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立德树人 “大成智慧”引领启航
威海市实验高级中学是2018年山东省威海市政府部门投资约10亿元兴建的一所现代化寄宿制优质品牌高中。学校占地约300亩,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学校有正高级教师两人、高级教师46人、省特级教师一人、省级教学能手两人,获评区市级以上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称号的有100余人,约占全校教师的60%。学校是山东省中小学“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校、山东省新型数字化学校建设试点校、山东省高等学校和普通高中联合育人试点校、国家教育部门工程中心成果转化示范校。
威海市实验高级中学以“养正融新”为办学理念,以“品正、行正、言正、开放、包容、创新”为校训,坚持把“五育融合”作为课程建设的价值导向,为学生搭建多元个性、情境体验的成长平台,加强高中与高校联合育人,不断探索创新育人模式。
厚植航天精神
奠基办学特色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认为,将理、工、文、艺结合起来,量智与性智统一,既有渊博的学识,又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会使人们迸发出巨大的热情和威力。这也是“大成智慧”教育的灵魂。
威海市实验高级中学是山东省首所开设“钱学森班”,建设“钱学森航天科技馆”“航天育种科普教育基地”的普通高中。2019年3月,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莅临威海,为“钱学森班”授牌。
钱学森航天科技馆占地近2000平方米,陈展了钱老求学报国的珍贵资料200余件,东风、长征、北斗、嫦娥等科研成果模型200余件;建设了风洞实验室、虚拟现实、3D体验等探究实验室10间。航天育种科普教育基地占地700平方米,培植了航茄5号、航椒3号等航天物种及水培物种70多类。
依托场馆,学校开设了“物理探究实验”“航天种子培植”“航天飞行体验”等课程,学生既可以感受钱老的科学精神,积淀丰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也可以参加实验探究,进行项目研究。邀请“两弹一星”元勋的亲人开展专题讲座,弘扬科学家精神;开设“航天种子培植”课程,邀请航天十二院育种专家指导航天种子选种、培植、观察。
2021年6月,学校与九校联盟(C9)成员、“国防七子”之一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成立了目前山东省仅有的“小卫星基地班”,并与学区内10余所中小学签订协同育人协议,搭建教研共同体,传承航天精神。
学校现已形成了以“钱学森班”“小卫星基地班”为抓手,以高端多元的校本课程为载体,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格局。
立足“五育融合”
拓宽育人道路
近年来,威海市实验高级中学着眼“五育”,构建了正心、格致、博雅、毓美、行知五大课程体系,开设多元高端丰富的校本课程,拓宽了学生个性化成长渠道。
1.立德树人,正心育魂
学校“正心”课程基地以思政课为基石,以德育课程为土壤,以社团活动为导向,构建起“一体三段式”课程体系。开设思政课大讲堂,结合社会热点,利用关键的时间节点,开发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线上课程,形成多元互补的思政课程体系;以“德育活动课程化”为宗旨,构建“正心”德育课程体系,开发并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史”“我与民法典”等校本课程,推进德育建设;建立“模联”“模协”等学生社团,与驻地高校大学生社团合作训练,结合个性需求,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
2020年,学校思政课被评为山东省思政课“金课”;《“正心”德育工作实施方案》被评为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校优秀德育实施方案;模协社团成员撰写的提案获得山东省多个奖项,得到市领导的亲笔回复。
2.融智创新,格物致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威海市实验高级中学非常重视科学教育,“格致”课程由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徐春晓牵头,成立名家工作室(物理),探索物理、信息等理工类学科的课程建设、教学模式。一是聘请高校教授开设“大学先修课”,开展高端精密实验探究;二是实施馆教结合,依托航天科技馆、航天育种科普教育基地、智慧创客空间及学科实验室,促进场馆资源与学科教学的结合,在开放情境为学生创造积极主动和真实有效的教育体验。三是以“融·创”技术为支撑,深化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融合,开设“普惠科创”“学科奥赛”“人工智能”“3D打印”等选修课程,如机器人制作与美术、物理、数学等课程融合,3D打印将化学、设计、物理、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
2020年,学校荣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山东赛区金牌学校”称号,学生获得全国青少年创造大赛金奖以及信息、生物奥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3.以人为本,博雅悦纳
学校成立博雅课程基地,打造书香校园。校园书房馆藏图书7万余册,每层教学楼、公寓楼都设有图书漂流柜,学生可以随手借阅,随手归还。学校依据学生的借阅数据,可以了解其兴趣爱好及阅读水平,做到精准施教。基地内开设“口述历史”“生命美学阅读与写作”“话剧表演”“雅思”“德语”“区域地理”等校本课程。“生命美学阅读与写作”依据美学理论和文学理论,通过项目化写作,引导学生和语文同行,建构个体观察自然、社会、文明与自我的思维体系,引领学生养成学术论文写作的基础素养;依托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校园展厅,开设“口述历史”课程,讲述甲午将领及船舰故事,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历史写作;此外,开设“雅思”“德语”等课程,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3年来,学生在“燕园杯”“创新杯”等写作大赛中表现突出,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20余篇,获得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试国家奖项15人次。
4.多元融合,个性成长
“毓美”课程体系着眼培养学生体魄美、艺术美和心灵美,开设音体美和心理咨询等课程。学校拥有剧场、创作室、校园电视台、篮球馆、游泳馆、心理咨询室等各类功能室70余个,开设了“版画与藏书票”“扎染”“合唱”“管弦乐”“武术”“网球”“心理健康”等10余门校本课程。“版画与藏书票”将语文、历史相结合,挖掘经典阅读、关键节点的情景,指导学生板刻、印制,已经刻印《红楼梦》人物、甲午战争连环画20余幅。举行心理剧展演活动,指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点,自组团队编排心理短剧,通过活动体验,给予学生成长启迪。
学校合唱乐团、管弦乐团排演的节目分别获得山东省中小学生校园艺术节舞蹈器乐专项展示活动一二等奖;学校网球课程培养国家二级运动员6人。
5.躬行实践,行知课程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威海市实验高级中学行知课程体系涵盖综合实践活动和生涯规划指导两个领域。依托航天育种科普教育基地,开设“无土栽培”“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引导学生从植物的生长现象出发,结合书本知识分析现象,进行小课题论文撰写。依托百果园、百草园,开设“校园植物辨识”“果树培植采摘”“中草药种植”等课程,按时令参与培植劳动、施肥、培土、套袋、搭架、采摘、分享。依托实验室,开设趣味创作课,如“舌尖上的生物课”,指导学生进行食品加工,制作腐乳、泡菜、米酒、果醋、腊八蒜等;“化学魔术师”课程指导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制作创意手工皂、提取化妆水等;“扎染工艺”课程利用百草园种植板蓝根,提取板蓝根色素,进行植物印染,并进一步指导学生设计、裁剪、缝制衣服,参与活动演出。除此之外,学校积极与校外实践基地联系,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职业体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开设社团课程
搭建成长平台
“选择”是威海市实验高级中学学生的“必修课程”。“在线抢课”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规划个人的特长发展;参报社团选择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发展兴趣爱好;申报志愿乃至申报荣誉称号,都是一种自主选择与评定。
学生自主创建“广播社”“汉服社”“京昆社”“机器人社”“志愿者社”等30多个社团。学校设立“劳动节”“分享节”“大学节”等特色节日活动。多元的社团活动、个性的校园节日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展示自我的平台。在青春诗歌音乐会、社团纳新等活动中,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学习成绩优异、专业水平较高的优秀学子,他们在社团活动中体验着个性飞扬的乐趣,成就自己的青春奋斗故事。
学校正在努力构建透明互信的诚信化素养评价体系,开展学生“自主创优”活动,设立“卓越学生”“优秀学生”等15个奖项,并细化标准,建构起学生个性评价、多元发展的评价标准,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到威海市海贝信用积分体系,计入综合评价,对接山东省中学生综合素养平台,作为学生参加高校招生的过程性依据。
2021年7月,学校获得“山东省中小学研学基地”称号,提交的教学改革成果获得山东省“深化高考改革提升育人质量”成果一等奖,提交的“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研学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第三批中小学优秀研学课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