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第一”求是之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11-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生第一”,这是陈燎原担任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晋江一中”)校长后提出的办学理念。

    2007年,先后在两所学校担任13年校长的陈燎原,调任晋江一中校长。其时,晋江一中正徘徊在办学的低谷。2008年,晋江一中厦门校友会举办的新春团拜会上,一名校友在台上振臂高呼:“咱们的母校,没有第一,也要第二!”这给了有着丰富办学管理经验的陈燎原启发。

    “学生第一”成就了学生。“学生第一”办学理念孕育了“三进三出”的办学成效,即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学生成绩节节攀升。

    “学生第一”成就了学校。在陈燎原的带领下,晋江一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8年,顺利通过省一级达标复评;

    2009年,复办初中;

    2011年,获评“福建省德育工作先进校”“福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校党支部被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13年,与华侨中学联合办学;

    2014年,获评“福建省通用技术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校”;

    2016年,入选国家“信息化试点校”;

    2017年,成为首批“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基地建设学校”、以“99+3”的分数通过示范高中建设校评估验收暨省一级达标高中复查;

    2017年—2018年,“高中学科哲学建设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教师教学绩效考核”连续两年获评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8年,获评“泉州市特色普通高中(人文特色类)”,成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学校”;

    2019年2月,第二届校董会就职暨捐赠仪式召开,来自16个镇街的52位企业家乡贤捐赠超9000万元;

    …………

    “学生第一”成就了教师。仅以晋江市首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为例,学校教师沈凤华、刘巧娜、叶晓芬、尤娴娴勇夺初高中组5枚特等奖中的4枚;17名教师获晋江市一等奖,获奖人数占晋江市的37%。

    “学生第一”也成就了校长。陈燎原是福建省“十三五”中学名校长培养人选、第十三届福建省政府部门特约督学、福建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福建教育学院兼职教授。他提出“学生第一”办学理念,首倡实践“学科哲学”,主持的两项课题获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已出版专著《建一所有哲学追求的学校》。

    “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成功地彰显在教育观念、素养教育、校本课程、文化故事等方面,并探索总结出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的“晋江经验”。

    引擎:“学生第一”理念建构

    “学生第一”,看似是偶然之作,实则是陈燎原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实践结出的硕果。

    晋江一中“学生第一”的基本内涵为:以学生为首位,以素质育优秀,以卓越为追求。

    在此基础上,陈燎原提出“培养负责任、有作为的学生”的育人目标。其中,高中教育目标是“三会三高”:会做人,思想高素质;会学习,学习高质量;会生活,生活高品位。初中教育目标是“三会三自”:会做人,管理自主;会学习,学习自觉;会生活,生活自理。

    陈燎原说:“坚持‘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其目的就是让每名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机会,让每名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长足的进步。”

    对学校来说,“学生第一”办学理念的本质就是人本教育的哲学思想。在管理制度上,规为生所定,情为生所系,利为生所谋;在教育教学上,把“主角”还给学生,把“舞台”交给学生,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教育教学目标;在环境建设上,为学生发展提供一流的设施设备,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

    “学生第一”是以生为本的生命观,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陈燎原认为,对待生命,首先是致敬的态度;其次,要与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相融;再其次,要排除主观片面性,并戒除私心、私利。

    学校认为,作为教师,要以对生命致敬的态度对接教学态度,让学生从教师的教学态度中,内化为对真、善、美的追求。

    核心:“学生第一”德育实践

    “学生第一”,必须做到科学地激励学生,而科学激励首先要把握好评价标准。那么,晋江一中怎样在德育实践中做到“学生第一”呢?

    早在2006年,随着福建省正式启动高中新课程实验,晋江一中开始为高一年级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并制定了相关的指导意见和原则。

    2007年,晋江一中制定《学生成长记录袋构建方案》,确定了成长记录袋的主要栏目:个人基本信息、学业历程、获得的荣誉、自信的评价、满意的作品等。

    10多年来,晋江一中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成长记录袋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学生成长记录袋里,存有阅读卡、劳动卡和社团证等。

    陈燎原介绍:“学生成长记录袋是学生激励和提高自己的一种评价方式。它不是保险柜,也不是储藏间,而是一座虹桥。”

    “文化故事”是晋江一中“学生第一”德育实践的第二张名片。

    文化故事是情感交流的媒介,分为3类:学生写、说文化故事,教师讲述自己的故事,师生共同讨论故事。

    陈燎原认为,文化故事是行之有效的德育文本,包含教育连续性文本、个性文本、体验性文本、心理学文本等,“文化故事创新了德育工作形式与内容,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学生优点单”是晋江一中“学生第一”德育实践的第三张名片。

    学生优点单是由同学或教师填写的学生优点卡片。优点单分为正反两面,正面为校名、年级、班级、姓名、时间;背面有两个栏目:同伴的眼光和教师的印象。每名学生每学期分发两张,每学期学段结束后进行评价。

    陈燎原说:“优点单是一种相互性评价、辅助性评价、差异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文化性评价,优点单让学生从进步经历中进行自我教育,引导每名学生走上成功道路。”

    基点:时间管理与问题教学

    “学生第一”核心教育理念的重要基点,一是时间管理,二是问题教学。

    “时间管理”作为晋江一中治校体系的一个基点,其内涵为:师生有理、有节、有序地管理时间,做到遵时、守时、惜时。

    陈燎原认为,时间管理的本质是生命管理,教师与学生需要提高对生命时间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获得生命价值和意义。

    一方面,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中的时间管理。“历时性”与“共时性”,是课堂时间管理的法则;有节奏、有层次的“问题教学”,是课堂时间管理的灵魂。

    另一方面,学生要做好学习生活中的时间管理。引导学生做好学校教室内外行为规范管理,通过为每名学生准备“学期学习成长规划”,使学生做好学习时间管理。

    晋江一中“问题教学”始于2006年提出的“倡导问题教学,构建生态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改革目标,以着力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发现学生潜能。2012年秋季,晋江一中推出“问题案”行动策略,加大了问题教学的改革力度。

    陈燎原认为,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完成教学任务。问题教学给教师留下极大的活动空间,不同学科有各自不同的方法,不同年段有不同的方法。

    只有深入研究才能构建问题教学的理论体系,因此,学校提出把问题教学纳入“学科哲学”研究的范畴。

    人才观:一个都不能少

    “学生第一”的人才观是学生在成才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由“三进三出”目标和“四特生”培养构成。

    在晋江一中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三进三出”业已实现,在社会上擎起了一面高质量、高水平办学的旗帜。

    所谓“三进三出”,即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三进三出”由起点启目标,是对“看起点、比进步、论贡献”评价激励机制的进一步拓展。

    陈燎原表示,高中要想实现“三进三出”目标,必须突出重点、明确任务、科学定位,向办学理念要质量;必须全程管理、全面管理、全员管理,向科学管理要质量;必须激发主体、有效练习、善用应用,向高效教学要质量。

    陈燎原认为,作为教师,其首要的、核心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深信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并相信学生,教师则要具备专业精神、合作精神,善于反思,形成观念体系,进而锻造人格魅力。

    “四特生”培养是晋江一中“学生第一”人才观的又一重要体现。“四特生”,即综合特优生、学科特优生、技能特长生、特定层次生。

    “四特生”培养要求认知学情、精准施教,既是“学生第一”办学理念下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又能高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