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教师朗读指导的几点策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6-12-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作品中的标点符号是朗读者进行顿连安排的参考,我们应了解按标点符号顿连的自然顿连,即问号、感叹号停顿时间长于句号,句号长于分号,分号长于逗号,逗号长于顿号的自然顿连,同时,长句朗读应学会句中停顿。句子很长,尤其是有二十个字以上的句子,如果按照标点符号停顿的话,听上去势必上气不接下气而影响表意,因此要指导学生在有利于交代清楚句子的主干的前提下,学会在句中换气。 

3.抑扬顿挫,体现语气、语调表意的丰富性。  

朗读时语调的变化与句式、情绪有关。句调有四种:降调、升调、曲调、平调。情绪平稳的陈述句、表达愿望的祈使句、感情强烈的感叹句,语气肯定的句子往往用降调(朗读时句调先高后低),提出问题的疑问句,感情激动的句子,发布命令,进行号召的句子,表示惊异、呼唤的句子,一般用升调(句调先低后高),朗读时语气的变化还与感情有关。语气运用的一般规律是“喜则气满声高,悲则气沉声缓,爱则气徐声柔,憎则气促声硬,急则气短声促,冷则气少声淡,惧则气提升抖,怒则气粗声重。”

 4.快慢有致,表现情节的张弛,刻画人物性格。  

语速的快慢可表达不同的心绪和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  

性格内向,举止从容者,语速较为沉稳;年迈体弱、性格温和、懦弱者,语速缓弱;反应迟钝的人,语速慢而拖沓;心情忧郁的语调低缓而沉郁;机智聪明者或性格鲁莽、急躁者,语速流利而通畅;心情愉快者或年纪较小者,语速轻快而活泼。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其实,每个词语也有,而你对它们感受的深浅直接影响到朗读。形容词有褒贬色彩,读时气满声高,用赞美、肯定的语气读;贬义词,应气促声硬,用憎恶、讽刺、谴责的语气来读。读到“扑楞楞”就能想到小鸟展翅高飞的情景;而“甜蜜”一词,给人的感觉是温馨充满爱意。“着急地说”,就不能四平八稳毫无所动。这样,对语言文字有了真切的感受,才能化抽象为具体,给予无生命的文字以情感和灵魂。  

5.关于诗歌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

指导诗歌朗读,特别是五言、七言这类古诗时,主要是注意节奏。一般是按两字为一节拍此外还要注意的是:一是要注意拖腔的准确运用。一般的读法是:诗句末尾的字读时适当延长,才显得有韵味。五言、七言的三字尾与前面的两个字、四个字形成较大的停顿,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里的 “山”、“径”;“鹂”、“鹭”都应适当拖长音,使其音节舒缓,才能显示出古诗特有的乐感和韵味。

还有一种方法是按古人写诗注意平仄相对的读法 ,一声二声是平声,三四声是仄声,我们可以尝试把平声拉长,仄声读得短促,比如读“应——怜——屐齿(短)印(短)苍——苔,小扣柴——扉久(短)不开——  ,这样读起来也比较有诗的味道。

以上是根据普遍听课的情况所整理的,当然还很不全面,因为有关朗读的技巧、对学生朗读的评价等知识还有很多,但我想无论哪种朗读的技巧和方式,都应该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首先要保证学生的朗读时间,量变才能产生质变。语文课上老师可以讲的少,但一定要让学生读的多。最后以语文大师于永正的一句名言来作为结束语,与大家共勉:

     语文教学的亮点,首先应该是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