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专注力太差?这些方法家长越早知道越好!
“专注”,即专心注意、精神贯注、心神专一。
这个词经常会从有小宝宝的家长们口中听到。 很多孩子到了学龄的家长们头疼发愁,就是因为自己小孩学起知识来不够“专注”。很多人要问了,“做什么事情一定要专注才能做好吗?有兴趣就行了”,“小孩子天生爱玩,等长大了再培养专注力也不迟吧。”
大家仔细观察下身边的朋友和家长们,有没有经常为孩子吃饭不认真、挑食爱玩闹而困扰的? 有没有经常接到老师的电话,提起孩子上课不认真,在教室里坐不住就担心忧虑的? 有没有孩子很兴奋地参加了兴趣班,学了一两次就再也不想去的?…… 诸如此类,每天有太多太多焦心的问题困扰着这些家长们。家长们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回家,还要强打精神,面对“只爱看电视不学习”、“爱闹腾”的孩子、“不听话”的孩子,好言劝说让他们乖点,更有甚者直接体罚……
孩子们是懵懂的,他们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家长们有心无力,他们只能依靠自己匮乏的经验“唱红脸”“唱白脸”来唬住孩子。长此以往,有些宠坏了的孩子们可能变本加厉,变得更加骄纵;有些可能为了躲避处罚,学会了察言观色,撒谎偷懒;还有些可能因为家长的暴戾而变得唯唯诺诺,胆小怕事。这难道是家长们想要的结果吗?
既没有效果又伤害亲子关系,家长们也是又焦虑又绝望,一个头变两个大。只能常常叹气:“唉,现在的小孩越来越难管了!”
01
这些想法对吗?
你身边有的家长家里有个“皮孩子”,或者你自己就是那位焦虑绝望的家长,那可能是时候来关注一下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了。下面我们会就家长的这些疑问来详细讲一讲“专注”的魔力。
我们先来看看古今中外的名人们如何看待专注力的吧。
专注、热爱、 全心贯注于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获。——爱默生
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作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马克·吐温
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比尔·盖茨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
看来很多名垂千古的名人伟人们都受益于“专注力”。那么,问题来了:
02
什么是“专注力”呢?
“专注”是一个人做成事情必须的能力。也是我们需要从孩童时期就培养的一种品格,它反映了一个人能高度集中于某一件事情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对孩子来说,是指他们能把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达到认识该事物的目的。专注力是一切学习的开始,是孩子最基本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正所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从小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可以让孩子一开始就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为什么有家长会有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的困扰呢?
在信息爆炸,科技强大的现代化社会,别说孩子了,就连成人都对各式各样的新鲜事物和信息应接不暇。对心智不够成熟,自控力不强的孩子来说,如果孩子对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周围的环境干扰太多,家长给孩子布置的任务太多,都会让孩子分心或者失去信心。在早期教育专家看来,只有了解了原因,才知道如何“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孩子睡眠不足或感到疲劳,天热、口渴、生病或某种原因引起的情绪不安等。
孩子不善于转移注意力。如:孩子在听完一个有趣的故事后,可能受其中某些情节的影响而忽视了妈妈的提问,出现分心现象。
外界干扰引起的。如:环境繁杂、喧闹等使孩子的注意力不易集中。
教育内容、方法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教育内容太深,孩子不能理解,或太浅缺乏新鲜感,都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另外,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不注意动静搭配,或活动要求不够明确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这些情况大多数是教育方式和成长的环境所造成的。除了解决生理上的问题外,家长应该认识到,专心其实是一种可以训练、学习和培养的行为习惯。因此在埋怨孩子不专心的同时,亦要反省自己有无不对之处。
03
你破坏孩子的“专注力”了吗?
家长们也需要定期筛查,纠正一下自己无意识下的关爱行为,因为这些可能是影响你家宝宝形成“专注力”的重要原因。
1.不分时机的关心、干扰、催促
情景分析:宝宝一个人在地上认真地搭着积木房子,十分开心专注。妈妈很欣慰,想奖励宝宝吃颗糖果;不一会又怕宝宝累着了,喊他(她)过来休息一下;过一会儿又喊着宝宝要开始收拾玩具,准备吃饭……宝宝的“大工程”计划就这样被妈妈的“关心问候”多次打断了。
正确做法:要想宝宝能够专心下来,家长就应该要保护好宝宝做事情的“连贯性”,让宝宝能够享受到“由始至终”的连续感和成功感。
2.提供给宝宝太多玩具
情景分析:家长一下子给孩子很多的玩具,让他能够想玩什么就“手到拿来”。但其实孩子面对这些选择,自然也就“贪心”地这也玩一下,那也玩一下。这么多的玩具其实更让孩子分心呢,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在多次的这些行为中逐渐形成的。
正确做法: 一次给1-2个玩具,引导孩子和玩具互动。鼓励孩子和玩具“交朋友”。
3、缺乏耐心
情景分析:当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过程可能不是很熟练流畅。
正确做法:不要在孩子旁边过多地催促。让孩子放手去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自己动手慢慢摸索而学到的知识会令孩子增强自信,记忆深刻。
4.玩游戏时过多的干涉、强迫
情景分析:宝宝在高兴地自娱自乐搭积木玩,爸爸非要参与,还对宝宝所搭建的汽车给一些“指导性意见”,宝宝游戏的乐趣就这样被爸爸的指手画脚打消了。
正确做法:让孩子先自己完成,如果孩子向家长求助的时候,再适时指导一下。
5.对待宝宝的重复不耐心
情景分析:有时候妈妈会发现宝宝经常重复做着同一件事情,比如他想画一只小猫,但是妈妈发现他好像对这只小猫总是不满意,画好了又扔了重画一遍。妈妈对于宝宝的执着难以理解,看到他多次反复后,妈妈就建议宝宝可以先不画画,去做点别的。
正确做法:家长不要随便去干扰他,让他一直处于忘我的境地,养成习惯,那么宝宝以后做起事情来也就会非常专注。
家长纠正了自己的行为习惯,孩子也变得比以前更专注了。那么,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提高“专注力”呢? 一起来了解下吧!
04
通过简单训练来帮助培养“专注力”
1. 视觉注意力训练
让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动物图片,并且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给孩子看一张照片,让他说说照里都有什么人,几个男的、几个女的、几个大人、几个小孩儿、他们每个人都在干什么、手里拿的是什么等等。再比如让孩子观察桌子上的水果,然后让他说出它们的名称、颜色等等,不过让孩子观察的东西要不断变换,不然孩子就会感到没兴趣了。
2. 听觉注意力训练
给孩子讲故事,事先说好了,故事讲完了之后要提出问题让他回答,如果能够在讲故事之前就把要问他的问题提前告诉他(假如这些问题能够引起他的兴趣),相信效果会更好。这就好比我们听老师讲课一样,如果事先做好了预习,找出了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在听讲时就会特别心,因为是带着要寻找答案的愿望去听的。当然这样做,一开始孩子可能会只顾找答案而忽略了其他内容,不过训练的次数多了,提的问题也增多了,这样孩子就会把注意力放在整个故事上了。
3. 动作注意力训练
就是通过让孩子完成特定的动作来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比如教他做一些体操动作、舞蹈动作或一些游戏动作,都能达到这种效果。可以进行“请你跟我这样做”这个游戏,大家围一个圈,前一个人做什么动作,紧挨着他的人就学着做这个动作,第三个人又学第二个人的动作,以此类推,谁要是跟不上就要罚唱歌,可以让小朋友们一起来做这个游戏,也可以全家人一起来做。
4. 混合型注意力训练
实际上就是把眼睛看、耳朵听和做动作结合起来,既训练了视觉和听觉,又训练了动作,这种混合型注意力的训练难度大,注意力稍不集中就可能乱套,所以做这种类型训练要从最简单的动作开始,不能操之过急,可以边说边示范给孩子看,让孩子跟着做,比如说出一种物品的名称,让孩子把它指出来等。
5. 对症下药
除了对孩子进行注意力训练之外,还有一点也不能忽略,那就是找出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原因,这样就可以对症下药,根据孩子的弱点,一方面帮助他排除和解决一些防碍他集中注意力的因素,另一方面配合注意力的训练,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其实有时孩子对于和学习没有关系的一些动作、行为不能够做到自我控制,这说明他还不能够分清楚哪些是在上课时不应该做的行为,所以就有必要帮助他建立这种纪律观念,然后再配合一些训练。在家里可以规定好学习的地方和时间,并且要求他学习时要专心学习,不做其它的事,也不随便说话,每次做到了就加以称赞鼓励,相信时间长了一定会收到成功。
还在等什么? 开始培养专注力,将“乖宝宝”领回家吧!
· END ·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