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贾村小学的钟声——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一家四代坚守乡村的故事
乡村教师胡清汝曾三次登上央视荧屏,一家四代深耕乡村教育,三代坚守同一所村小。如今,胡清汝家族四代中已走出20多名乡村教师。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第一次见到胡清汝时说,这个家族和培养过的四代学生,让他想到了老舍的《四世同堂》,但这个“堂”是课堂。 —————————————————————— 故事时间:1945-2020年 故事地点:河北省平乡县贾村小学 讲述人:乡村教师胡清汝 —————————————————————— 胡清汝的家里藏着一口已经淘汰多年的钟,这口明显破旧且缺失了一角的老钟,是贯穿贾村小学75年历史的唯一物件。 自1945年贾村有了学校后,这口钟爷爷胡金锜敲过,父亲胡庆瑞敲过,后来,胡清汝也敲过。如今,老钟已经被校园里更优美的音乐铃声取代,但胡清汝却始终不愿意丢弃。在他眼里,这口钟已经成为一个符号,藏着家族四代的教育故事。 在河北省平乡县教育界,胡清汝被誉为乡村教育的“老黄牛”,他的家族四代出了20多名乡村教师,累计培养了2万多名学生。“教育世家”的美名,也因为他先后三次登上央视节目而家喻户晓。有人盛赞胡清汝家族:“一门师表,两万弟子,三尺讲台,四世家传。” 贾村是一个普通村落,从县城出发大约有10公里的距离。春节前,记者走进了这个村落。从村头一路向西走到尽头,有一处小院,就是胡清汝的家。 出来迎我们的胡清汝,中等身材,笑容可掬,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受到同行人员的赞美时,低头欠身的那一刻藏着一丝害羞。眉宇间透露着读书人的气质,一身中山装又加强了这种印象。 走进庭院,胡清汝径直将记者引向书房。书房是读书人的标配,这是他平时读书看报、处理工作的地方,也是他接待客人的地方。在这个不大的书房里,两面墙壁的书架放满了各类书籍。其中三个物件最夺人眼球:一个是平乡县委、县政府授予的“教育世家”牌匾,一个是央视授予的“最美乡村教师”奖杯,一个是那张家族里所有教师的全家福。 书房储存着一个教书人的全部想象。围坐在一张方桌前,胡清汝向记者聊起了家族的教育故事。 第一代:爷爷胡金锜 胡清汝的爷爷胡金锜,在当地人们都尊称“胡先生”。 1945年,邢台先于全国不少地方解放。这一年,读过私塾的胡金锜在村民腾出的两间民房里创办了贾村第一所小学。此前,贾村的孩子读书的机会并不多。 对于那个年代的贾村小学,胡清汝只是听爷爷、父亲和村里的老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起过一些片段,他脑海里留下的只是一些潦草的记忆。 一名老师、两间房子、8名学生,还有树上挂起的一口铁钟。贾村小学就是在钟声第一次响起的时候正式开张了。那个年代,校园里的钟声可能是村子里最动听的声音。每天早晨钟声响起,声音可以环绕整个村子,不仅叫醒了上学的孩子,也叫醒了这个因为贫穷而沉闷的村子。 胡金锜教的第一批8个学生中出了3个教师、2个会计、1个医生。后来,他们中有人做了县委常委,有人做了县法院院长,有人做了县一中校长。 已经80多岁的王化民是胡金锜的第一批学生,也是曾经的平乡县一中校长。按照王化民的说法,如果不是胡金锜到家里做工作,他不可能有机会上学,“我们那一代人也永远不可能走出农村”。王化民家当年兄弟姐妹多,家里穷,根本没钱供他读书。胡金锜就找王化民的父亲做工作,劝他让王化民上学,并通过勤工俭学减免学费。 那个年代的勤工俭学很有意思。学校面向村民开了个小卖铺,学生自己进货、卖货,赚了钱一起分红买笔墨纸砚。王化民就是通过这样的勤工俭学才念完了小学。“胡先生对我的一生影响很大,我家现在三代都有做老师的,也成了村上的教育世家。”王化民说。 村里的老人说:“胡先生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从不放弃一个学生。”不仅如此,胡金锜在教学上的认真和出色更是让人们念念不忘。贾村小学从8个学生增长到60多个,始终都是胡金锜一个人承担所有的教学任务。 胡清汝至今还珍藏着一本爷爷当年给学生批改作文的合订本,这是一本用毛笔书写的作文本。“学生写得好的句子,爷爷就用毛笔全部点上‘点儿’,并批语予以表扬;写得不好的地方,就在旁边画上‘小圆圈’,写出缺点和不足,指出应该如何改。”胡清汝说。 “爷爷还编写了一本《珠算新集》,就像我们今天常说的校本教材。”胡清汝介绍。为了教好学生珠算,胡金锜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把一些珠算法则编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再编辑成册教给学生。 胡金锜不仅珠算教得好,算盘打得更好,在一次珠算技能比赛中获得了全县第一名,被誉为“铁算盘”。因为算盘打得好,胡金锜在做了6年教师后,被调到县供销联社做了会计、副经理,最后在县电力局离休。 小时候,胡清汝对爷爷的印象是,逢年过节,总有家长带着孩子来答谢,给爷爷磕头行礼,还有不少已经工作的学生来看望他。 如今,胡金锜已经去世30多年了,他留下的不仅有老人回忆起的那些故事,还有给家族后辈的16个字,“为人至孝、宅心仁厚、诲人不倦、兢兢业业”。“这是我们胡家做人为师的道德准则。”胡清汝说。 第二代:父亲胡庆瑞 胡金锜离开学校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曾经安排过两名教师:一名教师觉得条件太艰苦,匆匆离开了;另一名教师则因为管不住学生,水平也不高,据说是被家长赶走的。就这样,贾村小学一度没了老师。 胡清汝的父亲胡庆瑞从小就在贾村小学读书。1959年胡庆瑞高中毕业,原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多种想象的他,被父亲叫到了身边:“咱村人少,又偏僻,没人愿意来这里,学校不能一直没有老师啊,你就留下教书吧。”父亲的话让胡庆瑞无法拒绝。就这样,胡庆瑞接过了父亲的教鞭。 “父亲继承了爷爷的理念,为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经常带领学生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胡清汝说。春天带领学生编草帽辫,夏天割草喂牲口,秋天捡谷穗,学生的笔墨纸砚、学校的课桌凳子,都是胡庆瑞带领学生勤工俭学换来的。 那个时候,胡庆瑞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在村里办扫盲班。扫盲班就办在村中间的一块空地上,空地中间有一棵枣树,胡庆瑞将马灯挂在枣树枝上,还有自制的小黑板。村里的青壮年、妇女都在灯下听他讲课。来听课的人坐在各自带来的小凳子上,一些老人还搬来了纺花车,边纺线边听课,这是那个年代特有的场景。 从1959年到1969年,这10年间贾村小学一直是胡庆瑞一个教师。他一人教一年级至五年级的所有课程,是典型的全科教师。除了主课,他还教学生唱歌、打腰鼓、打铜鼓、打算盘,学生都愿意上他的课。“父亲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每逢春节都得为全村乡亲写好几天的对联,谁家有了红白喜事都是他帮着写字。”胡清汝说。 1970年,学生多了,贾村小学又组建了一个初中班,胡庆瑞既是学校校长,又是初中班班主任,还担任着语文教学的任务,这时候教师也增加到5个。自有了初中,周边五六个村的学生都到贾村上学,最多时达到190人。胡清汝说,那个时候贾村的教育也是最繁荣的时候。胡庆瑞在贾村小学教书近20年,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学生没有一个辍学的。 1972年胡庆瑞转正后调出了贾村,因村里缺教师,胡清汝的母亲就开始代课。1974年,在村委会的再三要求下,胡庆瑞又调回村里教初中。1979年,村办初中班都集中到乡镇,胡庆瑞又调到常河镇中学任教。1985年胡庆瑞调到田付村学区当校长,1995年调到常河镇乡担任教委主任,2000年退休。 后来,贾村没了初中班,学校规模开始缩小,就剩了两个教师。一年级至四年级的教学由胡清汝的母亲和本村的王老师负责。到了1981年,胡清汝的母亲因病离岗,贾村小学就剩下了一个教师。 第三代:胡清汝 与父亲一样,1981年17岁的胡清汝高中毕业,开始在贾村小学做代课教师。 做教师并非胡清汝所愿,他梦寐以求的是当一名军人。这个想法是因为受到叔叔胡庆珩影响,胡清汝的叔叔曾经从部队给他寄回一身不穿的军装,是他高中阶段的最爱。 高中一毕业,胡清汝就报名准备参军,当年政审、体检都已通过,父亲却说:“你别去当兵了,留下来教书吧,咱村的学校是你爷爷创办的,我接了你爷爷的班儿,你妈现在身体不好,学校里缺老师,你就去学校代课吧。” 胡清汝的内心充满了复杂,但显然父亲的期待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于是,像父亲被爷爷留下一样,胡清汝也被父亲留在了贾村小学。
上一篇:要善于在不确定中锤炼自己
下一篇:写给孩子的“云上学习”指导书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