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曲江第一小学:向“美好教育”更深处漫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11-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曲江一小秦韵民间美术社团的学生学习虎文化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位于陕西西安大雁塔旁、芙蓉园畔的西安市曲江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曲江一小”),始终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以“扎根祖国大地办好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办学使命,切实将“让孩子感受美好,为家长送出放心”作为不懈追求,积极探索“美好教育”,力求把美好的种子播撒进孩子心灵。

    让每一个生命焕发美好

    西安市曲江第一小学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西安曲江新区2011年兴建的全日制高品质公办小学。学校现有一校两区,总占地面积约60亩,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拥有省级学科带头人工作坊4个、省级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一个、各级“名师+”研修共同体7个,拥有“三级三类”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百余人。

    在“乐学家园,心智飞翔”的办学宗旨和“让每一个生命焕发美好”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学校以“大美大爱,育人典范”为办学目标,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美好学子”为育人目标,积极探索“美好教育”的真谛。十年磨一剑,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突出的办学业绩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学校美誉度不断攀升,成为了社会、家长交口称赞的“家门口的好学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品质课程实验学校”“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星光特色教育戏剧课程示范校”“陕西教育‘名校+’示范校”“西安市文明校园”“西安市少先队红旗大队”等荣誉百余项。

    凸显特色打造“美好课程”

    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学理念中生发出来的。树立全新的育人观和课程观,对学校教育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近年来,在保障国家课程开足、开齐、开好的基础上,曲江一小坚持用新理念来适应新课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坚持聚焦课堂战略不动摇,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以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空间与教师发展空间,全面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一、开发“美好课程”,构建全新育人理念

    在“美好教育”办学哲学引领下,在“让每一个生命焕发美好”办学理念的支撑下,学校以“向着美好奔跑,向着阳光生长”的课程理念,开发了涵盖学生基础素养和个性发展等全方面培养目标的开放型、动态性、多元化三位一体“美好课程”体系。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美好课程”从基础型和拓展型、普惠性和个性化等多个维度,分为尚美、达美、完美、创美、弘美、展美六大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均下设10多项具体科目,从语言与交流、思维与逻辑、自我与社会、艺术与审美、运动与健康、科学与探索几大方面,通过“美好课堂”“美好社团”“美好节日”“美好空间”“美好文化”“美好主题”“美好之旅”七大途径,为学生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打好基础,致力于培养“行美乐学”的“美好少年”。

    二、创设特色课程,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一)立足课程,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用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重视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和浸润,是曲江一小的一大特色。学校开发经典诵读课程,配套的校本读本《曲小诗韵》一套6册,内容涵盖了唐诗宋词和陕西地方文化。《曲小诗韵》在全国“十二五”重点课题“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成果展示中荣获全国优秀科研成果奖。

    围绕地方文化和地域特色,学校成立秦韵民间美术工作室,开发“秦韵民间美术”系列校本课程,把剪纸、面花、布堆画、秦绣、虎文化、棉絮画等民间美术引进课堂。并组织师生定期拜访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如延川布堆画非遗传承人刘洁琼、合阳面花非遗传承人行俊肖等),和他们交流学习。

    学校聘请全国武术冠军作为体育教师,开发武术校本课程。阳光体育大课间,全校师生齐做武术操,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学校武术队连续5年获省市武术大赛冠军和多项个人单项冠军。2019年,学校武术校本实践案例荣获国家教育部门重点课题“武术进校园”中华习养案例特等奖。

    除此之外,学校还开设了习字、茶艺、戏曲、汉字创演、花样跳绳等特色课程。新学年伊始,举行新生入泮礼,每逢传统节日和节气,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教育,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性导入。

    (二)面向未来,开启学校人工智能时代

    2018年,西北首家“AI+梦想空间”人工智能实验室落户曲江一小。依托人工智能实验室,学校在完成国家、地方课程教学的同时,进行了跨学科整合。寻找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基础学科中有衔接、可关联的部分,开发主题,进行统筹学习,并分年段、分层次开设了创意编程、电子积木、机器人编程与设计等人工智能校本课程以及一些与之相关的科学小发明、小制作类课程。

    多元化的教育与多维度的知识渗透,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每年,学校均有百余名学生在省市级科技创新大赛中脱颖而出。截至目前,学校已有15名学生入围全国赛事并斩获荣誉,百余名学生在省市级比赛中崭露头角。学校先后被评为“陕西STEAM教育项目种子学校”和“西安市STEAM教育项目基地学校”。

    (三)改革实践,创造性开设走班校本课程

    基于课程开发,学校创造性开设了年级走班校本课程。每周五下午,百余门校本课程向全校开放。学习内容涵盖了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既包括语言交际类,也有探索实践类。“小小农场”“演讲小达人”“创意绘画”“学做西餐”“轮滑小子”等多样化的课程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满足了学生基于自己兴趣与特长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和开放的成长舞台。

    同时,学校还根据学生年龄以及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了“大小课、长短课”的课堂改革实践。通过10分钟、40分钟、60分钟的长短课结合,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优化课堂教学流程,使之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尊重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

    (四)行动育德,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行动育德。除了对学生的日常思政教育外,学校还与陕师大开展“U-S”合作,强调“服务”和“学习”的结合,连接学校与社会,创新性开展基于服务学习理论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2019年11月,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成果受邀参展第五届全国教博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展区进行了现场工作坊展示,得到了国内外与会专家的一致赞誉。

    (五)家校共育,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生活即教育,活动即课程。为了更全面地开展素质教育,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日常教学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以学科活动与节日活动为契机,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机会。在此过程中,学校十分重视合理利用家长、社区和社会资源,创新开展“美好活动”,把综合实践活动和日常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学校还联动三级家委会,组织进行不同形式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在大唐芙蓉园、南湖吟诗坛、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陕西省自然博物馆、西安航空航天基地、西安城市规划馆等地开展的系列研学活动,也为学生在校外拓展视野、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提升社会责任意识提供了良好的成长平台。

    用好课堂点亮美好人生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作为市级“名校+”,为切实带动集团成员校和教育帮扶校共同发展,曲江一小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抓手,从教学管理、教师培养、德育联动、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西安好课堂”的优质平台,学校以建设“情感共融的课堂、评价多样的课堂、因材施教的课堂、多元融合的课堂”为目标,致力打造“美好课堂”品牌,以期拓展学生生命体验的宽度与厚度。

    立足“美好课堂”建设,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美好课堂”教学节活动和一次“美好”学科节活动。教学节针对教师队伍建设开展,通过课堂观摩与展示、教学研讨与反思、专家点评与指导等多种方式,不断激发集团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力,以实际行动推进“课堂革命”,实现集团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科节针对学生的多样化成长开展,将“以文代文”“趣探数学”“乐学英语”“缤纷音乐”“快乐体育”“秦韵美术”“多彩科学”等学科特色融入其间,以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为载体,将课堂教学进行延伸,夯实学科基础,促进集团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伴随着一次次送教到校和一次次集团活动的开展,曲江一小“美好课堂”正逐渐走进更多校园,不断点亮着城乡孩子的梦想,也为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美好”行远

    长空万里,好风正劲;天阔地广,“美好”行远。西安市曲江第一小学正以“美好”的目标与追求、“美好”的行动与实践,不断书写着“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美好篇章。相信未来,这所曲江池畔的名校,将用心、用情、用力,以更为立体、丰富、完整的教育,在“美好”的教育天地里,行而不辍,履践致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