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非遗工坊里的江风海韵
投稿邮箱:liangdanjyb@163.com
■“双减”在行动·学校教育篇
“蓝草儿青,菜花儿黄。南通州,靠长江,镂花的版子刮白浆,挂上了架子晒太阳,放进大缸染一染。”这是近日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蓝印工坊里传出的悠扬歌声,教室里,孩子们正在工坊教师的带领下完成画、刻、刮、染、晒、洗等蓝印工序。
南通滨江临海,长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碰撞交汇,孕育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双减”政策实施后,蓝印花布、南通版画、南通板鹞、南通剪纸、荷花盘子舞等非遗项目成了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的特色内容。
“瞧,这是我创作的门神系列版画,用了多种颜色套印叠印,很好看吧?”“我刻的是学校蕊春园的场景,我们经常在这里观察自然,寻找创作灵感!”“看我的,这是天安门城楼,是欢庆建党100周年的场景!”一群正在创作南通版画的学生争相向记者推介自己的作品。
作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该校的“蕊春非遗研习院”设有多个非遗研习所,据版画工坊指导教师张桠介绍,“双减”政策实施之后,这些非遗研习所成了学生最喜欢的地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文化宝藏,学校不仅研究开发了非遗系列校本教材,还邀请非遗传人、民间艺人和专业导师进行授课指导,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举措培养技艺高、理念新的非遗课程教师。
“孩子每天在校完成作业,还学会了制作板鹞,扎裱造型、配色绘画,做起来像模像样的!让孩子传承非遗文化,我们家长非常欢迎这样的特色延时服务。”五年级学生张陈睿的爸爸说。
“我们希望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让学生在传承中‘立根’,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在探索中‘立学’,让沉浸式、交互性、体验性的学习方式成为学习的日常;在感悟中‘立心’,体验华夏的工匠精神和勤劳品质。”校长王笑梅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