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融合”促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青岛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一流本科、一流学科、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探索形成了地方综合性大学“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融合、教学与科研融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融合”的“四个融合”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体系。
“四个融合”人才培养工作体系以培养一流本科人才为目标,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理念,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以课堂改革、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为突破口,打破学科专业藩篱,进行资源要素重组,强化理论实践一体,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进入“快车道”。
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融合:以高水平学科引领专业一体化发展
学校夯实学科和专业两大基石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和目标引领,深化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学科是对知识的分类,学科建设就是在特定的知识领域进行知识创新,核心是科学研究,关键是方向和队伍。学科建设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凝练方向、组建队伍。专业是一系列课程的柔性组合,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持续优化过程,核心是课程建设,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顶层设计,按照一级学科理顺专业归属,按照二级学科方向设置基层教学组织,将学科与专业的规划建设、评估和激励一体化。青岛大学现有博士后流动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专业学位类型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专业学位类型66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0个、山东省一流学科8个。学校及学科获评山东省属高校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和高峰学科一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优势特色培育学科3个,10个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优势学科覆盖所有本科招生专业,创造条件发挥高水平学科建设引领作用,促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注重学科和专业带头人的一体化培养,把专业的课程落实到每一个学科方向,让学科的方向与本科的课程融为一体,依托学科方向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整合资源,加强学科对专业的支撑。利用学科建设经费,把专业建设的要素如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和教材建设、实验室和师资队伍建设等统一纳入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创造的优秀成果,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新的学科知识和专业资料,促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辅相成、互通互融。
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基础,对专业进行重新定位,“瘦身强体”。以培养质量和需求为导向推进专业现代化改造,2018年起停止招生专业27个、新增新兴专业4个,将招生专业由102个优化调整到79个。
教学与科研融合:汇聚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
学校以国家科研平台、国家科研项目、创新实验班等为载体,把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让优质科研项目进课堂、进本科生实验室,科研成果进教材。“十三五”期间,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820项,依托科研项目,开展本科生创新实验。鼓励教师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定期组织教师以讲座、座谈会等形式与学生分享科研成果,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设计和自主性学习。
建立优质科研资源全部为本科生开放制度,打造实践育人平台。学校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一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一个、国家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一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一个、国家级别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一个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8个。各级重点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全部向本科生开放。实施夏季学期,通过高端学术论坛为学生全面成才打造“学术盛宴”。
发挥创新班优势。通过“图灵班”、生物技术华大基因创新班等,把学术训练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发挥高层次师资队伍科研水平的优势,开设反映学科前沿和新兴交叉方向的课程,推动科教融合协同育人。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打造课程平台、训练平台、孵化平台“三大平台”和课程体系、训练体系、孵化体系、“导师+”体系、基金项目体系“五大体系”,建立导师科研项目转化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制度,助力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青岛大学通过完善课程思政工作机制,加强教学管理、内容建设、能力提升和评价激励等方式,督促教师坚守教书育人的主业,全面提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相继出台《青岛大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青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青岛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等制度,各部门、各学院联动,促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强化教师思政,树立以“育人为本”为导向的一流师资建设标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引导教师树立课程育人、课程思政的理念。建立课程建设标准,对未包含课程思政内容的课程“一票否决”,在课程评价和一流课程遴选、验收环节提高课程思政考核指标的权重;通过建立教师教学荣誉体系,完善教师教学奖励机制,设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激发教师的荣誉感和积极性,强化教学中心地位。
深化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创新。学校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科学合理拓展提升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分级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逐步达到门门讲思政、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课堂教学理念,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举办课程思政说课比赛等打造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优秀课程、优秀教师、优秀教学团队,已建设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0门、课程思政教学优秀案例300个,实现课程思政学校全覆盖。
打造队伍思政、实践思政和学生思政综合育人体系。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党政管理人员等全员育人作用,整合资源,实现校内外全覆盖式“导师思政”;联学联动,建设“思政大课堂研习班”,打造“校外导师团+实践基地”的PBL学习平台,创新发展仪式思政、社会实践思政等实践思政品牌,强化课内课外结合。
学校秉承本研贯通的培养理念,使两个教育阶段相互衔接,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2021年学校招收本科生7355人、研究生3676人,学校实施研究生导师指导一名研究生同时指导一名本科生的计划,让学生尽早接受科研训练、建立科研思维,引导学生做好学业发展规划,积极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以及参加各类学科专业类竞赛。
实施“三早”育人模式。针对本科各专业招生分数梯度明显的现状,强化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培养。鼓励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发挥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带头作用,实施“导师指导、学长传承、项目引导、全员参与”的创新路径,实现工程技术实践、科技创新实践、人文社会实践、创业就业实践等多元实践模式,打造“指导教师小组+学生创新协会+科技创新基地+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社团管理和自主管理体系。
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统一管理。将课程纳入一套教学管理系统,统一编号、互通互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学分互认。整合两个阶段的课程体系,在保证基础课程学时的同时,开设更多的跨学科交叉课程、前沿性创新课程,引导学有余力的本科生修读部分研究生课程,保障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连续性。
建立本研贯通培养机制。在临床医学“5+3”等试点专业,从顶层设计上明确本研一体化培养的学生选拔要求、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管理方式、保障机制等,实现本科与研究生两个阶段的课程体系整合,学分互认,让更多的本科生提早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了解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内容和培养特点,激发他们的学术兴趣。
“四个融合”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实施以来,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加强,学校立德树人体系更加完备,专业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课程建设持续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更具活力。“十三五”以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深造率显著提升,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从90.79%提高至2021年的92.74%,毕业生深造率从22.60%提高至2021年的37.97%。每年均有毕业生扎根农村基层、服务祖国边疆,每年70余人应征入伍、360余人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本科生编入研究生团队,接受科研训练,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20年本科生主创发表科研论文139篇;学校获批国家教育部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并入选山东省首批高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多名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数学建模等全国竞赛国家级别奖项。2018年以来,学校有13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2个,获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一流课程72门、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一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7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一项、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9项、省级教学名师6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