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动一片林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10-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多学科融合,淬炼科研“肥料”

    “如何点亮一盏灯?串联并联哪个更亮?”在实验课上,学生一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边有条不紊地推进实验,从制造电源、设计电路到最后成功通电点亮小灯泡。

    这是一堂融合化学、物理、数学三科知识的项目式学习的优质实验课:

    ——化学教师使用锌和氯化铁原电池达到足够功率点亮灯泡,学生在实验中举一反三得出了影响源电池功率的微观原因——温度、电极材料等。

    ——灯泡点亮后,物理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控制原电池内阻调节灯泡亮度,学生认识到串联或并联并不一定能提高电源功率。

    ——数学教师将整个实验过程抽象为数学模型,得出了串联与并联对电源功率的影响取决于电源的内阻这一结论。

    “跨学科是未来的导向,学校一直鼓励教师以项目式的学习作为契机实现跨学科间的交融。”物理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韩叙虹认为,打破学科壁垒,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对提升课堂效果,解决教学难题大有裨益。

    除了“点亮一盏灯”实验外,八十中还有生物、化学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光合的捕获”“光能的利用”项目,生物与物理两学科融合的“成像技术与人体”“发光生物的原理”“磁场与动物行为”等丰富的多学科融合式项目。

    “教师要在工作中研究,研究中工作。研究的选题要来源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最困惑的问题。”田树林表示,学校一直秉持“科研强师、科研强校”理念,鼓励教师把教学与研究融合,去做研究型的教师。最终的研究成果不仅能让教师成长,更能让学生受益。

    因此,在八十中,高学历的青年教师把研究的视角带入到了教学,教学的思维最终又升华为研究的思维。这一“反哺、回炉”的过程,让名牌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们实现了高起点与高质效之间的完美转化。

    如今,在学校,跨学科的融合、学科内的融合、信息技术融合学科教学、教学与科研的融合等多类“项目式学习”和“STEAM学习”已成为常态,进一步丰富了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青年教师们在课堂中锐意创新、大胆突破,不仅让学生们跳出书山题海,更引导学生了解到学科的本质,进而增强了学生对学科的浓厚兴趣。

    8个正高级教师、37个特级教师、13个退休特级教师……回顾学校多年来对教师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发展,田树林欣慰地告诉记者,八十中学蹚出了一条以青年教师为突破口,整体提升教师质量的创新之路,打造了一支高品格、高智慧的教师团队,也助推了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面对着文章开头关于教育本质的哲学思考,在田树林的带领下,八十中人作出了自己的清晰回答:65年来,八十中塑造了一棵棵扎根成长的青年之树,营造出了一片共生和谐的教育之林。

 要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