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升级版”交流轮岗新在哪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10-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中学轮岗到密云五中的教师梁敏在辅导学生。 资料图片

    8月25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教育“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在会上宣布,新学期北京将大面积、大比例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这一重磅消息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媒体纷纷对此进行分析和解读。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并非新鲜事,为何此次北京发布的新政会引发如此高度的关注?新政策与“双减”有何关联?新政策有哪些新内容?新政策有什么新导向?新政策将如何推进?新政策推出至今已近两个月,目前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对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进行了一次深度专访。

    落实“双减”出新招

    记者:此次北京推出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新政,是作为落实“双减”的重要举措来发布的。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安排?

    李奕:为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双减”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特别是落实文件中“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确保学足学好”的要求,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深化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学区、集团和城乡学校共同体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由单体学校的供给向更加包容、多元的学区(教育集团)供给、区域供给转变,拓展优秀校长和高质量教师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开展新需求下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切实加强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的统筹管理和有序流动,确保教师成长、学校服务水平和学生的实际获得得到同步发展,整体推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具体做法是:按照先教师后校长、先小学后初中、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在试点基础上着力实现校长教师在区域内有序流动。

    并不是“新瓶装旧酒”

    记者: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一直是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此次北京推出的新一轮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与过去的政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李奕:这次北京在“双减”背景下推出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可以称得上是“升级版”的交流轮岗。实际上,此次出台的新政策跟过去实行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过去,我们在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过程中,出发点更多是为了促进城乡间、校际间义务教育学校的均衡发展,就是由强的地方流入到弱的地方,促进义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此次北京出台的新政策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跟以前的显著区别之一是,参与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不强求调动组织关系、人事关系。新政策下的干部教师流动应该关注的是,要让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真正惠及到孩子身上。从这个角度看,新政策关注的不是交流轮岗人数的多少,也不是交流轮岗的层级高低,而是交流轮岗能够解决学区、学校教育供给中的那些短板和弱项。比如,这次东城区交流轮岗的2000名教师中,虽然也有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但更多的是有优质教育服务属性的教师。

    这一次,我们向试点区提出的要求,如流动什么人、把人流动到什么岗位上、去干什么,这些跟以往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学科组和年级组,是能够接触学生的最基层教学单位,甚至比校长还重要。举个例子,东城区景山学校的语文特级教师周群,如今已是第五年参与这样的流动。这次东城区作为北京市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新政策的先行试点区,周群又从景山学校交流轮岗到前门外国语学校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流动的岗位是语文学科组。她流动到那儿的任务,就是要带动这样的一个学科组,把这个组的教研带起来。教研的主要指向就是高效的课堂、精细化的作业、高质量的测试题目,以及高质量的课后学科辅导等。

    记者:参与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不转组织和人事关系,那在这样的流动中,教师的归属感和上下班交通、住房等具体问题怎么解决?

    李奕:这个问题我们也是有考虑的,这次出台的交流轮岗新政策提出,对交流轮岗不搞“一刀切”,对这类不转关系的轮岗,只是限制在学区和集团内进行。经过多年持续深化的改革发展,目前北京的学区、集团的建立已经覆盖了大多数的学生,这就为此次改革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学区、集团内部如何按照“双减”的目标来重新进行人力资源调配,目的是提高整个学区、集团整体的教育供给能力,提高教育服务质量,聚焦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努力让学生在学区、集团内得到多样化学习需求的体验,从而向学会、学好、学足迈进。

    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记者:此次北京推行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新政策,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与以往的交流轮岗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么,是否可以将此次新政策的出台,理解成一项教育领域的深层变革?

    李奕:的确如此。这次我们提出的基于“双减”工作背景下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基于新的教育供给体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新的供给主体岗位需求上的干部教师流动。

    那么,新的供给体是什么?就是文件当中提到的学区和集团。长期以来我们基础教育的供给模式都是以学校为主体来供给的,所以以前我们的教育均衡发展也强调校际之间要均衡,但实际上由于历史以及经济社会、城市建设等各方面发展的原因,即便在试点区东城区,可能隔着一条小马路的两所学校,它们的办学空间、办学条件也很难相同,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

    实际上,北京市从2006年开始推进学区化改革,就是调整基础教育阶段的供给结构,即由过去单一学校的供给逐步变为多所学校连成一体的“学区供给”或“集团供给”,只有把供给体扩大了,需求侧才能够得到更多的满足。同时,内部之间的差距才能够悄然弥合,优势还可以互补起来。因此,多年来,北京在推进学区化、集团化的改革过程中,渐渐形成了新的供给主体。

    记者:学区和集团作为供给主体,干部教师在学区和集团内部交流轮岗,具体是如何进行的?

    李奕:在学区和集团供给主体内部,要重点落实作业、考试、课后服务等改革,我们更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轮岗新政策,让每所学校的优秀教师能够在学区和集团内流动起来,让他的教学经验在学区和集团内发挥更大的作用。以课后服务为例,新政策下的交流轮岗能有效提高课后学科辅导等的服务质量,让不同的学校间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否则的话,可能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甲学校开设的课后服务有体育类、素质教育类的,也有学科类的,家长是认可的,但乙学校开设的课后服务,家长不满意、不认可,不愿意参加。家长认可甲学校、不认可乙学校,这是正常的,我们也理解家长的这种需求,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在学区和集团内实现优质课后服务资源打通使用,努力让甲学校和乙学校各自的课程、师资等方面的优势互补起来。

    这种团队供给的主体在北京已经有5到10年的基础了,还是以东城区为例,现在该区已经做到学区和集团的全覆盖,在区内基本上实现了课后服务的集团供给。此外,像西城、海淀、朝阳等教育大区,学生数量较多,学校数量也多,学区和集团也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们相信,新政策的有效落实是有一定的改革基础的。

    “两种模式”和“三个主体”

    记者:刚才您提到的学区和集团作为供给主体,干部教师在学区和集团内交流轮岗,这种做法好像更适合城区。对北京的远郊区而言,新政策是如何落实的?

    李奕:这一点提得很好。此次北京新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城乡是不一样的。北京的特点是平原、山区、川区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差异较大,跟有些东部地区的城市不一样,我们的学生大多集中在城区,所以城区是学区和集团全覆盖,我们采取的是前面我提到的学区和集团供给模式。远郊区的学生数量不多,学校数量也较少,但是义务教育发展整体上还是比较均衡的。

    在这样的布局体系下,必须实事求是地拿出解决方案。此次北京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分为“两种模式”:一是城区完善学区和集团改革,着力推进跨学区和集团交流轮岗,实现学区和集团区域内全覆盖,让孩子能够在学区和集团内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见到更多的老师。从满足区域内校际间课程、人员、课后服务等实际需要出发,推进学区和集团内校际间师资均衡配置和按需交流轮岗,重点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轮换,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按需轮岗。二是郊区生态涵养区按照城乡教育发展需求,全面推进交流轮岗。在全区范围内,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轮换,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定期轮岗。

    除此之外,在校际、集团之间,以及区域之间,通过双师课堂、在线辅导、在线研修、智慧学伴等在线服务方式将优秀教师、学科课程和作业布置策略等资源向薄弱学校和地区输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