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家委像选总统,家委会背后是怎样的财富困局?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中国家委会选举事件引爆了整个朋友圈,为什么选家委堪比选总统,一场变了味的家委会选举背后到底折射出我们中国父母怎么样的财富困局?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的一个教育事件引爆了整个朋友圈,这就是杭州某小学的家委会选举,本来一个普普通通的家长家委会选举,却变成了一场财富、学历、地位、身份的超级大秀,这个选举方式实在让人瞠目结舌。
纵观网上盛传的家委会选举,里面不乏世界名校的博士、硕士,也有知名企业的高管、领导,甚至是一些通过某些途径突然致富的富豪。
看到这里在让人觉得好笑的同时,却有些莫名的不适。
这件事本身仅仅是一个为孩子们服务的组织,为什么会演变成一场类似于总统选举的超级大秀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家委会选举背后到底折射出怎样的一场财富困局。
一、学校家委会到底能够带来什么?
一般情况下,基本上各个中小学都会有家委会,所谓家委会不过是一个为了建立学校和家长沟通的一个机制,然后找一些工作不那么忙的家长给孩子们做一些公益的服务的组织。
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一个热心家长的公益组织,用于搭建家长与学校沟通桥梁的作用。这种组织的搭建初衷无疑是非常好的,一方面能够强化学校和家中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组织家长的资源为班级的日常活动作出一些贡献,这些资源在设计者看来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时间资源,毕竟对于大多数父母都需要上班的家庭来说,时间资源才是大家最宝贵的资源。
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出乎意料的事情,比如说很多名校家委会成员甚至会多达一个班一二十人,当选家委会几乎成为了父母一种为孩子与老师拉关系的重要手段,甚至有不少父母为了能够孩子在学校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照,刻意地加入家委会。
其实,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的行为其实都是有着一定的成本收益比的,而参选家委会对于家长来说这种成本收益比似乎更大,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人情社会,一个班那么多孩子,而老师只有几人,老师即使再怎么一碗水端平,也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如果这个时候孩子的家长进入了家委会,那么必然会和老师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交流,这种交流的越多,在实际过程中能够给孩子带来的帮助其实也就越大。
表面上看家委会一般也就是在给班级的工作作出一些贡献,比如说组织孩子文艺演出、假期旅行、出游、以及几个重要节假日的活动,还有例如班服这样的一些小事,这些事情不仅劳心费力,而且还很容易出力不讨好,但是为什么学生家长却是这么热衷,其实归根结底就在于父母与老师的关系。
老师都是普通人,所以老师在日常对待学生的过程中,如果这个学生的家长和老师关系很好的话,老师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倾向性,甚至一些学生内部的选拔、评比,老师会优先考虑家委会的成员,这样就产生了学生家长参选家委的根本经济动力。
二、家委会大选化到底折射出什么?
实际上,家委会选举的大选化,更多地折射的是一种中国家庭的财富困局,此次家委会的选举风波,和之前的上海教授外公的“牛娃战争”其实都反映的是一种中国人的财富困局,这就是财富瓶颈的突破问题。
一直以来,中华民族都是一个尊师重教的民族,在古代老师的地位称之为“天地君亲师”,老师地位极为崇高,而在家长心目中则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是实际上的原因则是那个时代当官是中国人最为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如果能够成为官员那么升官发财也就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了。
对于当时的寒门来说,能够摆脱自己贫穷地位的唯一办法就是读书,因为科举制度是打破财富约束,实现自我升阶的唯一途径。
后来,随着新中国建立,原先的制度已经被完全取消了,现在上了大学也不能真正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大学仅仅是一个学习的经历而已,但是现在的父母们基本上都是当年改革开放之后依靠读书实现自我突破的一群人,他们有些人通过读书从农村走到了城市,从小城市走到了大城市,他们可以说是获得教育红利的一群人。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却也让他们拥有了所谓的财富困局,他们通过读书获得了在城市立足的财富,但是他们纠结的问题就会出现两个,一个是财富如何保值增值,另一个则是财富如何继承传承,这两大财富的不安全感成为了驱动这些所谓城市中产,或者城市家长们的行为驱动原动力。
为了让财富保值、增值,他们可能会选择投资股票,选择疯狂买房,选择狂炒比特币,只要是能够让自己财富保值增值的办法,他们几乎都愿意尝试。
而另一个让他们纠结的问题就是财富如何传承,对于他们而言手中的这些财富其实是在一个快速贬值的过程中,那么除了在资本市场的投资手段之外,最大的投资方式就是投资到孩子身上了。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学校对于学生的考量还是单一的成绩制,所以这个时候学校与家长的关系还是比较简单,家长的投资方式更多地的是让孩子去上补习班、兴趣班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近些年来,西方的教育模式越来越明显的传入了中国,这就是所谓的素质教育,但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最大的差别就是成本的提升,要实现素质教育家长所需要投入的成本相比于应试教育几乎是几何级数的上升,并且由于很多学校的学生也放弃了国内高考走上了美国高考SAT的道路,这种素质教育的投入于是就慢慢开始升级,乃至于成为了中国家长军备竞赛式的投入争夺战,这个投入战争映射到学校的管理当中自然而然成为了家委会选举的一系列事件。
实际的根源就是城市家长对自身财富的纠结,尤其是财富继承的纠结,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自己的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在成长的道路上多一些资本,这是大多数家长最为朴素的初衷,所以不能简单的把问题当作一场炫富秀,这真正深层的是一场焦虑与纠结的军备竞赛,摆在台面上的不过是家长们不断纠结的焦虑罢了,这是来自于财富,来自于不安全感的深层焦虑。
只是未来究竟会如何,我们不妨接着看下去好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