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芳华 百年梦圆
七十载风雨兼程,七十年砥砺奋进。建校70年来,中国民航大学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培育万千英才,秉承“建民航、兴民航、强民航”的办学宗旨,始终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与民航发展同向同行。
栉风沐雨 赓续红色血脉
任何一个单位都有自己的传统,这是一道生命洋溢的洪流,具体体现为一种气质、一种性格。这种气质和性格往往是由单位组建时的使命,尤其是首批领军人物的气质和性格决定的。他们给这个单位注入了灵魂,其影响至深至远。
1951年9月25日,中央军委民航局第二民航学校在天津成立。自此,奠定了中国民航大学的基石,开启了新中国民航人才自主培养的新征程。首任校长方槐将军是著名的“航空火种”、开国少将,曾经在开国大典上驾驶飞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一大批老红军、老八路、解放军指战员组成了学校首批教职工队伍。随着建设发展,学校1958年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局高级航空学校,1963年重组为中国民用航空机械专科学校,1977年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专科学校。上级主管部门从各部队尤其是空军航校中抽调了大批优秀教师支持学校建设,其中很多是当时航空界和空军院校的知名专家学者。
“两航”起义归来人员是学校建校之初的一支主要技术、业务骨干力量,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了强大的航空报国力量,滋润着天津张贵庄机场旁边这一片红色热土。学校早期教员中的“两航”起义人员比比皆是,潘国定曾任副教育长,杨积曾任训练科科长,林雨水曾任训练科副科长。此后陆续调入一些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两航”起义业务骨干,如秦永棠、周其焕、金焕章、余品珍、陈礼谟等。据统计,学校1959年教师总数为82人,其中“两航”起义人员达44人;在学校1982年评定的首批高级职称中,7名副教授中有5人为“两航”起义人员。
何其忱1956年调入学校担任教员,在教学的同时还先后为时任国家领导人执行专机飞行任务,1958年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1972年他回到天津,继续担任学校教员,同时为民航部门做波音飞机翻校工作,编写了大量教材。
“两航”起义时26岁的机务工程师邓福庆,从1956年调入学校任教至2001年退休,在学校辛勤耕耘45年,曾获“全国民航优秀教师”称号等多项荣誉。早在1960年,其科研成果就在全国工业交通技术革新展览会上获得重视和好评。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极其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他结合劳动实际,发明了脱粒速度是当时标准机器3倍的脱粒机。他用毕生精力致力于科技创新,1986年3月荣获民航部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7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创造了学校科研工作新的历史。
建校之初,学校办学条件十分简陋,交通很不方便,设施设备严重不足,被指定为校舍的旧营房、仓库等也荒废待修,学校周边大部分是芦苇荡和盐碱地。学校党委带领师生,以使命为发端,以忠诚为阶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在平整机场、修缮校舍、美化环境的同时,还一起绘制图纸、制作教具。1959年之后,国民经济陷入困难局面。全校师生与基建部门共同努力,在当时建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新建起多栋建筑物,两年内新建房屋面积约为原校舍的两倍。走进学校东丽校区北区,在高大粗壮的白杨树掩映下,可以看见多栋20世纪50年代的建筑物,诉说着当年的创业故事。
自1951年建校至1981年,学校机构完全参照空军航校的建制设置,校园生活、学习、工作实行军事化管理,教职工一律着军装,体现出高度的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鉴于民航业的重要性以及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学校历来重视思想作风建设,坚持艰苦朴素、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办学传统。在紧张的学习训练之余,学校也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员们以苦为乐、乐观向上,自发组建广播电台,在课余时间广播时事新闻、学生动态等。尽管学员的文化程度不同,但同学(战友)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是民航人一种自觉的责任与担当。1960年5月,山西大同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900余名矿工被困井下,学校派出飞机空投急救物资,圆满完成任务。1960年,山西平陆煤矿工人食物中毒,61名工人生命危急,学校派出飞机及时将药品送到,挽救了工人们的生命,这就是著名的新闻报道《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为党和国家培养“又红又专”的民航人才是学校办学的根本目标。1963年至1968年,学校共培养了1507名学生,其中本科生192名、专科生591名、短训班学员691名、留学生33名,为民航业输送了一大批高质量人才。
建校之初的30年,虽然学校处于创建和调整时期,经历了初创时期的举步维艰以及艰难探索和困难挫折的各个阶段,但学校的奠基者、创建者、开拓者们为中国民航大学根植了鲜明的红色基因,形成了与新中国民航同频共振的“忠诚、爱国、奋斗”的家国情怀和“明德至善、弘毅兴邦”的校训精神,“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民航”已然融入血脉,并在建设、改革、发展中薪火相传。
改革开放 追逐蓝色梦想
民航的事业在蓝天,民航人的梦想在蓝天。
“我于1987年计算机系成立之初来到民航大学,有幸参与了学校从合格评估到审核评估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很荣幸见证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科学研究不断进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发展历程。在多年教学工作中,从如何上好一堂课,到如何开展好课程建设,再到如何进行好专业建设,真切理解了‘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中国民航大学首位“立德树人成就奖”获得者王红教授在学校2021年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的发言引发全校师生的强烈共鸣。
王红是中国民航大学2100名教职工的优秀代表之一,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民航开启了体制改革等重大变革,民航科教事业蒸蒸日上。伴随其中,中国民航大学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并将建设民航强国的蓝色梦想深深融入与生俱来的红色血脉中。1981年8月,学校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机务、空管、民航运输等民航特有专业实现了“专升本”,招生规模迅速扩大,较好地满足了中国民航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学校成为中国民航首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实现了中国民航研究生教育零的突破。
进入21世纪,中国民用航空部门加大对民航科教事业的建设投入力度,合理布局院校和科研院所,形成了包括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以及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在内的民航科教体系,分布于祖国大江南北,定位清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同支撑起民航科教事业的大厦。2006年5月,中国民用航空学院正式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在创建“国内知名、国际民航界有较大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征程上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民用航空部门高度重视科教工作,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构建起民航科教创新的“四梁八柱”。按照“一二三三四”民航总体工作思路,统筹推进“三出”“四型”“五基地”战略布局,选拔培养21名民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0名拔尖人才和32个创新团队,认定批准22个民航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力推进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组建民航科技创新攻关联盟,完善优化民航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成功获批中国民航首个博士点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激发了民航科教创新工作的内生动力,为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东方风来满眼春。乘着民航科教事业发展的东风,中国民航大学紧密围绕民航强国战略,聚焦主责主业,努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担当作为。2017年,在中国民用航空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正式成为中国民用航空部门、国家教育部门、天津市三方共建高校,为后续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人才培养方面,革命性地开启了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之路,填补了我国民航院校博士点的空白,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本为本”,本科招生质量接近全国高校前5%,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多年保持高位;交通运输专业成为民航系统首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航空类交通运输专业;工程技术训练中心成为中国民航首个建成并获批的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务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全国民航首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合作办学项目被中法两国评为“中法大学合作优秀项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