息互通,使得教师能全面掌控学生课外锻炼的情况。
“我们充分挖掘大数据对校园跑的激励功能,建立起基于大数据的课外体育活动宣传体系。”肖湘愚说,学校通过构建校院两级网络报道、“运动校园”APP推送、公共空间大屏幕滚动展示等,以“天、月、年”作为统计节点,将锻炼人数、平均锻炼公里数、主要活跃的打卡点等统计指标推送到各个宣传平台。在多渠道、多形式的互动宣传下,学生广泛参与到校园跑的课余锻炼活动中,校园跑参与率达100%,全部学生都完成了90公里和100公里的学期跑任务。
此外,学校还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运动跑的荣誉体系,通过校园跑的里程积累,评选出“周运动达人”“月运动达人”“学期运动达人”等,将此与学生的评奖评优、体质健康测试挂钩,并在全校运动会上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亲自为学生颁奖。肖湘愚表示,荣誉奖励是激励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一种有效激励范式,既激励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增强了体质,更达到了立德树人的目的。
以“全”为纲:全周期提升体育素养
“在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生需认真完成大学体育课程,修满规定的体育课必修学分才能毕业和申请学位。”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苏玲说。全周期、全覆盖是该校体育课程体系的另一大亮点,持续4个学年,8个学期连线设计,学习群体、运动项目、教学形式全覆盖。
无论对于普通学生还是需要进行适应体育教育的学生,都在课程体系进行了差别化设置,实现了学习人群的全覆盖;运动项目包括棒球、飞盘、攀岩、健身塑形等时尚运动项目,实现了学生兴趣与运动潮流的高效对接;在教学形式上,采用了线上、线下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种教学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推进运动项目教学的科学化进行。
这种课程设计保障了大学体育学习的连续性,让俱乐部高级班的大四学生转化为指导教师,到初、中级班传授技能,激发他们对体育课的参与热情。此外,学校还打造多样化优质体育场馆,保障不良天气下的教学稳态运行,保障216课时一节不落。教学竞赛贯穿教学体系,学校不同层级的俱乐部,均在教学大纲中有相应匹配的教学比赛内容,高级俱乐部作为学校代表队的人才储备库,承担着学校各运动项目的日常训练工作,这也使校代表队训练常态化成为现实,有效地推动了体教融合。
“实践证明,这些举措对于推进‘增强体质、享受乐趣、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成效是明显的,‘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在我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正逐步践行。”刘长庚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