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春秋守初心 砥砺奋进育英才
南湖畔秋风送爽,双塔下叠翠流金。沐浴新中国之晨曦,沉浸改革开放之春风,躬逢新时代之盛世,中南民族大学已走过70年光辉历程。春秋代序,峥嵘七秩;岁月不居,辉耀七旬。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里,在砥砺前行的时代画卷上,一代又一代中南民大人赓续红色基因,弘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追求卓越的创先精神,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不断将学校建设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七十载筚路蓝缕 开拓前行 矢志不渝铭初心
孕育于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创建于国家和民族奋进之中,发展于国家和民族振兴之时,1951年,中南民族大学应运而生。70年来,中南民族大学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心,走出了办好民族院校的铿锵步伐。
峥嵘岁月 栉风沐雨
学校已走过了70年辉煌历程。70年来,学校的命运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做好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1951年,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正式成立;1952年11月27日,改名为中南民族学院;2002年3月4日,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
初创时期,学校以短期培训少数民族干部为主要任务。从1958年起,以“建设成为一所面向全国培养少数民族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全心全意为民族教育事业服务的民族高等师范学院”为目标,开展系科设置和专业调整,学校由此步入了本科、专科正规化教育阶段。
1980年,中南民族学院在南湖之畔开始复办。1981年9月17日,复办后的中南民族学院举行了首届新生开学典礼。
披荆斩棘 砥砺前行
七十载赓续血脉薪火相传,七十载与时俱进弦歌不断。中南民族大学虽然经历了艰辛曲折,但赓续红色基因的底色始终不变,坚持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服务的办学宗旨始终薪火相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永担在肩。几代中南民大人秉承开拓创新精神,两次白手起家、两次艰苦创业,实现了中南民族大学事业发展的一次次蝶变跃升。
20世纪50年代,严学宭教授领衔撰写的《海南岛黎族社会调查》,为我国民族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宝贵资料。1982年,学校专家在湖南江永地区发现“女书”,被誉为“20世纪人类文化史上重大发现之一”。1985年,学校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1986年,学校建成全国首座民族学博物馆。2003年,学校成为国家民族事务部门与武汉市共建高校。2006年,学校正式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形成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培养的完整学位教育体系。2008年,学校获得推荐优秀本科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同年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普拉特维尔分校合办孔子学院。2011年,学校成为具有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2012年,学校获批国家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2013年,学校的民族学专业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5年,学校成为国家民族事务部门、教育部门和湖北省共建高校。2017年,学校获评“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学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中民族学、化学和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20年,8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不忘初心 蓬勃发展
七秩沧桑,鼎新革故;教育报国,初心弥固。学校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使命,不断调整办学思路,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大力实施“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特色荣校”战略,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探索出一条办好民族高等院校的新路子。
学校从仅有194人的民族干部培训班起步,发展成为目前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预科等人才培养层次齐全、规模适度、效益良好、潜力巨大的多学科、综合性民族大学。现有来自全国56个民族的学生近3万人、教师2200余人,拥有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专业型硕士点,涵盖十大学科门类的88个本科专业。
嚆矢民族高等教育,桴鼓世界学术潮流。学校坚持把人才战略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战略,坚持以学科学术聚人、以事业感情留人,慧眼识才、广纳英才,让吴泽霖、岑家梧、严学宭、林之棠等老一辈杰出学者在学校闪耀人生光华;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等为代表的一批正值盛年的优秀专家学者,其学术思想和学术造诣也在这里成就、生根、发芽。目前,学校构建了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梯队衔接、发展良好的师资队伍。70年来,中南民族大学培养了大批各民族高素质人才,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改革发展、经济建设、社会稳定,为维护我国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作出了重要贡献。
七十载薪火相传 弦歌不辍 凝心聚力铸辉煌
回望过往,秉前贤志、传正气歌、担社会责。中南民族大学始终与时代同行,与国运相系,一代代中南民大人秉承“笃信好学、自然宽和”的校训精神,扎根中国大地,坚持立德树人,厚植家国情怀,勇于筑梦逐梦,在培养卓越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推进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作出了卓然贡献。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把关于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融入立德树人的各个环节,创建“学习互嵌、生活互嵌、师生互嵌、文化互嵌”的民族团结互嵌型校园,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结合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高、偏远山区学生多、学生基础差异大的实际,提出“一个不掉队、一个不能少”整体质量提升计划;深入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积极构建全员、全程、全心、全媒、全域的“五全育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推进“十大育人工程”,开办特色实验班,建立“1+X”学生管理制度,以骨干示范为引领,促进各民族师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引领各民族学生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着力培养具有“四个特别”特质、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70年来,中南民族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5万余名各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培养各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他们肩负着母校的希望、铭记着师长的教诲,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们中涌现出一大批人民公仆、科技精英、杏坛赤子和商海先锋,以优异的成绩把学校精神镌刻在千山万水中。2017年,学校人才培养成果入选“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科学研究实力不断增强
学校立足学科前沿,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急需的战略研究、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和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政策理论研究,按照“量为基础、质为核心、提升学科、促进教学、服务社会”的发展思路,加强学科资源整合和研究方向凝练,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在高水平科研实践中培养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
“十三五”规划期间,学校获批国家科研项目291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36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400多项;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245部,获批授权发明专利271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23项;制定中药材艾叶国际标准一项,实现历史性突破;学校的“湖北全面小康建设研究院”入选2017年度中国核心智库,建成“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互联网+中华文明”全国示范基地。学校学报的人文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都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级。
服务社会成效不断凸显
学校秉持办学宗旨,在深入各地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找准了校地融合发展的切入点,构建起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共同体。
近年来,学校承担扶持人口较少的民族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工作,利用自身科研优势,建设多个服务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平台,推进国家民族事务部门派驻武陵山片区联络员、“1221”精准扶贫、驻村扶贫工作队、“616”对口支援长阳县、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程、定点帮扶恩施市基础教育、博士服务团、“三万”活动、“基层高质量发展专才支持计划”等工程,累计派出干部、教师144人次,投入各类扶贫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先后与恩施州、铜仁市、张家界市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加强与武陵山片区、巴林右旗、德保县等地区在人才培养、智库服务、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民族文化建设、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打出了“组合拳”。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