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主见、不合群、太自私、社交能力弱……有这套社会能力训练教程就够了
五、考虑后果
这一步是引导孩子学会评价他们的方法对自己及他人的影响。在认真练习了这个步骤的技巧之后,孩子就能更好地运用合理的、负责任的方式来处理日常冲突。
进入这个步骤,请确保你已经反复跟孩子进行过前述训练。尤其是前面的字词训练。因为很多字词,比如之前/之后。还有考虑人际交往中的后果的字词练习,比如“为什么”和“因为”,还有强调后果不确定性的“可能”“或者”,这些语句在考虑后果的对话中会经常用到。
同上面一步,父母先提出一个情境/问题假设,再带孩子去玩找解决办法的游戏。具体引导孩子考虑后果的步骤如下:
1、提出问题或者让孩子提出问题。
2、引导孩子提出多种解决办法。前头这两点可以参考多种解决办法的练习过程。
3、在遇到有助于询问出后果的解决办法时,停下来。(比如孩子提出要通过“打”、“抢”、或者“告诉某人”这样的解决办法,都可以用来探究后果。)
4、把解决办法都写在纸的左边。
5、宣布你们要编另一个关于“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的故事。要求孩子们针对自己提出的解决办法,做出多个不同的后果预测的回答。尤其注意,面对孩子不恰当的解决办法,不评判,鼓励孩子自己构想这类办法的不良后果。
6、把每个回答都列在纸的右边,在解决办法和每个回答之间画上一条连接线。
经过上面6步,一个后果清单就列出来了。接下来,要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这么多办法,那些可以有效解决问题,是好办法,而哪些又是不好的办法。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用逆推的方式,从后果的好坏来判断解决方法的优劣。
评估解决办法的练习是“考虑后果”这个环节的核心——当孩子明白这一点后,就可以自己判断自己想要的解决方式是好还是不好,而且会从找办法游戏中明白,当他们认为一个解决办法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时,还可以想别的办法。
我曾经就幼儿园经常发生的“小朋友之间抢玩具”的事情,和孩子做过评估解决办法的练习。我设置的场景很简单:“如果有个小朋友抢了另一个小朋友的玩具,可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孩子提出了几种可能的后果:“他可能会打他(抢玩具的小朋友)”,“他还可能会哭”,“他还可能会再抢回来”,“或者告诉老师”。在孩子说出了多种可能的后果之后,我再引导他:“直接抢玩具可能带来这么多不好的后果,那么你认为抢玩具是个好办法吗?”孩子思考之后,回答:“不是。”
在孩子判断这不是个好办法之后,一定要及时引导孩子,重新想出更好的办法。因为光知道不好是没有用的,他还需要知道应该怎么做。于是,我又问孩子:“那你可以想一个更好的办法来帮助这位抢玩具的小朋友吗?”就这样,继续鼓励孩子想出他认为可行的办法,然后再对他提出的办法进行后果分析。如果孩子得出结论“这也不是一个好办法”,那还需要继续引导,直到孩子想出更好的办法。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因为社交经历少,可能考虑到的后果并不多,如果实在没有想到好的办法,我们可以稍作提醒的:“或许你会想试试交换玩具的方法?”这个时候,切忌因为孩子想不出好的办法而责怪他,或者直接说出你认为正确的方法,这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也违背了你当初选择ICPS法的初衷。
(文章内容参考《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