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法——触类旁通法、顿悟学习法、强化学习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8-02-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39.触类旁通法

所谓“触类旁通”法,就是通过掌握一种知识(或技能)而推知(或悟得)同类知识的力法。

触类旁通法的理论依据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个性中存在着共性。因而在类属关系的事物中,可以见一斑而知全豹。

我国古代教育家很早就发现了这种学习方法。孔子就曾提倡学习中应该学会“举一反”、“闻一知十”的技巧。现代历史学家高亨利用这种学习方法取得很大成就。他的经验是经过踏踏实实地真正读通一种重要著作,而对其他许多书也就能触类旁通。所请“一经通,百经毕”。

运用触类旁通法的一般要求是:

(1)要注意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木技能。基础知识也就是那些能产生知识的知识,即代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知识。这些知识、技能是进行触类旁通学习的基础。当然,这些知识必须是科学的、正确的,这样才能保证由此产生的知识的科学和正确性。

(2)要学会观察、比较以及逻辑思维的一般形式方法,善于发现和推断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区别,这样才能由已知经过联想、推理等手段达到触类旁通。

(3)在学习实践中,积累必要的学习经验或模式。根据一些人的实践经验,进行“触类旁通”学习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①横列式。所谓横列式,是指那些存在类属关系的事物横列于同一平面上,其共性因素颇为明显,牵一丝而动整体,通百通。

②纵贯式。同类事物,看似互无牵涉;但揭开表层,却有本质关联,知其一即可推及同类。

③巧合式。巧合式即在本质上也许确无联络,而在特定条件下却偶然出现巧妙地类聚。学习中遇此情况,亦可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40.顿悟学习法

这是指自觉运用“顿悟”原理进行学习的方法

“顿悟”,原是佛教用语,与“渐悟”相对,意指突然觉悟。学习中的“顿悟”一般指两种情况;一是当对某种知识或问题经苦苦思索依然不能理解,依然不能解决时,突然间获得觉醒或受某种暗示或启发,从而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二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长期成绩不佳或被别人看成愚笨的状态下.由于某种契机突然觉悟,甚至出现一通百通的奇迹。这种情况是时有发生的,如中国历史上就有关于宋代苏洵产牛顿悟,从而“大器晚成”的记载。《红楼梦》里描写的黛玉教香菱学诗的过程也是“顿悟”的典型事例。

运用顿悟法学习,有以下要点:

(1)注意积累,肯干钻研。“顿悟”,从形式上看似乎是突然发生的,有时候,给人以很神奇的感觉。但实际上,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学习中由量变积累到质变飞跃的过程。所以要取得顿悟,就必须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一个问题只有达到如痴如醉、反复钻研的程度才有可能产生顿悟。

(2)不循常规,勇于创造。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原理,顿悟是指“突然知觉到问题情境中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顿悟,是“通过学习者重新组织和构造有关事件的模式而实现的”。根据已有经验构造新的模式,这其中包含着许多创造因素。为此,学习者在学习中必须有不循常规,勇于创新的精神。


41.强化学习法

强化学习一般指两种情况,一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通过短时期的加强、使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二是指在较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强攻猛进,从而攻克一门知识或大副度提高学习成绩。美国科学家西蒙教授依据他的研究成果指出,一个有一定基础的人,只要下苦功夫学习,六个月内就可以掌握任何一门学问。这一科学的见解,为强化学习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对强化学习理论、作出这样的结论:学习效果的增强与削弱,是经验和强化作用的结果。学习有了攻效,精神上得到满足,就会增强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记忆。这样,会促进更深一步的学习;反之,会破坏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运用强化学习法的要点是:

(1)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进行强化学习的基础和前提。经验证明,只有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才能激起强烈的学习愿望,才能自觉地去克服各种困难,取得好成绩。因此要达到强化学习的目的,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选择明确的学习目标,尽一切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是强化学习的关键。

(2)短时间打歼灭战的办法是强化学习的好形式。这样,学习负担较小,易于集中精力,而且,在一段时问内持继不断地学习,又是对学习过的知识的不断使用,可以省却大量的复习时间,因此学习效果较好。而好的学习效果,又会增强学习者的学习欲望,刺激学习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