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出好文笔:比喻的3个层次》听课笔记
舒明月老师的分答小讲课程《练出好文笔:比喻的3个层次》,我听了两遍,并整理出了完整的听课笔记。
舒明月老师是畅销书作者、文学评论人、写作教练,她对语言文字高度敏感,有甄别汉语写作的火眼金睛;擅长文本细读,能够迅速识别文笔的优势与不足之处。网友评价她的作品“语言棒,句句丰润不瘫软。既有皮相,也有筋有骨有力”。她的畅销书《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以庖丁解牛般的细致和娴熟,分析点评了48位顶级作家的经典文本,长期排在文学理论类销量书的前三名当中。
她说比喻是治疗文章没趣味、没文采、没灵气的一味良药,也是提升沟通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技巧。比喻是最重要的一种修辞手法,创作人群和艺术人群相比于普通人,最突出的一个特色就是具有比喻思维。
她通过37个来自经典作品的案例,讲透了比喻的三个层次:合格层次,优秀层次和优异层次,以下是她对三个层次的完整讲解。
一、合格层次:不要为了比喻而比喻
1、本体和喻体之间确实相似
不要为了比喻而比喻,在事物之间做牵强的链接,而是要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至少一个相似点,来做文章,比如电影《一代宗师》编剧和电影《师父》的导演徐浩峰,就曾在他的一篇小说中写过这样一个比喻:
小狗卧于臂弯,像块烤红薯。
简简单单一句话,但是感觉特别贴切,因为第一在体积形状上,个头以及线条,小狗和大一点的红薯确实是相近的。第二在触感和温度上,小狗是软的,热乎乎的,烤红薯也是软的,热乎乎的。
再比如台湾散文大家简嫃,是一位把散文写的比诗还美,还惊心动魄的作家,她有这么一个比喻:
推车里小山似的菱角,冒着水蒸蒸的炊烟,那贩子熟练的抄刀拨开紫皮,露出半截雪白的肩。
这里把露出半边的菱角肉比喻成美人露香肩,里面至少有两个层面的相似和妥帖,第一是颜色相似,第二是形态相似。
明月老师说,当你对文字的感觉还不是很敏锐精微的时候,如何判断自己写下的比喻是否牵强,就是看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如果怎么看都只有一点相似,那么就是不合格的,如果能找到两点甚至更多的相似,那么就可以判定,它是基本合格的。
2、合格的比喻应避免陈词滥调
除了本体喻体之间不止一个相似点之外,好的比喻应该避开陈词滥调。比喻的一大重要作用在于画面感,而喻体的画面通常是更浓重更鲜明的。比如汪曾祺形容一朵菊花像一团发亮的金黄色的云彩,因此能够对读者的大脑产生更强烈的刺激。
常见的陈词滥调之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既没有画面感,也显得啰嗦。
常见的陈词滥调之二:月亮像银盆。不能瞬间从大脑中提取出画面,对于现代人来说银盆已经很少见了。
比喻的喻体一般应该是读者熟悉的事物,能够让读者一瞬间从大脑中提取画面,符合写作当中为读者节省脑力的原则。想要传播久远广泛的写作,一定是避陈词滥调如避蛇蝎。陈词滥调的比喻用在文章中会暴露出你的创意匮乏、力有不怠和漫不经心。
二、优秀层次:文学在形式上的2种价值
1、为读者带来“美”,喻体使用美的和更美的形象。
例句1出自简嫃的作品:
我是她胸襟上的丝绣帕,髻上的红彩花,岁月碾过的茅茨土屋里忽然照见的一只乳燕。
句中的她是作者的祖母,万分珍视爱惜孙女,孙女就如同她胸襟上的丝绣帕,髻上的红彩花,以及颓败的土屋中的一只新生命乳燕。本体是祖母对孙女的珍视爱惜,是一种人类的情感,是抽象的内隐的。简嫃通过比喻化抽象为形象,化深沉的情感为美丽的形象。
张爱玲善于运用最凝练的美,也就是艺术及艺术品来为笔下的事物增添光华。大家可以细细品读以下四个例句。
他穿过砖砌的天井,院子正中生着树,一树的枯枝高高印在淡青的天上,像瓷上的冰纹。
蛮荒的日夜,没有钟,只是悠悠地日以继夜,夜以继日,日子过得像钧窑的淡青底子上的紫晕,那倒也好。
那时已是上午四点钟左右,天上还有许多星,只是天色渐渐地淡了,像一幅青色的泥金笺。
三十年前的月亮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
2、为读者带来“惊奇”
优秀的比喻除了能够带来美,还可以带来惊奇,让文本富有新鲜感。即便是诗圣杜甫,在写出“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样优雅的诗句时,也感叹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因为他深知文学创作的规律,知道惊奇对于文学,对于表达和沟通,具有巨大的价值。
那么惊奇如何达成呢?一言以蔽之,就是远距联想。在读者看来本体和喻体要么反差鲜明,要么毫不相干,居然被作者给牵到一起来了,而且居然还挺合适的。那么本体和喻体怎么反差鲜明或者毫不相干呢,有几大类,一个是在空间上天差地别,最典型的是作家阿城小说中的一句:
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
本体是“盯住天”,喻体是“俯身看海”,天和海就属于空间上的远距联想,让人体验到海天倒置的壮阔景象。
第二大类是本体和喻体在风格上的反差,比如张爱玲小说中有这么一句:
他比周吉婕还要没血色,连嘴唇都是苍白的,和石膏像一般。在那黑压压的眉毛与睫毛底下,眼睛像风吹过的早稻田,时而露出稻子下的水的青光,一闪,又暗了下去了。
熟悉张爱玲小说的人都知道,她的文字是充满贵气富气和洋气的,句子中的这个人是香港上流社会交际圈的第一美男子,张爱玲的比喻却把他和稻田这么乡土的意向联系在了一起,洋和土的风格反差让人印象深刻。
摸上她胯骨,如抚刀背。(本体和喻体之间阴柔与阳刚的反差。)
第三类远距联想是在类属上毫不相干,也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也被天才的作者们发现了共同点。张爱玲是中文世界比喻的最高峰,所有比喻都绕不开她。比如:
他吻她,她像蜡烛上的火苗,一阵风吹着往后一飘,倒折过去。(女子柔软的腰肢)
你刈稻的身躯起伏着,如一头奔跑中的豹。(简嫃描写自己割稻子的父亲。)
我们的锅有时干净得像个体面的寡妇。(老舍写家中的经济窘况。)
真实的创作是这样的,首先有喻体在心中,然后遇到本体A就连接A,遇到本体B就连接本体B,移步换景,随时转情。而不是遇到本体了,再去想喻体。这就需要平时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多储存一些新奇灵动的喻体在脑海中。
三、优异层次:一句话看出作者的匠心所在
优异的比喻最体现作者匠心的地方,在于和其他句子的应和以及对篇章整体的辅助。这些一旦单挑出来就不那么凸显了。
1、情感的标示和情节的暗示
高先生就从这些野草丛中踏着沉重的步子走进去,走进里面一个小门,好像走进了一个深深的洞穴,高大的背影消失了。
这是汪曾祺文章中的句子。本体是中性的门,而喻体是带有忧伤感觉和悲剧意味的深深的洞穴。在一个好的故事里,即使某个悲剧性的转折是陡然发生的,作者也必须在转折发生之前,恰当的将情感与情节暗示出来,有些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有些就是通过比喻,把某种悲剧性的意向带到文本中来。
他吻她,她像蜡烛上的火苗,一阵风吹着往后一飘,倒折过去。
除了带来惊奇感,这个比喻还好在,它同时暗示了两个人的关系,也将像风中的烛火一样飘摇不定、转瞬即灭,也是稍稍埋了一些悲剧的伏笔。
一觉醒来,琤琤不在了,褥单上被她哭湿了一大块,冰凉的,像孩子溺脏了床。
这一句出自张爱玲完美的小短篇《琉璃瓦》,泪痕和尿迹,不仅是视觉上和温度上的相似,也标示了人物情感,同时也暗示了故事后来发展的一个可能倾向。
明月老师说,刚开始学习写故事的人,如果担心情节的转折过于突兀,可以尝试在前面部分运用一个或多个比喻,用喻体增加某种倾向性,暗示情节和情感的走向。
2、使用比喻的最高境界
比喻的最高境界是用通篇的比喻,反复渲染一种情绪,共同烘托一个氛围。既要单个的比喻全部都妥帖,还要数量众多的比喻之间彼此配合应和。类似排练群舞。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造境就是创造一种境界,写境就是描摹一种境界。顶尖的作家是能够做到两者兼顾的,比如张爱玲,将这种通篇比喻协同操作运用到极致的就是她的《沉香屑·第一炉香》。纯真女学生葛薇龙本想在香港读大学,却掉入了她姑姑----一个年老色衰的交际花的圈套,成为她笼络人心挽回人气的工具,她的姑姑把她也调教成了交际花,好继续让男人们逐色而来,维持她纸醉金迷的生活。
我们读完小说,会感觉到它就是一个聊斋式的故事,一个普通人,偶然之间步入莺歌燕舞富贵奢靡的地方,见识了几日享用了几日,最后走出来回望,却是一堆废墟一个墓穴,惊心动魄。为什么读者会产生这种感觉呢?除了情节的相仿,更多是处于张爱玲的造境,她使用的喻体都是特别充足的聊斋元素,比如:
再回头看姑妈的家,依稀还见那黄地红边的窗棂,绿玻璃窗里映着海色。那巍巍的白房子,盖着绿色的琉璃瓦,很有点像古代的皇陵。
梁家那白房子黏黏地溶化在白雾里,只看见绿玻璃窗里晃动着灯光,绿幽幽地,一方一方,像薄荷酒里的冰块。
这些字眼的使用,让整体环境有了一种邪魅诡异的感觉。如果导演拍聊斋故事,也会这样运用这些元素和镜头的。
薇龙一抬眼望见钢琴上面,宝蓝瓷盘里一棵仙人掌,正是含苞欲放,那苍绿的厚叶子,四下里探着头,像一窠青蛇,那枝头的一捻红,便像吐出的蛇信子……
她那扇子偏了一偏,扇子里筛入几丝黄金色的阳光,拂过她的嘴边,正像一只老虎猫的须,振振欲飞。
柔滑的软缎,像《蓝色的多瑙河》,凉阴阴地匝着人,流遍了全身。
中午的太阳煌煌地照着,天却是金属品的冷冷的白色,像刀子一般割痛了眼睛。秋深了。一只鸟向山巅飞去,黑鸟在白天上,飞到顶高,像在刀口上刮了一刮似的,惨叫了一声,翻过山那边去了。
由于这一个又一个的比喻丝丝入扣、反复渲染,全篇读完之后会感到一种紧张感,久久不散。有些作家的小说也能有这种效果,但是多属于第一人称回忆式的小说,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能够像张爱玲这样把第三人称小说写到这么震撼,而且是靠画面、靠意向来达到这种效果的,非常难得。
四、结语
3个练习:提升文笔从现在开始
练习写作就像健身,健身不是说你猛举猛跳就可以的,而是要根据生理学、运动学、解剖学的原理,去研究每一块肌肉,然后设计不同的动作使用不同的器材来锻炼它。写作也一样,必须把技能点一个一个拆解出来,再设计对应的练习方法。关于如何练习比喻,舒明月老师给出了以下的建议和方法:
第一,找出自己近期写的文章,将其中的比喻句挑出来,检查他们符不符合“合格层次”中提到的标准,就是本体和喻体至少有两个层面的相像,而且不要使用陈词滥调的比喻。检测合格的,留下;不合格,陈词滥调的,就要删去,或者重新写。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