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荣谦老中医儿科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总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8-06-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徐荣谦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博导,为京城“小儿王”刘弼臣教授的得意弟子。徐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形成其独特的行医经验。笔者通过对徐教授求学及行医经历介绍,对其中医儿科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进行总结,以飨读者。



学术理论

在中医儿科基础理论方面,徐老师积极倡导刘弼臣教授的“少阳学说”,并做为具有北方特色的燕山医学流派的中医儿科“调肺学派”的继承人,继承和发扬光大“少阳学说”,成为京畿地区中医儿科界的学术带头人。


刘弼臣

徐教授认为“少阳学说”可以涵盖“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纯阳学说”从字面上易被人误解为“纯阳无阴”。“纯阳”一词源于道家的名词,“所谓纯阳,即非纯阳,是名纯阳。相对于阴而言的。”可以用来解释小儿“生机蓬勃,发育旺盛”的生理特点和“脏气轻灵,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



而“稚阴稚阳学说”认为小儿阴阳二气皆不足,体现在生理病理特点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和“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单用一种学说都无法解释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旺盛”的生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轻灵,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所以现在的中医儿科学教材上两种学说并存。



刘弼臣教授所倡导的“少阳学说”认为小儿的阳气是旺盛的,生机蓬勃,生机盎然,日新月异,如草木之方萌,如旭日之初升。“少”者,小也,是相对于成人的“大阳”和“太阳”,它还是“小阳”。但“少阳”的“小”不是绝对的小。因为在以阳气占主导地位的阴阳平衡,随着阳气的生发,阴液的不断补充,形成一个新的阴阳平衡,旧的阴阳平衡被打破,新的阴阳平衡产生,如此螺旋上升。



相对“阴”而言,“阳”占主导地位。小儿的阴阳平衡是不稳定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可以用“少阳学说”涵盖“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这也符合祖国医学中的阴阳观。


临床经验

徐荣谦教授在全面继承刘弼臣教授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工作,形成自己的临证特点。


1
 诊病经验

望诊经验:

(1)望头形,分“左右利”: 徐教授根据多年临床观察发现小儿头顶毛发的“旋”向左者,多为左利手,即通常所说“左撇子”,此类患儿多肝气偏旺,临证时注意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