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来儿童赋能
文学即人学,它有三大重要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儿童文学作品作为文学的重要分支,自然也具备这些基本属性。教师引领儿童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应有这样的意识:优秀的作品如矿藏,阅读就是去发现去觅宝。教师应推动儿童阅读,引领儿童在感受作品特有的艺术魅力时,感知社会、思考人生,培养其对真善美的向往。
日本作家安房直子的《天鹿》,讲的是一头被猎人杀死、失去鹿肝的公鹿,送猎人及三个女儿去奇幻的鹿集市买宝物,并在小女儿的爱中得到救赎,与她一同化为天鹿。《天鹿》文字精美隽永,故事如梦似幻,可谓是幻想性作品中的精品。
当这样的幻想性作品进入语文课堂,如何与儿童深入共读,在现实与幻想之中来回穿梭,实现文学的审美、教育和认识三大功能呢?我以《天鹿》为例,简要诠释我们的“共读三重奏”:
第一,释放想象,感受文学之美。幻想性儿童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首先当然是恣肆奔放的想象力。想象力对儿童思维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作用不可估量。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天鹿》中,洋溢着无边的幻想:那个“商品奇妙、规矩奇特、气候奇幻”的鹿集市,那头早被杀死却一次次出现的公鹿,那条会跟着和服图案变换气候的山路……环境奇、人物奇、情节奇,奇幻的故事瞬间将读者带入一片谜团重重的“童话森林”,充满着不可思议的奇异美感。
儿童常会拿现实经验去对照情节,从而感到深深疑惑: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是那样?其实这恰恰是因为他们不会驾驭幻想性文学作品的重要特质:想象为美。教师可以及时告知儿童,在充满想象的世界里,不合情理才是最大的合情合理——只有作者才是幻想王国中的国王,所有奇特的设定,都是作者想象力的成果。用现实经验去判断那些幻想是否可能,这与作品本身就是相悖的。所以,鼓励儿童大胆地接受想象、细心地梳理想象,在找寻不到答案的奇幻处、故事情节的空白处、日常经验的断裂处,用自己的想象去呼应,去补充,享受与幻想共舞的无边乐趣。这是文学阅读的特有奇趣。
第二,探究人性,沐浴教化之光。《天鹿》之美,不仅美在诗意浪漫的想象,更美在奇幻情节背后,总有人性的真善美在幽然闪烁。故事不厌其烦地描述公鹿送猎人与三个女儿去鹿集市买宝物,对四个人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儿童在阅读故事的同时,自然有对人物言行的基本判断和情感倾向,但这样自然阅读的情意感知是浅薄的。“四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教师可用追问引领儿童触摸文字,寻找各种细节和线索。人物形象在探讨中得以丰满,幽闭的心灵世界也悄然被儿童洞见。以“利益、好处”为唯一衡量标准的猎人、大女儿、二女儿,正直、善良、美好、有趣的小女儿美幸,其人性之丑陋与美好,高下立判。趋美向善,是儿童的天性。师生通过共读,于故事的斑驳光影中捕得人性之光,进而达成共识:或许你不能得到最大的好处,但是,拥有正直和善良,你就是最可爱最幸福的人。如此教化,如春风细雨,儿童成长之路得以指明,健康情意、健全人格的形成得以悄悄赋能。
第三,兼容并蓄,悦纳文化差异。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增进对世界和社会的认识,了解不同的民族风情和习俗文化,这已是众人共识。作为幻想性作品的《天鹿》,同样可以实现文学的认识功能。世界上有197个国家,2000多个民族。人类的多元生态,造就了多样文明,各国文学的样态,自然也各具风采。在《天鹿》结尾中,美幸成为公鹿伴侣,化成云朵悠然飞走,悲伤的猎人追赶不及——这个结局就如一面小小的镜子,映照出了中日文化的审美差异。中国人往往以团圆为美,追求人、事、物的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日本人却崇尚“物哀之美”,认为残缺中依然留存着美的事物,轻易得不到的东西才更令人珍惜。引领儿童共读结尾时,不妨组织深入的讨论:“你喜欢故事的结尾吗?你希望故事有怎样的结尾?”以问为引,以思作桨,由此打开儿童的视野,去眺望异国文化的天光云影,学会理解差异,悦纳欣赏;同时也引发哲思:圆满与残缺,各有其美,真正能触动内心的,究竟是哪些珍贵的阅读宝藏?
当下的儿童,是面向未来世界的儿童。要让儿童拥有良好的阅读素养,葆有充沛的好奇心、想象力,积极悦纳世界的多元和差异,我们可以这样做:推动儿童阅读,让成长伴随故事一起发生。
(作者单位系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