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教育下的延时服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10-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校舞蹈队活动掠影 学校排球操展示 学校民乐队二胡学员活动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仓南路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现有46.7%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着较大的延时服务潜在需求。基于此,学校率先开展延时服务,实施多策融合治理,在打造有精度有温度的延时服务基础上,创新打造“五延五提”品牌模式,推动延时服务,暖心育人。

    一是延伸制度链条,提升服务精度。召开延时服务专题会议,带领教职工认真学习《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上级要求,制定学校《延时服务工作方案》《延时服务育人方案》《延时服务考评细则》《延时服务应急预案》等系列规章制度,全面指导工作开展。实施延时服务“一把手”工程,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班主任和中层干部为成员的延时服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将办公室设在政教处,统筹调配处理有关事项。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年级每周一召开碰头会,政教处每月末一通报,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经费每月一计算,确保专款专用,并将教师参与延时服务、开发延时服务课程等纳入工作量,作为评先树优、绩效考核等的重要依据。

    二是延伸特色链条,提升服务宽度。遵循教育规律、自然规律、人才成长规律,联合校内外师资力量,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形成了以益智类、艺体类、科技类为主体的延时服务课程体系,涵盖阅读、足球、排球、田径、合唱、面塑、轮滑、器乐、无人机、编程等26门特色课程,课程打破班级和年级界限,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切实“让学生站在学校中央”,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学校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挖掘红色育人资源,优化完善“三段六课程”(获评全市十大党建品牌课程),改造提升南岸学堂,开发“重走长征路 重温长征心”红色主题教育延时课程,开展讲一个长征故事、画一幅长征路线图等“七个一”活动,让学生在红色文化浸润中成长,引领学生“红心向党”,凸显学校育人特色。

    三是延伸时间链条,提升服务密度。实行早、中、晚一日三延时管理,构建起全天候延时服务链条。早在2020年,学校率先增设中午延时,为学生提供午餐午休,组织一至三年级学生定点按时午休,四至六年级学生根据个人意愿进行午休或室内阅读,如此一来,学生早到校参加晨练晨读,中午时间进行午餐午休,下午放学后自主参加特色课程,实现从单时段扩展到全天时段,从少数需求扩展到整体覆盖,解决了家长接送学生的后顾之忧。此外,按照统一标准,学校下午延时服务夏季最晚到18∶15,其他季节最晚到17∶45,规定时间内家长仍不能接送孩子的,由当天带班校长继续值勤,提供“二次延时服务”,直到最后一个学生安全离校。

    四是延伸育人链条,提升服务厚度。探索将延时服务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在细微处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在就餐中引导每名学生做到自觉排队打饭、有序入座和文明就餐,每日餐前诵读《悯农》,餐后自觉收拾餐具、摆放桌凳,午休教育学生自己叠好被褥、整理好床铺,在古诗词诵读和动手劳动中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勤俭节约、独立自主的好习惯。面向全体家长开展问卷调查,采纳多数家长希望家庭作业校内完成的建议,对下午延时服务进行统一调整,为学生营造一流自习环境,要求学生校内完成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巩固、提高,让作业不出校门,为学生争取更多个性发展和休息时间。

    五是延伸安全链条,提升服务温度。全面规范延时服务流程管理,从学期初的申请、实施、调度到学期末的评比、考核、总结,各项流程持续规范,安全工作贯穿始终。学校政教处联合安全科、办公室制订各项活动应急预案,统筹安排学生就餐位置、午休寝室、看护教师等,确保延时服务安全有序开展。按照“一人一档”标准全面建立课后延时服务学生档案,依托智慧校园建设纳入大数据精准管理,对每名学生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社团课程、接送时间等进行备案,确保全程追溯、全面可查。此外,基于家长中外来务工人员占多数、家长们出门较早的实际情况,学校建立了全员参与的上学护导制度,每天安排教师定点值勤、校级班子校门口值勤、中层干部校园内巡视,全方位保障了学生安全。

    (李丽丽 张黎海 艾欢欢 刘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