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高考作文素材之孝亲敬老的故事大全(古诗、成语、古今事例)
关于孝亲敬老的诗句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关于孝顺的古诗
【别老母】
搴帏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
“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青天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王安石《十五》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蒋士铨《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 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叹风尘。
宋凌云《忆父》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舆恭《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倪瑞璿《忆母》
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搴帏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
“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青天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王安石《十五》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蒋士铨《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 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叹风尘。
宋凌云《忆父》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舆恭《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倪瑞璿《忆母》
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
1、爱老慈幼祝哽祝噎彩衣娱亲骨肉至亲骨肉相连
2、恩重如山晨昏定省寸草春晖冬温夏清恩逾慈母
3、返哺之恩父慈子孝顾复之恩藉草枕块敬恭桑材
4、敬老尊贤劳而不怨南山之寿寝苫枕块升堂拜母
5、寿比南山寿山福海菽水承欢送往事居先意承旨
6、显亲杨名孝子贤孙仰事俯畜养生送死义不背亲
7、白云亲舍必恭必敬赤子之心椿萱并茂承欢膝下
敬老的成语
【彩衣娱亲】 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
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父严子孝】 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鸡骨支床】 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敬老慈少】 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同“敬老慈幼”。
【敬老慈幼】 敬:尊敬;慈: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敬老慈穉】 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同“敬老慈幼”。
【敬老怜贫】 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敬老恤贫】 老:年老的人。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敬老尊贤】 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老莱娱亲】 表示孝顺父母。
【怜贫敬老】 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母慈子孝】 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入孝出弟】 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同“入孝出悌”。
【入孝出悌】 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亦作‘入孝出弟’。
【扇席温枕】 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扇枕温衾】 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扇枕温席】 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王祥卧冰】 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乌鸟私情】 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鸮鸟生翼】 旧传鸮鸟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负义。
【孝悌力田】 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孝悌忠信】 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
【孝子慈孙】 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孝子顺孙】 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孝子贤孙】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
【移孝为忠】 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移孝作忠】 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忠孝两全】 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
【祝哽祝噎】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祝鲠祝噎】 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同“祝哽祝噎”。
【祝鲠祝饐】 祝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同“祝哽祝噎”。
【祝僇祝鲠】 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同“祝哽祝噎”。
【子孝父慈】 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现代故事,时事新闻
大山深处的守候
——记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苗秀萍
□ 记者 黄薇谚
“我出嫁要带着父母,否则免谈!”32年前,宝鸡市凤县留凤关镇苇子坪村的苗秀萍才21岁,她的这个要求吓退了无数的倾慕者,但也吸引了同村青年徐世金。“儿女伺候老人天经地义,我愿意!”于是,两个善良的人走到了一起。
婚姻把7位老人组建在一个家庭。这7位老人有丈夫的父母和爷爷奶奶,还有苗秀萍的养父以及失明、耳聋、瘫痪的养母,以及收留的远方亲戚。村上有人就说:“这家就像养老院!”
“累点不怕,只要粮食够吃,我就帮老人养老送终。”苗秀萍下决心。
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打扫卫生,烧锅做饭。一次先盛7碗,给老人端过去,吃不到嘴里的她还帮忙喂,等回到厨房,她的饭早已冰凉。洗完碗她又要喂牲口、下地。
2014年,92岁的爷爷过世,家里只剩下3位老人。32年,从年轻媳妇到中年妇女,这些年让苗秀萍累得喘不过气,“但每送走一位老人,我的心就空落落的。”
常年操劳,苗秀萍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去年,她的膝盖因劳损患上了骨膜炎,病痛时刻折磨着她,55岁的她比同龄人显得苍老,但老人仍是她舍不下的牵挂。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