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春秋守初心 砥砺奋进育英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10-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5年来,学校在服务民族地区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围绕民族地区发展签订横向合同417项、合同经费6920万元。学校先后荣获“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三万’活动先进工作组”“湖北省驻村扶贫工作突出支持单位”“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驻村扶贫工作队”连续5年受到湖北省政府部门通报表彰。

    文化传承创新不断推进

    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师生,全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培育、熔铸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厚植校园文化育人土壤,不断擦亮大学的社会主义底色。

    学校涵育出既有多样性又有主旋律、既有多层次又有高品位、既反映高等教育共性又体现民族团结一家亲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制定了校园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及实施办法,出台了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由“校园文化”向“文化校园”深度转化;实施“一院一品”计划,打造“书香校园”特色育人品牌,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推进、深度融通;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生寝室系列活动,推进寝室文化建设,将大学生寝室文明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学校连续19年获评湖北省文明校园,连续多年获得国家教育部门、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国际合作交流不断深入

    学校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服务教育对外开放、服务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宗旨,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不断健全完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着力培养中华文化底蕴深厚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

    学校与20多个国家(地区)的7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加入了“中巴经济走廊大学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等高校联盟组织;累计执行外国专家项目600余项,邀请长短期外国专家近千人次来校教学、参加学术会议和开展科研合作;开设了“软件工程国际实验班”“旅游管理国际实验班”“高层次国际化拔尖人才创新实验班”等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以及中美合作办学“英语教育硕士”项目。学校每年投入1000万元,资助优秀本科生出国(境)交流学习,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学校积极推动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工作。2008年,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立普拉特维尔大学共同举办孔子学院;2021年,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维罗纳地区国际学校共同举办孔子课堂;在国外完成了40余场“多彩中华”文艺演出,选派50余名汉语志愿者赴国外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累计招收和培养了40多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近3000人次。

    七十载使命如磐 立根铸魂 同心共筑团结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院校践行办学宗旨、落实根本任务、彰显办学特色的必然要求,是民族大学的立校之本、人才培养之魂、事业发展之根。在70年的办学历程中,中南民族大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办学治校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各方面,切实把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打牢各民族师生团结的思想基础。

    做好顶层设计

    学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鲜明的政治优势和育人特色,着眼于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优化招生、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工作环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组织协调及各部门组织实施、协同推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细则和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要求,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教材编写、课程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全方位发展规划,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贯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环节。

    推进互嵌交流

    学校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领域,构建覆盖朋辈、师生、家校的全员交往机制与学习、生活、行为、文化的全方位交流机制,进一步有效构筑各民族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依托民族文化活动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等重要节点,以“民大节”为载体,持续举办大学生文化交流活动,开展民族发展主题调研、民族知识竞赛、民族歌舞比赛、民族文化创意主题社会实践策划大赛等系列活动,促进各民族师生文化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价值底色。

    开展阐释研究

    学校依托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发挥“国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研究中心”“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湖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平台优势,组织专家学者,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加强理论阐释和应用研究的辐射带动,促进理论与实践互相转化。以湖北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点”高校建设为契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校本课程建设,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通识选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贯穿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的全过程,推动“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融合发展。“形势与政策”入选国家一流课程,“宪法学”“管理信息系统”两门课程入选国家教育部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打造特色品牌

    学校秉持因材施教、注重应用、强化实践等教育理念,创办西部地区法律卓越人才实验班和公共管理卓越人才实验班,开展“订单式”培养。大力建设学生成长训练营、学生骨干训练营、党员先锋营等,开展各民族师生“边疆行”“城市行”“老区行”等系列精品项目,扎实推进“伴飞计划”、“石榴籽”志愿服务、“辅导员边疆行家访”、“高原书屋”等活动,抓好“同心圆”品牌建设,做好“十一同”教育。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工程”,打造“多彩中华”“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等特色课程群,民族学科“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逐步彰显,校本特色和实践品牌鲜活亮化。连续多年被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高校”等称号。

    征途漫漫砥砺奋进弦歌赓续,七秩悠悠春华秋实韶华雅颂。奋进新时代,肩负新使命,筑梦新征程,中南民族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和民族工作重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向着国内一流、人民满意的现代化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阔步迈进!

    (蓝永丽 汤振华)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