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滋有味的课程理论研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11-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
[美]艾伦·奥恩斯坦、弗朗西斯·P.亨金斯 著 王爱松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程作为现代教育的核心载体,长期以来,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是因为课程某种意义上是时代发展的教育产品转化的再现,而且课程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结果,是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没有课程研究,教育理论研究就失去载体,教育体系构建就失去根基。但对于大多数教育者工作者来说,要真正静下心来读点儿教育理论的书,真正了解课程理论问题,也是件不容易的事。除了教育者的忙碌外,课程理论本身的枯燥也是有影响的。由于工作关系,最近读了“教育治理与领导力丛书”之《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以下简称《课程》)一书,收获颇多,算是对课程理论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

    这本书把课程理论讲得十分透彻,对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概述。全书共十章,对课程的哲学基础、历史基础、心理学基础、社会基础等,进行系统的“基础”分析;对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估等做了原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课程存在的问题。同时,列举了世界部分具有代表性国家的课程教育的经验做法,以求全面展现当下课程问题,为课程教育实践提供多样选择。

    17世纪以来,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世界范围内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有了划时代的变革,由过去私塾化的单一教育向班级授课制教育转变,从神学教义或哲学教义向“泛智教育”转变,也就是要把“一切的知识教给一切的人”。在这种历史阶段,知识本位自然构成了课程设置、课程实施的时代基础。本书在第三章重点阐发了课程历史基础的“殖民时期”“建国时期”“普及教育的兴趣时期”“转型时期”等“历史基础”,作者一方面介绍课程的历史发展脉络,从课程设计、课程主张、课程实践、课程成效、课程改革,以及课程理论构建等,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课程历史发展脉络,也就是构成了课程的历史基础。在历史基础的考察上,作者以基础性的知识本位展示为主,勾勒出课程这个教育理论基础性研究在美国的发展脉络。但《课程》并不完全是勾勒历史,而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向读者展示了课程的未来发展变化,甚至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逻辑依据。

    课程原理和过程的观念在20世纪初已经形成,科学原理和进步论哲学越来越有影响。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课程,连同其方法、理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影响越来越大。美国教育家拉尔夫·勒泰对此进行了系统阐发,但进入21世纪,有学者对“世纪技能”提出要求,基础性的知识本位是否还是课程的本真值得思考,批判性、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未来教育的哲学指向等,都成为教育界需要回答的“世纪之问”。

    在美国,从19世纪义务教育推行以来,曾有学者不断质疑学校是否具有教育的能力,学校是阻碍学生的教育还是有助于学生的教育?学校教育,在推动教育普及化上无疑贡献了力量。有学校教育自然也就有课程的设置和实践,自然就有课程设置的哲学基础,自然也就有课程原理的理论建构等。本书对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估等进行了系统的原理性阐述。这些原理构成了课程之所以成为教育理论、成为一个学科体系的基础。比如“课程设计”,作者介绍了“课程设计的复杂性”“设计的构成成分”“设计维度的思考”,还列举了“代表性课程设计”等。这些系统化的原理阐述,既构建了“课程”之理论根基,也书写了课程实践的经验,为课程理论提供了实践支撑。

    课程设置与实施看似很容易,但需要思考的问题却很多。教育的成效,一定程度上只能依托课程设置和实践来实现。比如你为什么设计这样的课程,反映出的是你对知识体系的架构思考。你所处的学校、地区、省份,甚至国家,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课程,理论依据是什么,成效又如何?这是个系统化的问题。但这个系统化的问题也是源于实践的,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对理论的再认识再实践。作者在课程设计的维度上思考,探究了“范围”“次序”“连续性”“整合”“连接”“平衡”等,这些探究既是对原理的阐发,同时也是对实践的经验书写,对教育者来说,是可以拿来借鉴的。

    一些外国专家对于枯燥理论的阐发常常有可爱之处,他们讲中国历史理论某种意义上比国内学者讲得要好。一套“剑桥中国史”“哈佛中国史”,读来就是有滋有味,这里除了他们俏皮的叙述外,还有作者对不同学科的融会贯通。叙述中,他们常常将不同学科加以比较分析,让原本单一的理论阐发变得生动有趣。比如课程设置,涉及哲学基础,在教育思想者约翰·杜威看来,哲学也许可以定义为普通的教育理论,哲学的任务是为学校的方向和方法提供框架,或者说,课程就是哲学在教育领域的呈现方式。本书作者,在阐发这些教育理论时,看似在谈教育,但又把相关的学科知识纳入其中,使得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活泼生动起来。

    教育理论的认识探索是个系统化的过程,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某种意义上说是最复杂的工作,认识探究都有个过程,这也是为什么在教育领域的理论探究前赴后继,总是有学者孜孜以求,不断分享彼此的成果。这是教育的正向思考,也是值得赞许的。在这个过程中,调动不同学科的理论体悟、理论经验,都是教育科学理论探究的必然需要,课程理论认识探究也理当如此。

    在《课程》一书中,作者非常熟练地将不同学科融入其中。比如在讲述课程的心理学基础时,作者阐发了“智商与出生次序”“智商与污染物”“智商与营养”“智商与兴奋剂”的关系,阐述了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点,这些阐述显然已经跳出为课程而课程的理论表达,而是将心理学与生命科学联系起来,让课程的心理学基础更具广泛性,读者也定能收获学科融会贯通带来的叙述体验感。

    经典是能流传后世、经过历史积淀并不断焕发活力的。这也是为什么本书出版以来,已再版七次的原因。作为课程教育的基础、原理和问题探究的理论著作,本书值得所有教育者研读。

    (作者系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编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