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培育体育人才
学校还承担了闵行区重点项目“体校人文类拓展型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校级项目“体校协同管理模式的行动研究”,形成了德育、拓展型课程、校本补充教材和课堂教学4个区校两级研究项目集群,以问题为导向,植根课堂,指向教学改进和专业发展。8年来立项数十项区级重点课题。
通过不断完善自培模式、阶梯培养计划、个人发展规划等多项系统化措施,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与激励机制。分层次、分重点推进不同类型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师资梯队逐步建成。
当前,二体校文化教育稳步上升,学困生比例明显下降,近几年学生成绩稳步提高,诸多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入体育院校。
立德树人,建设德育课程体系
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围绕培养体育优秀后备人才的主线,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目标,坚持价值引领为本,建设德育课程体系,不断探索德育新途径,突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践行学校“谦谦学子、体育精英”的培养目标。
——突出德育,牢牢把握价值引领
学校坚持“体教并举、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将德育课程作为学校德育主渠道,构建以“道德与法治”和“思想政治”课程为核心,以专业课和基础型课程为主导,以综合性校本课程为补充,以人文系列讲座为辅助,开展志愿者、社会实践等德育活动,充分挖掘德育要素和体育资源,有效渗透德育内容,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强化学科育人价值。
学校将理论学习与实务培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依托班主任沙龙加大培训力度。
紧密联系校情学情,密切贴近现实生活,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养成教育和实践教育、劳动教育,课程育人润物无声,做到知识学习、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涵育公共道德和体育精神,培育学生发展核心价值。
——“一班一品”,营造特色班级文化
充分挖掘班级特色,营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班风,在各班级开展了“一班一品”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各班级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班级文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个性化、特色化地制定了“一班一品”班级文化建设主题,以活动的形式分阶段推进,以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橱窗、移动展板等形式作过程性展示,学期末再进行评比表彰,逐步积淀自己班级的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走出校园,放飞自我,组织“花样青春,活力二体”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紧张的学习和训练生活之余,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形式活泼,既有花样滑冰杂技秀,又有东佘山森林公园的定向趣味活动。各班级学生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分组开展活动,井然有序,表现出了体校生较好的文明礼仪和精神风貌,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努力做到一项活动一个主题,一次参与多种收获。
——活动育人,悦心减压凝心聚力
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在班主任和心理教师指导下,学生阳光心晴心理社团发挥骨干作用,举办“新时代·心成长”学生心理剧大赛,开展学生心理剧创作和表演评比,不断尝试德育活动新形式,深受学生欢迎,参赛踊跃,观赛热烈,实效显著。
学生“精英宣讲团”作为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品牌项目,每学年坚持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主题宣讲活动。2018年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共话新时代体育精神”为主题,语文教研组对4个宣讲小组进行撰稿、演讲和多媒体制作等方面的具体指导,校领导、领队、教练员、全体教师和学生参加了宣讲会。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领会,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学生建设体育强国的使命感。
——生涯规划,奠基学生发展后劲
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实现德育与生涯教育同频同步。以闵行区重点课题“体校人文类拓展型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为引导,根据实际需要整合为综合性校本课程,提供给各年级学生自主选择,并外聘专业教师。在初高中累计开发出六大类21门自选课程,“体育赛事与传媒、体育场馆管理、运动训练学、体适能训练理论与实践、心理健康管理、体育趣味数学、体育历史时空、体育摄影与制图”等课程,初步形成动态校本拓展课程群。人文系列讲座、健康专题的运动生理、运动员心理保健,法治专题的安全教育、体育法规与青少年法治教育等专题课程化、序列化。学生活动模块的读书节、艺术节、校际交流等活动,社会考察模块的走进社会看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等社会实践类课程,开阔视野涵育情操。学校还曾引进“中职生心理健康、中职生实用礼仪、有效沟通技巧、流行音乐导论”等网络课程,供学生自主选修。近3年安排学生人文系列专题讲座108讲216课时。
学校开发包含体育专业要素,有市场需求取向的拓展型课程,努力为学生运动员多开几扇门、多通几条路、多奠定一些基础,以此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役时为上海夺金、为祖国争光,退役后有能力为繁荣体育事业再立新功。
锐意改革,强化课程育人功能
托管团队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紧盯文化课程教育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设有深度、有温度的课堂,强化课程育人功能。通过优化设计教学内容、限时精讲、限量精练、引导自学、点拨方法等,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教学工作,探索出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经验,作为学校“文化课教学诊断与改进”的载体和突破口。
——法治教育形成合力
学校密切配合莘庄镇派出所,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治理,营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自2015年至今,聘请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和高校法务办公室律师,持续开展“案例说法——青少年法治教育系列讲座”16个专题、80多个课时、受众200多人,做到计划、课时、师资“三落实”,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知识明显提高,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良好风气已经形成。成立了上海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和上海市体育中学两个家长委员会,成为连接家长与学校、学生与教师教练情感的纽带,形成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家校共建大德育格局。
——奠基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尝试建立与运动训练竞赛相适应的、灵活多样的运动员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如混合式教学等,探索采用长学制、学分制、单科结业制、集中学习制等多种评价方式。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用“体教并举、立德树人”办学理念为体校教育打好精神底色,践行“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和个性发展的空间”的价值观。通过调整课程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遵循体育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聚焦核心素养培育,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全力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
围绕学校的总体办学目标,以质量监测平台为支撑,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5个横向层面,对应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5个纵向系统,建立以“1核心1平台5横5纵”为基本框架的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每项工作都以顶层指挥决策系统为基础,以教学质量保证系统为核心,以教学辅助条件保证系统为补充,以教学质量评估和监测系统为抓手,经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工作程序,循环改进,持续提升。
创新融合,跨界托管提升价值
莘庄中学对二体校从跨界托管走向深度融合的精准托管,凭借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的文化基因、文化标识和制度安排的顶层设计、优质团队和突破瓶颈的关键要素、全面育人和项目引领的高效举措、探路创新和分享指引的使命担当,培塑“造血”内循环机制,辅以“输血”外循环补给,形成“双循环”系统,将二体校打造成为竞技体育和文化教育“双高”的全国知名体校,在全国各级各类2100多所体校中脱颖而出。
莘庄中学充分把握被托管方学情和校情,捕捉挖掘既有经验、特色亮点和潜在优势,制定可行的托管方案,顺势而为、守正出新,形成共创赋权承责、同步改革创新的良好局面,逐步走向管理的规范化、民主化和人本化,踏上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效益的长效发展之路。
两校托管领导小组秉承莘庄中学“和合共生、守正出新”的办学思想,按照“和谐合作、合力创新”的理念,实施“项目驱动、专业带动、师生互动、德育联动”的“四动”策略,在校际交流、教研组结对、师徒带教、学生联谊4个层次全面对接,从教师成长、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学生发展4个方面重点突破,探索校际之间多元联动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成效。
莘庄中学跨界精准托管二体校,从而再造提升其价值的成功经验,值得兄弟体校参考和借鉴。
(李国兴 李国雄 姜兰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