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学院基础二年级讲义 (2)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7-07-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律诗章法决定作品质量
第二讲 起句、偶句
今天,我们接着讲起承转合。起承转合,是律诗的骨架,若没了骨架,血肉依附在什么地方呢,当然就没有地方。骨架,就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
我们结合唐诗细致、实际的讲解律诗的起承转合。
一、起句:
上一讲,我们介绍了景语和情语。请看例诗: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我们看到,起句是“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以景语开始了全诗。这个景,不仅是当时当地可以看到的景,更包含了两个信息在里面。
A、“青山”,大家可能对这两字非常熟悉,我们常在武侠小说以及电影里看到一句话“青山不改,后会有期”。我们知道,李白这首作品写的是由青山开始兴起的内容。在这里使用青山,不仅是当时的景,更是表示今日一别,将来大家还会见面的,还会相逢的。此刻,不过是暂时的“一别”,并不是永远的分别。这就是青山的含义。
B、“白水”,这个也是个典故,意思是指白水发誓,紧接着前面的意思,后会有期,不是说着玩的,是一定会实现的,发誓会实现。我们知道,一别是一种情绪,即使会因人而异,也有触动内心的感触。李白在这个时候,选择用“未来”来告诉读者,同时何尝不是在告诉自己呢。想到他日的还会再相逢,多少能够怀着一份对未来的期待,人总是不会失去希望的。希望在,心就永远不会死。
这个起句,主要的景语就是青山和白水、北郭和东城,不过是对当时所见的景更具体的说明,李白在这点上连描写都不必,只是简单的说北郭和东城,因为,重点是青山和白水。既然青山和白水,已经充分的表达清楚,当然就不必画蛇添足,再做什么修饰或修辞。
起句的这两个分句,组成一个偶句,李白采取的是起句以偶句的形似来起。起句的前分句仅有“青山”(后会有期)是不够的,所以起句的后分句还有“白水”(发誓)。如果仅仅是发誓,也不全面。因此,需要两个句子来共同说明,单论一个句子,意思是不全面的,有缺陷的。这就是偶句的特点,两个分句各司其责,共同组成一个小的整体,这个小的整体,就是今天我们说的“起”。
起,由两个部分(分句)构成,每个分句,各自表达部分意思,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表述。具体结合到写诗的时候,请特别的注意这点,如果使用一个分句去写完“起”的全部含义,那么必将使另一个分句,显得没有意义。如果这样去写,就不是律诗的起。两个分句的关系,非常的紧密,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这就是“偶”,离了一个另一个就显得有缺陷、或者不完整。
这就好象一个完整的婚姻,是两个人组成的,一个人当然就不是婚姻。总之,李白这个起句,非常的强大,今天在这里先作个初步的介绍,随着年级的升高,以后还会讲到这个起句。当然,是全新的内容,比这节课的内容更深刻更细致的内容。
我们再看一首杜甫的作品: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我们看这首作品的起句。尽管是首句入韵式,但同样使用了“偶句”的方式。说明一下,杜甫的这首诗,起句的这两个分句是偶句,没有任何疑问。但如果用今天的“对仗”去解释,首先我们就看到两个韵字,至少连平仄都无法相对。猿=鸟、啸=飞、哀=回。其中,哀=回,平仄是不相对的。没有疑问吧。这就是,为什么学院使用“偶句”,而不使用“对仗”的原因,因为对仗没有办法去很好很准确的诠释唐诗。使用对仗的概念(这个概念本身也不清楚,其解释本身自我矛盾),不少唐诗就不符合,至少不是整体符合,比如现在这首。因为解释不了,就会去说唐人错了,却不知道杜甫这首作品,曾经在历史上被称为七律第一。至于是不是第一,我们没资格去评价,历史上有这么一说。但是,既然曾被称为第一,那么,不会连“对仗”也不符合吧?一首连对仗也不符合的七律,就可以随便称为第一的吗?孰不知人家杜甫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对仗,杜甫根本就没按照对仗来写。所以,偶句才是唯一能准确的解释唐诗的一个概念,并且这个概念,本身是属于唐教坊制订的格律范畴,是格律的一部分。
我们继续说这首作品的起句。起句,依旧是景,从中我们看到了猿、看到了鸟,惟独不见人。这就为后面的“独登台”埋下了伏笔。
起句的“猿啸”,是由典故和当地的风土人情而来的。《水经注》说:“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杜甫是引用了《水经注》里的内容,原字原意照搬。杜甫这里是继承,所以“猿啸哀”是景语而不要当作情语去理解。起句的景,已经为整诗的内容定下了基调,这就是伤感。猿啸哀就够了吗?当然不够的,杜甫紧接着写了另一个分句“渚清沙白鸟飞回”,渚呢,我们知道,是水中的小块陆地,沙呢,是岸边的沙。杜甫的意思说,自己“常做客”还不如鸟,鸟都有地可落,鸟都有地方可以回,但我杜甫呢?却无地方可去,到哪儿都是客,行过万里,终归依旧是客。无处可回,无以为家。用鸟来对比自己,这种凄凉的情感,在鸟的衬托之下,更为强烈。
请注意,前分句的“猿啸哀”,只是简单起,引用了《水经注》,但不足以说明作者自己,顶多可以解释为共鸣。后分句“鸟飞回”才是真正的感伤,说到了作者自己身上。从这个起句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缺少了哪一个分句,这个起句,都是不完整的,两个分句相互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合在一起共同表达出一个清晰的含义,这就是杜甫的起句。
现在,我们看另外一首,与刚才不一样的起句。李商隐的作品: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我们看这首作品,起句的两个分句,前分句交代时间,后分句交代地点,同样都是景语。我们看,起句中的时间或地点,都是可以任意省略其中一个的,这个省略,对整首诗的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甚至可以忽略这个微不足道的影响。比如,去掉“画楼西畔桂堂东”这个地点,换作别的景,对作品并没有什么影响的。这就是非偶句的特点,它不象偶句要求的那么严格。
李商隐这首诗的起句就不是偶句。大家看看,他这首诗的起句,两个分句的关联不像上面我们举例的两首诗那样,两个分句缺一不可。也就是说,起句的两个分句,皆可以独立成为一个部分,相对于偶句对单个步骤的重要性,显然不是那么明显或强烈。
这样讲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起句的景“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不象刚才的两首作品那样,对后面的内容影响巨大。这首作品,把关键的东西、主要的内容都移到后面。这也符合起的要求、符合起的功能。这种简单的起,目的是为了突出承句,使承句,令人眼前一亮,强烈的碰触到读者的心底。这种效果是明显的。
现实中,很多朋友都记得这首作品的承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随口就能背出。但是,能够完整的背出承句之前的起句的,就屈指可数。是否选用偶句,根据内容来决定,毕竟内容高于一切。
偶句,并不是说凡两个分句就是偶句。虽然偶句是两个分句,但两个分句并不等于就是偶句。创作的时候,具体如何使用,取决于内容,格律,没有疑问是为内容服务的。我们大家在自己创作的时候,完全可以根据内容自由的来选择是偶句的起法,还是非偶句的起。
通过今天的三首唐诗,我们已经清清楚楚的看到,起句是否是偶句,与起句是不是入韵,并不一定有密切的关系。今天的三首作品,其中两首,在起句使用了偶句;另一首没有。
压韵方面,两首在第一分句压韵,一首没有。
所以,不能简单的说不压韵就必须“对仗”,因为,按照这个说法,杜甫的《登高》就不正确。
作为精通格律的诗世家(杜甫在诗上的造诣,是家传),其爷爷杜审言,就是武则天时候著名的诗人,与宋之问、沈佺期齐名。作为公认的、与李白齐名的杜甫,格律方面不可谓不精,岂会“对仗”时候不对平仄的呢?当然不是的。整个唐朝,没有任何人知道“对仗”,唐格律中只有偶句。所以,我们今天欣赏到杜甫这首作品,在起句双压韵的情况下,拥有偶句的全部特征,就非常正常,且完全符合格律。
通过今天讲解的这三首作品,相信大家对起句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建议朋友们在课后阅读唐诗的过程中,对照今天课堂的内容,注意一下起句,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偶句
关于偶句,大家在讨论的时候存在一些疑问,今天在这里说明一下:偶句不是中华诗词学院的发明。唐朝的时候,没有“对仗”一说,所有记载中,都叫做“骈句”或是“偶句”,比如,李义山就称作“偶句”。一直到清朝中叶,也没有“对仗”一说,有“排偶”“藕句”“偶句”“队仗”“对藕”“对偶”等说法,到明末始有“对仗”二字出现,鉴于名称如此之多,本着“唐诗宋词“”四个字的缘故,我们就按照李义山所讲,称为“偶句”。我们前面所讲的“义对”大家没有忘记吧, 其中“义”指的是字的含义,“对”是“成双成对、一对”的“对”,而不是“相对、对着、针对”的“对”。我们说的“义对”,就是根据字的含义组成的句子,两个合在一起就是对。也就是说一对句子,它们在律诗中的具体表现是:起、承、转、合。注意:这里说的是义对在律诗中的具体表现是“起承转合”四个步骤中。而其中,承和转必须是偶句。
偶句的特征就是按照音节,相同的序位物(名词)对物(名词),成为一对。其他的都是非物(非名词)。以名词放在同一序位为基础,在起承转合四个步骤、同一步骤中两个句子组成一个步骤,就是偶句。顾名思义,“偶句”的重点是“句”,其次是“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