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筑基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10-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最近一次岗位竞聘,荣成市356名教师在第一轮本级别岗位竞争中落聘,其中,305名教师在第二轮竞聘中上岗,51名教师落聘或低聘到下一级职称岗位。

    “落聘的是少数教师,激发的却是整个乡村教师队伍的活力。”荣成市人和镇中心完小校长修春雨说,如今在学校,论资排辈成了“老皇历”,“抢着干”成为新常态。

    留住乡村教师,山东还有“实招”。

    “十三五”以来,山东推动新建、改扩建乡村教育周转宿舍3万套。将乡村教师纳入乡镇工作人员补贴范围,乡村教师比城区教师人均月增约400元。为每个乡镇学区设立了1个乡村特级教师岗位,实行任期制管理,聘期内享受特级教师每月300元津贴待遇。

    待遇留人,专业发展人,也是更深层次地留住人心、激发人气、凝聚人才的举措。

    这方面,山东有联合教研的“硬招”。

    大坞镇中心小学地处枣庄市最北部,仅有61名教师,却屡获殊荣:县级骨干教师33人、市级骨干教师10人、市级以上教书育人楷模8人,23人次在各类优质课评比中获奖。

    “教师发展,我们有三大法宝:全镇小学联研共同体、镇域名师工作室、外聘名师流动工作站。”该校语文教师管春芝粗粗数了一下,平时,自己每周参加一次线上联合教研,每月参加一次线下联合教研,有时还会根据教学任务灵活增加,寒暑假还有一周的集中活动。

    如今,管春芝已成为大坞镇的小学语文名师。在她的带领下,数十名教师先后在市级业务评比中获奖,成为教学骨干能手。

    这样的成长故事并非孤例。

    在高频度、多层次、接地气的联合教研中,乡镇教师不仅找到了专业成长的榜样和标杆,也渐渐发现了属于自己的、属于乡土的教学风格和见解,成为提升乡镇学校教育质量的源源动力。

    行走在齐鲁大地,我们总能感受到乡镇学校质朴的、活泼的生机。

    校园里,学生学扎染、学烙画、学做泡菜;课堂上,学生讨论探究、合作展示。各所学校也打造着自主教育、责任教育、创美教育、勤勉耕读的办学特色。

    “乡镇学校的‘强’,是从幼儿园到中学的整体强盛。这样,能吸引孩子在本土本乡连续接受十几年教育,种下深厚的乡土情怀。他们将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生力军!”受访者一席话,道出了山东教育强镇筑基行动背后的“大文章”。

    (山东报道组成员:本报记者 翟博 魏海政 《人民教育》记者 余慧娟 李帆 程路 魏倩 统稿:李帆 魏海政 程路)

 要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