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治理方略激发县中办学新活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11-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策论·关注“县中振兴”系列评论之一

    编者按:县中振兴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县中的发展重心和破局之策在哪里?如何将县中振兴与基础教育整体改革结合起来?如何全面提升县中的办学水平,实现县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今天开始,我们刊发系列文章进行探讨,以期激发县中振兴的新思路。

    近来,有关县中发展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县中是县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典型代表,是全县学子心驰神往的求知殿堂,更是全县老百姓心目中深受认可的优质学校。县中固然是一县教育质量的试金石,但其办学质量的高低也离不开全县义务教育的基本支撑。某种程度上,能否办好县中反映着该县教育的发展水平。

    城镇化重塑了县中的发展空间。原先的县中在相对封闭的管理系统中,属于优质教育资源,并负有向周边学校辐射资源的责任。尽管县中地位重要,但“县中塌陷”的症状也不可忽视,特别是优质师生流失,教育质量下降,更是让社会对县中的教育信心出现明显的波动。与城市相比,由于处于不利的社会经济地位,县中在教育质量表达上处于不利地位。县域内一部分的优质生源和师资力量主动选择进入省城或者地市的好学校。如此一来,一些“超级中学”凭借雄厚财力、优越办学条件,快速吸引优质生源和教师集聚,导致县中在发展中失去了传统优势,特别是一些拥有较长历史的县中,逐渐失去了发展的先机,其办学活力也在地方教育发展格局中慢慢消解。

    在教育功能的社会筛选机制中,人们对高学历、名校、升学率有着超高的期待,这种功利性导向给教育生态平衡带来严重冲击。事实上,县域教育生源质量和校外培训负担加重仍然对冲着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县中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城镇或农村,现如今这些家长普遍重视子女升学情况,教育方式也从传统的“放任自流”向“精心栽培”转变,因而他们的教育焦虑同样不可避免。

    在社会资源重组的过程中,县中不再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结构中,除了县域的人口流失、资源流失给县中生源和师资带来一定的冲击之外,学校内部治理未能有效跟进外部变化而导致发展受限更是影响县中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些县中的学校管理水平不足,存在教育投入重硬件不重软件的现象。再加上有些县中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不够完善,尤其是个别学校惯于采用科层式管理模式管理教师队伍,很不利于激发教师内在的潜能和激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中的教学质量。

    做好“双减”工作,对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学校治理受制于社会环境,城镇化导致的新空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资源的分配与使用,但当学校治理日臻完善时,县中教育质量也会得到广泛认可,必能为学生成长提供可靠的选择。因此,县中作为县域整体教育发展质量标识,其治理应对也应标本兼治,通过克服那些压制或阻碍办学活力的因素,探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这也是在落实“双减”政策要求上作出实绩的重要体现。

    政府应该明确限定县中的公共服务边界,合理规范招生区域范围及入学标准。在规范县中服务边界基础上调整区域财政供给体系,缩小不同地区校长、教师的收入差距,保证市内教师工资待遇大体相当。县中在人财物等资源需求上固然需要政府的基本保障,但对县中办学成效还需要从增值性、发展性的角度加强督导,让那些办学业绩突出、努力探索创新的学校获得教育行政部门的更多鼓励。如此才能有效激发学校领导者的办学热情和责任意识,从而为县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激发县中的办学活力还需要学校管理者审时度势理解学校所处的内外环境,从师生发展的立场出发,改善学校治理格局,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改善学校治理格局,主要是参与学校治理的力量调整,即不再单纯以学校科层化的行政管理为核心,而是致力于建立学校利益相关者多元协同治理格局,推动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共育。同时,学校办学行为应始终围绕着学生发展这个基点运行,为学生提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和教学规律的学习条件,使办学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作者系深圳大学副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