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内在成长 护航心理健康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10-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深圳幼儿园中庭教育理念墙

    深圳幼儿园(以下简称“深幼”)创办于1953年,坐落于北环大道1038号,是深圳市教育部门直属的公办幼儿园。

    深幼秉持“一切以幼儿的发展为核心,让在园的每一名幼儿都能健康、快乐成长”的办园宗旨,坚持“构建师幼相互滋养、共同成长的幸福家园”的办园理念,围绕“尊重孩子的平等人格、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信任孩子的内在潜能、发展孩子的个性特点”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名幼儿的内在成长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幼儿的个性心理品质发展,为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奠定基础。

    数十年埋首,不断探索实践,深化课程建设,深幼构建形成了“全领域育心”的课程体系,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而良好的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与较高赞誉。

    关注每一颗童心

    建立素养导向的目标体系

    如果说人才培养是一个大系统,素质培养是分系统,那么心理健康就是子系统。深幼关注每一颗童心,建立素养导向的目标体系。学校以国家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政策为指南,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健全人格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要,研究提出了“四维三阶”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强调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幼儿,并设置了明确的成长目标,主要包含“恰当的自我意识、有效的情绪管理、良好的社会适应、积极的学习品质”四个维度。

    “四维三阶”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是具有普适意义的基础性目标,强调面向所有幼儿,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幼儿的心理发展,即在基础性目标层面(源头)不区别对待普通幼儿和特殊幼儿,让每名幼儿(及家长)真切感受到幼儿园“一视同仁”的尊重和呵护,也让每名教师真正认识到自己应该“一视同仁”地关爱每名幼儿的“童心”。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化差异不是体现在目标上,而是体现在课程、策略、方法和空间的“细节之处”。

    培育每一颗童心

    构建“1+1+N”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要求,学校构建形成了“1+1+N”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程整体育人功能,全力实现“全领域、全过程、全员育心”,为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和幸福感提升提供全方位支持。

    第一个“1”——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性心理健康课程是深幼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体部分,通过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整体浸润在小、中、大三个年龄阶段的课程内容之中,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综合活动主题手册》。在活动设计中,采用“认知、体验—感悟、提升—再认知、体验—再感悟、提升”的活动设计模式,通过感知体验,进而导之以行,最终实现“习以成性”。

    第二个“1”——干预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列。主要针对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幼儿,通过一案一例的课程(活动)设计针对性干预方案,帮助幼儿治愈或缓解心理问题。学校坚持“接纳独特性、温柔地坚持、家园协作、保护隐私”的干预原则,搭建起全方位综合干预模式,主要包含四大环节。环节一:建立个案。通过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的心理筛查,关注有异常行为表现的幼儿,结合班级教师的日常观察,确定干预对象。环节二:制定方案。开展个案跟踪,记录个案在园的日常表现,作为干预的基准线;约谈家长,详细了解幼儿出生及成长的背景,运用“ABC观察记录法”分析幼儿问题行为原因,与家长一起制定干预目标及实施步骤。环节三:实施方案,运用干预模式进行干预。依托心理学家的专业支持,结合一线干预实践,将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成4个大类、19个小类。环节四:多途径评价干预效果。对幼儿特殊心理需要干预结果的评价,采取自然观察、情境观察、教师访谈、家长访谈等多种方式,评估特殊幼儿达成目标的程度。

    “N”——渗透式心理健康课程模块。在“一日生活”、各领域活动等常规性保教活动中融会贯通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彰显和发挥其育心价值。一是优化“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关照幼儿心理“微变化”。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实施“一日活动”,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完善各领域活动内容,针对性融合幼儿心理教育。在开展主题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校立足关注内心感受、链接生活经验和支架自主探究三大原则,形成了一系列具体的融合策略。通过“产生兴趣—活动导航—探究与体验—表达与创造”的活动实施流程,将“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主线贯穿其中,彰显对幼儿成长的专题性心理关注。

    守护每一颗童心

    创设协同共建的生态系统

    基于“全纳教育”的园本文化,深幼充分发挥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推进的作用,逐渐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支持系统,给予“全领域育心”以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1.打造专业亲和的教师队伍

    构建“双专业”教师培训体系。立足儿童为本、教师需求和问题导向,围绕“培养专业教师、幸福教师”的目标,建立以教育学和心理学双专业为基础的培训体系,并通过专家讲座、交流会、研讨活动和团体辅导等多元方式,引领教师持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水平,从一线新秀逐步走向骨干和名师。在“双专业”教师培训体系下,深幼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全部教师都获得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证书。

    营造温暖包容的团队氛围。积极创设良好和谐的团队工作氛围,让教师在愉悦的心情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能力,自觉开展“全领域育心”。一是强化团队归属感。如每学年定期开展10余次有关教师心灵成长的团建活动,全方位多途径地有效提升教师对于团队的归属感。二是提供面对挑战的成长平台。主要包括:加强园本培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拓展成长平台,鼓励教师迎接挑战;注重人格培养,支持教师心灵成长。如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心理建设和专业发展,即有意识地将课题研究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相结合,逐渐搭建起一个全方位、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群,其中包括国家级别一项、省级3项、市级4项以及区级26项。

    2.全方位加强多元开放的家园合作

    一是充分尊重和赋予家长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如幼儿园与家长一起明确课程部成立的意义、目标与工作内容,这对推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与构建和谐家园的关系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二是积极推动家长共同开展课程建设。鼓励家长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课程建设活动中,如参与课程建设、为课程提供资源、参加多样课程实践等。在课程建设中,与家长共同研讨、挖掘课程资源、共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让家长成为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三是搭建家长互助成长平台。很多家长虽然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成长发展的意义,但不知如何具体操作。针对这些情况,幼儿园为家长提供了许多互助成长平台,如家长学校、家教沙龙和家长工作坊,家园携手,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依托三大教育助力

    成效显著

    育人的帆兜满成长的风。凭借“四维三阶”目标体系、“1+1+N”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和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协同共建生态系统这三方面教育助力,深幼扬帆起航,绘就一幅天高海阔的灿烂画卷。

    幼儿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心理及行为偏差等问题得到有效干预。深幼发展性(预防性)与干预性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效果显著,幼儿心理健康水平呈现逐年整体提升趋势,幼儿任性、退缩、多动等行为偏差现象明显减少。经过《幼儿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测查,幼儿心理健康得分为连续变量且符合正态分布。

    教师队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专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近3年,深幼教师参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和教科研论文评选比赛20项,共获奖91次;参加深圳市幼儿园教师基本功大赛、年度教师、德育能力大赛等,30%的教师获奖,其中5名教师获得广东学前教育专委会讲师团优秀培训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鹏城幼教“蒲公英十佳教师”、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深圳市罗湖区年度教师等荣誉称号,受到专家、评委和同行们的一致赞扬。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学校品牌,辐射推广,产生较大影响力。多年来,深幼致力于通过比赛、论文、著作、培训课程、对外开放、讲座、育儿讲堂等多途径扩大行业影响力,使“心育”成为幼儿园品牌。承办了6期幼儿园新秀教师系列之心理专题培训,罗湖区30余所省、市、区级幼儿园共300余人赴深幼学习“全领域育心”;30余次受邀针对全国各地的幼儿园进行分享活动,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专家、幼儿园园长及教师等同行参观学习,辐射人员达5000余人次。“1+1+N”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受到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委会主任王春燕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郑希付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万国斌教授以及广东省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等专家的高度肯定和关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