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 |《高三》:高考是大多数的“胜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6-06-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随着新一期学生的到来,福建武平一中的高三年级班主任王锦春又开始劝导新的学生,伴随着他那略显沧桑的声音的是纪录片《高三》的结尾字幕。


上面依次写着这位班主任老师上一届学生的高考录取学校,而名单中间的考取学校那一栏第一个出现的英文单词“fail”,对应的中文名是“复读”,而对应的第一个学生是钟生明。


导演: 周浩

 编剧: 周浩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05-11


纪录片《高三》纪录的是福建武平一所高中班级从高三开学到高考的故事,导演周浩通过一年的跟踪拍摄为我们呈现出那真实却略显遥远的镜头,其中我们能看到中学教育中许多熟悉的场景与人物,有早读、课间操、训话、选党员……有逃课的“差生”,有勤奋而自强的优等生,有苦心执着的班主任,有甘心付出的家长……


纪录片的开头发生在学校男生宿舍,班主任王锦春正在教训两个还在床上睡懒觉的学生,其中一个就是钟生明。


毫无疑问,导演周浩是将钟生明作为一个“差生”代表重点进行拍摄。“差生”的标签意味着逃课,上网,翻围墙,成绩差……甚至到后来,钟生明自己都接受了“差生”这一身份认同。那么他是如何形成自己是“差生”这一身份认同的?或者我们的教育是怎样不断地生产出一个个“差生”的呢?


教育是使一个个体人变成一个社会人的重要工具,而一般而言,整个社会大系统对教育本身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或许我们从相对微观的角度能更好的体会到这一点。语言是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媒介,而在学校领域,老师则是绝对语言权威的掌握者。


在纪录片的开头,班主任教训钟生明“太放肆了,你不要在我的班读了,要读到其它班上去!”从这很简短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出,虽然我们说有教无类,教育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不过是一种理想化的愿望。


在应试教育下,我们本身就是谋求的“大多数的胜利”。什么叫“大多数的胜利”?简单说就是仅从数量上出发考虑问题,完全不顾个体本身的差异与价值。



在整个应试环境下追求高分,追求升学率才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何班主任总和别人比较每个分段的学生数量,比较上北大,上清华的人数,甚至会为自己在这方面的对比中落于下风而引咎辞职。


同样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何他不想让“差生”钟生明继续留在自己班里,因为这只会拉低整个班级的各项数据。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教无类的理想很自然的成为天方夜谭。


于是“差生”与“优等生”这样的概念也就自然在老师甚至学生心里出现,从而几乎是人为的将人分为三六九等。


这种标签的形成或者这种教育不平等的形成就像前面说的是因为我们教育本身的功利化,工具化与短视,其最为直接的后果是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降低学生自尊心,将一部分“差生”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压缩,其中的很多负面影响甚至会终生相随。


其实“差生”钟生明其实并不差。在开班会的时候,钟生明的发言:“龙生九子,个个不同嘛,有优等生就会有差生,像我一样的差生可以做到不气馁,不放弃,郑智化有一首歌唱得很好,就是也许有一天,我们再相逢,睁开眼睛看清楚我才是英雄。我希望跟我一样处在徘徊,犹豫中的人记住一句话,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从他的发言,我们能感受到自信,他的自嘲非其他同学能比。而后面他解释了自己去网吧其实不光去打游戏,其实他已经从游戏里赚到了万余现金,这几乎是与他同龄而正在埋头读书的同学不可想象的事。


从上面的一些简单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差生”钟生明从来就不差,他甚至比他同龄的许多同学要聪明,自信得多。最终他选择了复读,这样的选择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按照正常人的眼光来看,钟生明很明显并非是读书的料,相反,他在创业和做生意上有超乎常人的禀赋,那么选择复读显得挺吊诡。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将高考作为成才的唯一渠道,他的选择也就不足为奇。


就像法国思想家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所谈到的一样,学校本身就是和监狱,军队,精神病院相并列的规训场,所谓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接受社会规则训练的过程。而在中国中学教育这个特有的领域里,社会规训也就代表着学校的主流文化:遵守各项纪律法则,在学习,政治上保持先进……


对与接受此类规训的学生,学校与社会会给予奖励,而对于反抗者则会予以惩罚。这种做法几乎是所有社会为保障基本秩序而采取的手段,有何不妥之处?这最大的弊病就是忽视个体的价值与尊严,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力。


具体到纪录片,在应试教育这种环境下,多数人高考的胜利是以牺牲像钟生明这样的“差生”而实现的,教育的本意是实现每个人的发展,是真正应该做到以人为本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几乎是赤裸裸地被剥夺。


那么这些“多数人”是不是真的赢得了他们的胜利呢?这并不是一个好回答的问题,应该来说他们都可以算作是高考的胜利者,但对于他们的整个人生来说呢?在纪录片的片尾,王锦春又再一次向他的学生背起汪国真的那首诗“我不去想能否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而片中的“优等生”林佳燕最终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那以她为代表的大多数是否又是真正的胜利者呢?


没有长时间的跟踪调查,想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她们的胜利到底是针对谁来说的呢?是针对那些“差等生”吗?不,他们也不过是这场竞争的受害者。是针对整个教育体制吗?不,体制的存在应该是为每一个人的需求而设计的,人人平等。那么,她们的胜利真正的对象应该是她们的整个人生。


大多数人以为通过几年的努力赢得了高考的胜利就是一种实现,但现实往往比他们所想象的要复杂而且更加的不确定。在一个比较大的层面来看,这类赢得高考的人大多数是更乐于接受学校的规训的,他们走到社会自然跟多的也会沿袭贯习接受社会的规训,这种选择一个比较大的负面效果就是容易墨守陈规,不思改变。


就像现在为何类似衡水中学这样的超级中学会变成一种奇怪的存在。整个社会的发展文明的演进都不是靠惯习的,真正有革命性意义地东西都是创新的,社会规训的存在本身其实也是文明发展的一种阻力,因为它具有排斥多元的习性。


现在在报刊上类似,高考状元流浪,自杀的新闻屡见不鲜,这跟中学教育本身的单一与忽视学生的心灵成长是分不开的。在应试体制下,一切的中心都是在围绕学习成绩进行的,无论是老师,学校,社会关注的都是最为表面的成绩,而对学生本身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正在萌发中的性需求或有意或无意的忽视。


综合整部纪录片看,这种教育摸索本质是抛弃少数人的“大多数人的胜利”,而对于那些大多数人来说,这种“胜利”也是颇值得怀疑的,因为其失去的东西也是不可以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