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让你拼,不是让你比!为什么说中国式'比拼'如此害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6-04-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有人说过:“中国人在单打独斗的时候是一条龙,而在需要团体合作的时候,却经常互相拆台。”


这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单打独斗了好不好。我们的字典里到处都是“比”,我要排除万难,战胜别人,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


但人类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不正因为我们是分工明确,既各有所长,又能高效协作的群体动物吗?


3

攀比磨灭孩子的天分



前段时间,我在儿子参加的钢琴演出上见到了一个特别有天分的华人男孩,他和我儿子的岁数一样大,我儿子还在弹简单的练习曲呢,他已经开始弹完整版《致爱丽丝》了。


我好奇地问老师他学习了多长时间,老师说:“他只学了半年。不过,这个孩子实在很爱音乐,自己求父母帮他上网下载曲子学习,5岁的孩子,一天能主动练习四个小时钢琴。”


多有天分的孩子!老师于是想收这个男孩当关门弟子,培养他上音乐学院。没想到男孩的妈妈听了,坚决表示反对,说弹琴随便弹弹就行了。


“那他们当初为什么要送孩子学钢琴呢?”我问。

“很简单,因为所有华人的孩子都要学钢琴啊。”

“那为什么又不让他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专业呢?”

“也很简单啊,专门搞音乐一般很穷,是会被大家笑话的。”老师说,“孩子的妈妈说了,孩子那么聪明,无论如何都要上医学院或者当工程师的。”


看,学钢琴因为大家都学,当医生因为大家都想当,学奥数因为大家都在学……我们挤破了头,只因为自己的孩子就不应该和别人不一样。


我们的华人朋友圈里流传一个笑话,说“在美国的印度人只有两种职业:医生和工程师”,事实上,华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医生与工程师仿佛成了印度人和亚裔的代名词


那么,如果扎克伯格的爸爸、比尔·盖茨的爸爸,听说他们俩要退学创业,就毫不犹豫地一巴掌拍过去,说:“别人都好好上学,你也必须好好毕业!”今天的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4

攀比带来无力感



曾经有读者给我留言,大概意思是说:你一天到晚说要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保护孩子的想像力。都按老美的教育法,万一以后中国培养出了一堆爱因斯坦,都去搞研究了,还有谁来踏踏实实地工作,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呢?


我想说: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为什么呢?很简单,我们没有爱因斯坦的智商呀!


有人估计,爱因斯坦的智商在160到190之间。咱们一般正常人90就能生活自理,聪明的110,智商超过130就算“有天赋”了。


很遗憾,也很残酷,从生下来开始,我们每个人的起跑线就都是不一样的。先别提拼爹拼钱拼背景了,我们就算光拼基因,就根本没法比过那些很牛的牛人啊!


不说远的,先说在2015年证明了困扰数学界80多年“埃尔德什差异”的华裔神童陶哲轩,他7岁读高中,9岁读大学,10岁到12岁拿了三块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奖牌,13岁夺得奥数金牌,至今还是这一记录的保持者。16岁获得学士学位,21岁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4岁就当上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



1988年陶哲轩获得第一块金牌


好吧,就比一项——7岁读高中,单是这项我就做不到啊,我7岁的时候连自己的名字还经常写错呢。


可是,他还不是最厉害的小孩哦。


迈克尔·科尔尼,美国神童,多项早慧世界记录保持者,他4个月大就会说话,6个月看儿科医生的时候,他对医生说:“我的左耳发炎了。”然后当场就把医生给吓尿了。


看,这就是基因的差距啊,尽管我拼命胎教,各种努力,科学早教,我儿子6个月大的时候还是只会兜着尿布瞎哼哼啊。


记得刚到美国的那会儿,我信心爆棚地对我老公说:“好了,听说美国名牌大学多,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培养我儿子啦,我要培养他上斯坦福!上耶鲁!上牛津!”


我老公白了我一眼,说:“你上的什么大学?我又上的什么大学?”


我说:“某旦。”


我老公说:“你能考上斯坦福吗?”


我很有自知之明地说:“不能。”


“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为什么要逼着你的孩子去做到啊。他又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说得好有道理,我居然无法反驳。


所以,别没事老去拿孩子和别人比,我们自己如果是一棵小草,干嘛期待孩子就一定能长成大树?


幸运的是,我们完全不需要和高智商们拼做数学题,小草也有小草的优势啊。


就拿爱因斯坦来说吧,他就有一个地方不如我——他写的相对论就没几个人能看懂。


所以,我就靠写写字,也一样能获得成就感。


我不用当爱因斯坦,我也一样可以很快乐。


从前有个段子,说李嘉诚早饭吃几百块钱的荷包蛋,可是,我吃吃几块钱的荷包蛋也可以吃得很饱啊。


你看孩子们,他们有个最棒的优点,你就算给他一只虫子,他都能快乐地玩上半天,可是,等他长大以后,就算买套豪宅买辆豪车,它们所带来的快乐也不一定比得上童年的那只虫子。


教育其实很简单,因为有些天赋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比如获得快乐的能力——我们只需要好好保护这种能力就好。


可是教育也很不简单,要在那么纷扰的世界里保护这样的能力,不知需要多大的智慧和勇气。


5

攀比偷走我们的幸福



我们许多中国父母,之所以感到不幸福,感到压力山大,并不是因为孩子成绩差,也不真是因为孩子没法进到特别好的学校去。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担心如果孩子进不了好学校,考不出好成绩,就会在未来的人生里,比不过“隔壁家的小王”,比不过“同事家的小李”,或者比不过“老同学家的小张”。


讨厌的是小王小李小张千千万,碰到一个超过我家娃的,就足以伤害到我的幸福感。


而家长的不幸福,必将会潜移默化地,传递到下一代那里去。


在幸福感方面,作为在美国就读的小学生的家长,我还是非常满意的。因为我找不到比较的对象,虽然我儿子每学期末会接受一次标准测试,得到一些3分4分的分数(4分是很好,3分是比较好的意思),但我完全不知道他在班里的排名,我看不到别人的成绩,我只知道他的同学塞维尔和鲁道夫的高矮胖瘦,却不知道我儿子比他们成绩好呢,还是比他们成绩差。


一开始我很不习惯,但是后来,我却慢慢发现,当脚步慢下来的时候,我突然变得更加智慧了,我更有耐心,更知道如何去欣赏孩子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