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张岩石标本图集(上)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8-03-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采集时间:1982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直脊浪成波痕

Straight-crest wave ripple marks

原岩岩性为石英细砂岩,已变质为浅灰色含云母变质石英细砂岩。云母矿物以白云母为主,有少量金云母。    

波痕形成于滨-浅海较高能的环境。在进流和退流交互作用下,形成波峰尖锐的不对称直脊波痕,波脊线则呈来回摆动的弯曲波形。波痕主要参数特征如下:

波长约3cm,波高约1cm。迎浪面坡角约为40o左右,背浪面约为60o以上。波峰平均宽约1.2cm左右,尖顶;波谷平均宽约1.8cm,下凹成窄底圆弧形。    

产地:河南驻马店   

时代:中元古代(Pt2)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徐世球    

采集时间:1985年5月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链状浪成波痕

Chain-shaped wave ripple marks

原岩岩性为石英细砂岩,已变质为浅灰色石英岩。    

该波痕形成于滨-浅海较低能的环境中,属干涉波痕的一种。由两组方向相近,能量略异的波浪共同形成。当一组主浪造成波痕形态后,另一组因时间迟滞的波浪对其稍作振荡改造,使迎浪面变得更宽,背浪面收缩得更窄,从而形成如链状排列的不对称圆顶-直脊式干涉波痕。波痕主要参数特征如下:    

波长约2cm,波高约0.5cm。迎浪面宽度约1.3cm,坡角约20o左右,背浪面宽度约0.5cm左右,坡角约50o左右。    

产地:河南驻马店   

时代:中元古代(Pt2)   

采集人:徐世球   

采集时间:1985年5月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不对称浪成波痕

Asymmetric wave ripple marks

原岩岩性为浅灰-灰白色石英细砂岩。

波痕形成于浅海高能环境。在进流作用下形成不对称大型圆顶波痕。波痕主要参数特征如下:

波长约8cm,波高约3cm。迎浪面宽度约5cm,坡角约40o左右,背浪面宽度约3cm,坡角约55o左右。顶、底均窄而圆。波脊线为直线状。    

产地:河南驻马店   

时代:中元古代(Pt2)   

采集人:徐世球    

采集时间:1985年5月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网格状浪成波痕

Grid-shaped wave ripple marks

原岩岩性为含长石石英细砂岩,略有变质。    

标本波痕形成于滨海低能环境,属干涉波痕的一种。因两股波浪进流方向近直角相交,后至波浪在先形成的波痕基础上进行改造,形成如矩形或平行四边形网格状排列的干涉波痕。网格大小约3×5cm,波痕主要参数特征如下:

主波长约5cm,另一组约3cm;主波高约0.5cm,另一组约0.3cm。主波和干涉波均为窄顶宽底式,波峰宽度仅为0.7cm,谷底宽度3-5cm。两组波脊线都为直线状。    

产地: 山东招远   

采集人: 周江羽   

采集时间:1989年5月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鱼鳞状浪成波痕

Scale-shaped wave ripple marks

岩性为褐灰色泥质页岩。

标本波痕形成于湖滨低能环境,属浪成干涉波痕类型。两组波浪进流方向近于直交,能量相近。后至波浪在先形成的波痕基础上进行改造,形成如鱼鳞状交错排列的干涉波痕。由于两股波浪的来回冲刷影响,'鱼鳞'中间向上凸起,四周向下凹陷。波痕主要参数特征如下:    

波长约5cm,波高约0.6cm。迎浪面略缓于背浪面,前者坡角约10o左右,后者约20o左右。两组波脊线均为直线状。    

产地:陕西   

采集人:焦养泉   

采集时间:1993年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双脊波痕

Double crest ripple marks

原岩岩性为石英细砂岩,已变质为浅灰色石英岩。

标本波痕形成于滨-浅海环境,属干涉波痕的一种特殊类型。形成波痕的两股波浪进流方向近于一致,但在时空上均有位相差异。后至波浪在先形成的波痕基础上进行改造,使先成波痕的波峰处再次褶皱弯曲而成。在某些情况下,双脊波痕也可以由于局部地形影响,形成与进浪方向垂直的水流,后者沿先成波痕的波峰处进行侵蚀,将其中间切开下凹,也可以形成双脊波痕。波痕主要参数特征如下:

波长约2.5cm,削顶后可见波高约0.4cm。迎浪面略缓于背浪面,前者坡角约50o左右,后者约60o左右。波峰平均宽约2cm左右,被因被截削而成为平顶,中部下凹;波谷平均宽约0.5cm。波脊线为近直线状。    

产地:河南驻马店   

时代:中元古代(Pt2)   

采集人:徐世球    

采集时间:1985年5月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平顶浪成波痕

Flat-topped wave ripple marks

原岩岩性为石英细砂岩,已变质为浅灰色石英岩。    

波痕形成于滨-浅海环境。在进流作用下形成不对称圆顶波痕以后,在退流作用下,波峰处被截削而成为平顶波痕。波痕主要参数特征如下:    

波长约3.5cm,削顶后可见波高约0.3cm。迎浪面略缓于背浪面,前者坡角约30o左右,后者约45o左右。波峰平均宽约2cm左右,被因被截削而成为平顶;波谷平均宽约1.5cm,略下凹,但谷底仍较宽平。波脊线基本为直线状。    

产地:河南驻马店   

时代:中元古代(Pt2)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徐世球    

采集时间:1985年5月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圆顶浪成波痕

Round-topped wave ripple marks

原岩岩性为石英细砂岩,已变质为浅灰色石英岩。    

波痕形成于滨-浅海中能环境。波浪的进流与退流能量相近,进退之间,形成对称的中型圆顶波痕。波痕主要参数特征如下:    

波长约6cm,波高约1cm。迎浪面与背浪面坡角均约为30o左右。波峰较宽,平均约5.5cm左右,波谷狭窄,平均不到0.5cm,几乎呈一线状。波脊线基本为直线状。    

产地:河南驻马店   

时代:中元古代(Pt2)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徐世球    

采集时间:1985年5月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波曲浪成波痕与沙滩流痕

Undulance-crest wave ripple marks and flow marks on beach

原岩岩性为石英细砂岩,已变质为浅灰色石英岩。    

波痕形成于突然发生海退的滨海多变环境。波浪进流因受到海底较为明显的磨擦阻滞作用,形成波脊线呈波状弯曲的对称圆顶波痕。波痕主要参数特征如下:    

波长约7.5cm,波高约1cm。迎浪面和背浪面坡角相近,约为35o左右。波峰较窄,平均约2cm左右;波谷较宽,平均约5cm。波脊线呈强烈波状弯曲。    在波痕形成之后,突然发生了明显的海退过程,使原形成于水下的波痕在保持形态的情况下上升至潮线附近,退流时,在暴露于水面以上的沙滩上形成与退流方向一致的细小流痕。后者多细如线状,相互平行排列,可见长度约2-3cm左右。    

产地:河南驻马店  

时代:中元古代(Pt2)   

采集人:徐世球    

采集时间:1985年5月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楔状交错层理

Wedge-shaped cross-bedding

楔状交错原理是粗碎屑岩中一种常见的交错层理,其单层界面一般为平面,但其界面之间互不平行,使单层呈楔状相交。在平行水流方向的剖面上,前积纹层与界面斜交;而在垂直水流方向的剖面上与界面大致平行或斜交。该标本所展示的面与水流方向垂直,层理发育在中粗粒砂岩中,反映了河道沉积序列下部的典型特征。    

产地:天津蓟县   

时代:中元古代(Pt2)   

采集人:杜远生   

采集日期:1984年


波状层理

Wave bedding

波状层理是复合层理的一种,是在泥、砂都有供应而且沉积和保存都较为有利,强、弱水动力条件交替的情况下形成的。从标本可见,波状泥层和波痕状砂层彼此交替,而且都是连续的层,砂层中发育有前积纹层。该层理主要分布在海岸潮间带和潮下带、湖滨、三角洲前缘以及河漫滩的沉积物中。    

产地:陕西    

时代:侏罗纪(J)    

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焦养泉

采集日期:1993年


水平层理 

Horizontal bedding

当层理主要由宏观上不能再细分的彼此平行的水平纹层组成时,可称为水平层理。它们一般分布在细粒沉积物中,是在浪基面以下或低能环境的低流态中,由悬浮物质沉积而形成的。该标本岩性为白云质灰岩,水平层理清楚,纹层连续,厚度1~2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