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去素质教育吧,我只想考上清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7-06-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朗读君说

这个人人都在谈素质教育的时代,这篇文章却给出了不同的观点。朗读君认为追求名校是没有错的,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只有读书能够改变人生,你怎么看呢?


你们去素质教育吧,我只想考清华

来自一起朗读书院




01


小学妹今年才大三,但每到高考季,她总会被室友和同学提醒一句:“你母校又上微博热搜了。”


小学妹的母校是大名鼎鼎的衡水中学,她也习惯了每年在这个时候,去网络上现身说法,试图跟那些说衡水中学是“高考加工厂”、“人间地狱”以及说衡水中学的学生都是“考试机器”的一批人讲她的想法。


衡水中学的确太具有话题性,近几年,每年包揽省文理科状元、每年有上百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2016年这个高中有3145名成绩600分以上学生,说是“高考神校”毫不夸张。与之相伴随的是持续不断的,对这个学校应试教育的征讨声。


学妹说经常有人问她,“你们高中是不是跟传说的一样没有自由啊?学校跟监狱一样有什么意思?”


学妹就总是回答:“累是蛮累的,但是觉得学习很难很苦的人,肯定学习成绩都不好。我们当时学习气氛很浓,大家都是自愿的,积极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和努力,所以主要还是快乐和幸福多一点”。



02


学妹说的这种感觉,我大概可以理解。那是一种在外人看来不可理喻的,每天都如同打鸡血般的斗志。因为一个目标,因为一个希望,自己逼着自己进取和向上。用现在流行的词来说,这种状态叫做“燃”。


一位叔叔家有对双胞胎女儿今年刚刚高考完,叔叔对两个女儿的评价就是“学疯了,管不了。”


双胞胎姐妹俩学习成绩都拔尖,但学习节奏不一致。老大喜欢贪黑熬夜,每天学到后半夜一两点钟。老二喜欢起早,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所以姐妹俩房间的灯,几乎就是整夜亮着的。


叔叔想劝两个女儿都注意身体,甚至想强迫两个女儿多睡一会儿。但俩孩子谁都不同意。反问他们夫妻俩:“现在时间这么紧张,我们需要的是支持,为什么要拖我们的后腿?”。


叔叔被俩女儿震住了,从此只管准时接送,备好营养三餐和加餐食物,再不敢多说什么。


回想起我自己高考的时候,虽然比不上这两姐妹用功,但也差不多是起早贪黑,生怕落后。来回上学的路上都在用MP3反复听英语听力和要求背诵的古诗词的内容,恨不能每天有25个小时。


那时候自己数学是弱项,每天课间和中午拿着卷子和练习册跟同桌求教,听明白之后再整理到错题本上。没事就翻看,再重做一遍。


整个高三时间,说不上哪儿来的勇气和韧性,从心底里就是想考上理想的大学。为此付出再多也没关系。不用家长唠叨,不用老师逼迫,不用同学竞争,有一种修行般的自律自觉。


不是哪里都有衡水中学,但是哪里都有为了自己的大学梦,拼命拼命努力的孩子们。把这种努力的孩子,简单定义为“考试机器”,“学习机器”不客观也不公平。


对任何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通过残酷的考试都意味着汗水和付出。不可否认,高考制度存在一些弊端和负面影响。但是在高考制度还没有被废除,这些弊端还没有彻底消失的时候。努力学习,努力拿高分,并不是一种错误。




03


还记得前几年认识一个上初中的孩子,他父母告诉我,这个孩子的问题是“太爱看书了”。


当时我大跌眼镜,这也算问题吗?多少家长求之不得的事情啊。


孩子妈妈告诉我,孩子从小就爱看书,上厕所也带着书看。她特别担心的是孩子的眼睛会出问题,就逼孩子出去玩,没想到孩子拿着本书就躲到一个树荫底下接着看。


初中以后学习更是刻苦,也不爱出门,也不爱交朋友,她就更担心了。妈妈想了个办法,给孩子报了一个绘画班,这样可以让孩子放松,也可以多交一些朋友。妈妈跟儿子说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学画画好处特别多,结果孩子回了一句:“让别的孩子去素质教育吧,我只想考上清华。”


其实我们都知道,素质教育跟考清华并不冲突,很多知名高校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同时,各种其他能力也非常强。多才多艺,能玩又能学的“别人家的小孩儿”比比皆是。我问这个孩子,你知道清华是什么样的吗?为什么这么坚定要考清华?万一考不上会怎么样?


这个孩子告诉我,当时考清华是随便一说。未必一定要考上清华,但是就是喜欢学习,想读好书,想以后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想多赚点钱,让我爸别那么辛苦。”


孩子说他在妈妈手机里,看到一张爸爸在三亚干活的照片。三亚潮湿闷热,他爸爸穿着特别廉价的又脏又旧的半袖,在工地上干活……


这个孩子的早熟与懂事,让人又惊讶又心疼。他心疼爸爸,但是作为一个未成年人的他,能为爸爸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可能只有他擅长的读书、学习、考试而已。这条路不好走,却可能通向一条更精彩的未来。


仔细想想就能发现,这些年打造“高考神话”的学校,都是在偏远,又没有什么自然资源做支撑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