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走出教育焦虑有“三重门”
“双减”政策对学校作业、课后服务、校外培训等提出了明确的改革要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已率先迈出了“双减”后义务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即将实施的当下,家庭教育如何协同跟进,家长如何从焦虑、观望中理清思路,值得深思。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是教育事业发展蓝图的底色,家长的共识是“双减”政策和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到实处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改善教育内卷、优化教育生态的重要环节,更是保护孩子、善待孩子的关键所在。家长必须重新审视家庭教育的责任和未来,既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达成一致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又发挥家庭教育独特的优势和多彩的光芒,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提供强大而有力的支撑。
重新认识教育,树立家校协同理念。“双减”后,超前学习、考前强化、课内不学课外补、对分数锱铢必较、以高强度的机械重复取胜等招数恐将成为过去,家长当从对智育的过度追逐、狭隘解读中转身,将智育和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结合起来,统筹兼顾。
在唯分数为上的评价机制下,家长成为老师的助教,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孩子在外部强大的压力下被动地、机械地负重前行。“双减”正在解构原先错位的家校关系,重新定义家校关系。家长首先要认可学校在知识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信任学校接管作业辅导、课后服务的专业性,将指导孩子课程学习的权力、时间、责任还给学校。其次要帮助孩子适应学校发生的新变化,提升课堂专注力,重视校内学习的有效性,注重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学会独立思考,主动检视学习中的问题或困难,善于向老师寻求帮助。此外,还需加强家校沟通互动,多了解孩子的学习态度、兴趣、状态、效果等,多倾听老师的评价和建议。
重塑发现慧眼,尊重孩子个性差异。“双减”政策坚持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强调学校教育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和共性。学校教育是以学生群体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等共性特征制定课程标准,在因材施教上确有局限性,家庭教育才可能是孩子张扬个性自由、追求全面发展的乐土。
教无定法,有教无类,家庭教育的精髓不是寻找最高效的教育方法,而是接纳独一无二的孩子,与之朝夕相处,寓教于生活,全面关切孩子的身心健康、道德情感、艺术审美、创新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家长要重新认识孩子,以发现的慧眼捕捉孩子的天赋,并加以积极的利用和引导,促成独特的优势和信心。家长要正视孩子的不足,鼓励孩子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磨炼意志、完善心智。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兴趣爱好带给孩子积极的情绪,成为孩子艰难困苦时的慰藉,攀登巅峰时的动力。
重构美好生活,回归家庭教育初心。“双减”前,很多家长在剧场效应、标配思维的裹挟下无奈又焦虑。现在教育大环境发生了重大变革,孩子作业明显减少,培训班受限,从辅导作业及培训班释放出来的时间需重新填回精彩纷呈的家庭教育内容。
生活本该丰富多彩,而当孩子每天深陷题海,抑或无休无止地奔赴补习班,对分数、升学的过度聚焦,牺牲了家庭生活多样性的美好。家庭教育甚至沦为影子教育,黯然失色、单调乏味。“双减”提出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减轻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实质上就是减去本不该由家庭承担的学科教育内容,为家庭教育重放光彩提供了契机,家长可以重新规划家庭生活,回归为了孩子终身发展、美好未来的初心。
家庭首先要满足孩子的健康需要,如充足的睡眠、适当的体育锻炼等,孩子身体好才是一切发展的根本。其次要重视情感互动,在对话交流中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再者要增加实践活动,孩子在学校学习的间接经验、抽象知识需要在具体的自然、社会环境中还原、共鸣和升华,在真实家庭生活的沉浸、参与中触发学习的灵感。当然,最重要的是家长的言传身教,家长要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通过共同阅读、共同劳动、共同思考问题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激发起孩子求知识、寻真理的可持续内在动机。
(作者何健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缪建东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