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面旗帜在闪耀
赵宇光的身体靠紧展柜,用手抚着玻璃,极尽目力地搜寻。“找到了!找到了!”今年90岁的他,忽然眼睛一亮。他手指的方向是一面锦旗,鲜红的缎面上墨书一片密密匝匝的字符,其中一个正是他的名字。
这些字符包含了汉、藏、彝等10多种民族文字,是西南民族大学“第一期”司法班所有毕业生的名字。光彩如新的锦旗上,每一个名字“手拉手,肩并肩”,组成一个巨大的五角星。
“临近毕业时,大家每天攒一点生活费,买来最好的缎面制成锦旗,用金丝银线绣成党旗国徽,以此表达各民族学生对党、对国家、对母校最诚挚而浓厚的感激之情。”在西南民族大学举办的“锦绣篇章,旗迎华诞”庆祝建党100周年锦旗展上,赵宇光回忆起70年前的往事,恍如昨日。
70年后的“校宝”重光
“嗬,这可是‘宝贝’呀!”2015年,在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文博人员范祥锐在文物库房的立柜顶上,发现两只残破的大木箱。
拂去尘土,小心翼翼地剥开木箱外包裹的棕丝,范祥锐发现一幅幅红绸金字、制作精良的锦旗层层叠叠、静静地躺在箱子中。
“各兄弟民族紧密团结在毛主席的旗帜下为伟大祖国的建设而奋斗!”“为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努力!”“在党和毛主席的教育下我们成长起来!”……展开锦旗,或刺绣或墨书的文字更让范祥锐激动不已。
“‘校宝’重光,‘校宝’重光!”范祥锐的双手开始颤抖,20多年的文博工作经验告诉他这批锦旗“不简单”,他努力保持镇静,和同事们仔细清理起来。经过清点,两只木箱中共藏有锦旗114面,多数为1951年西南民族大学的前身西南民族学院成立时,各级党委政府、军区部队、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兄弟院校所赠,部分为早期学生赠与母校的“毕业留念”。
“这些锦旗都以真丝为底,请名家题字,再盘金绣制,虽然经历70年风雨,仍然金碧辉煌。”此后数年,由范祥锐牵头,学校民族博物馆对这批锦旗的材质构成、题写内容及育人元素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场温暖的锦旗展
去年6月,学校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建华接到策展任务,筹划一场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主题展览,“这场展览的意义非比寻常,要从现有的8000多件馆藏中挑选出一系列文物,既能反映党的民族教育政策和民族教育的发展变迁,又要充分发挥文物展览的育人作用。”
当看到70年前的毕业生用自己的名字拼成五角星,民族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眼眶湿润了,“你能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各民族兄弟紧密团结’”,最后大家一致决定要办一场“锦旗展”。
这些锦旗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传达了什么信息?毕业生为什么要向母校赠送锦旗?民族博物馆工作人员开始走访健在的老校友,查阅70多年前的档案资料,追寻锦旗背后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南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滞后,为了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和干部,建立和巩固民族地区民主政权,1951年6月1日,西南民族学院在成都正式成立。
而在学院成立前的1951年2月,各省区选派的24个民族、500余名学生已陆续入学报到,组成了学院的“第一期”。这些学生中大部分是农牧民子女,党的民族教育政策让他们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
赵宇光是他们中的一员。“裴文中、李安宅、吴泽霖、夏康农等一大批著名专家给我们授课,大家都如饥似渴地学习,生怕落后一步。”赵宇光回忆,1952年4月15日,“第一期”学员毕业,同学们自筹费用为母校制作了一面锦旗。
“让我们为迎接祖国即将到来的经济与文化建设而奋斗!”赵宇光和同学们把对党的感激之情书写在锦旗之上,同时用青春和热血践行了建设祖国的铮铮誓言。据统计,“第一期”518名毕业生中,有325名回到家乡,为民族地区的建设发展奉献了一生。
今年6月2日,展览正式拉开帷幕。满头银发的老校友和青年学生在一面面锦旗间穿行,有的仔细研读文字,有的和锦旗拍照留影,不同时代的学生在这里找到共鸣,赞叹与感动溢满展厅。
红色血脉永续传承
在中央慰问团赠送的锦旗前,大二学生张文静久久驻足凝视。
“振奋,提劲!”一种难以言说的庄严感从她的心中油然而生。“置身其中,很容易把自己和国家、民族这些宏大的词汇联系起来,深深地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
和张文静一样,不少师生在收获自豪感的同时,也发出一个疑问:“这么多锦旗,是如何保存下来的?”
范祥锐在研究中发现,这类锦旗往往不被视为文物,在历史变迁中极易散佚。西南民大这批锦旗的保存,得益于学校博物馆育人的良好传统。70年前,西南民族学院成立以后,学校文物馆(博物馆前身)首任馆长、民族学家吴泽霖认识到这些锦旗的价值和意义,将其争取到文物馆保存。
在西南民族大学,思政教育、每年的新生教育,博物馆都是重要的阵地。“比如我们的民族服饰馆,展出了历代几十个民族的传统服饰。今天我们给学生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生从服饰的制作工艺、技法、审美上可以直观地看到,千百年来各民族是怎样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学校博物馆的特点和意义在于主要面向的是师生、要为育人服务。”西南民大党委书记杨敏说,学校将进一步加大研究和策展力度,发掘红色校史中的育人资源,让师生重温学校的兴学之源,追忆前辈的筹学之艰,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