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作文高分技法六:生花妙笔绘华章(有文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8-10-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上述文段通过假设的方式列举苏轼、李白、毛泽东的事例,正例反说,运用反向思维证明“感知自然需躬行”的观点。当一篇文章列举的论据较多时,为避免论证的方式过于单一,可以借鉴这种正例反说的方式,以假设的方式列举论据,得出和自己的观点相反且有悖事实的结论,从而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进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巧设博喻成排比。

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的修辞手法。博喻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

4.变换时空成排比。

这是一种较好掌握的方法。其方法是根据时间、空间的变换从多方面阐述话题。时间变换就是在写某一季节或时段景物的特征时,可以写其他季节或时段景物的特征进行对照。空间变换也是一样,如要写某一地点的事情,可以写其他地点的事情进行对照。这种写法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在相互照应中突出了自己的观点或感受。在描写性语段中,一般会采用时间变换的方式,通过对比突出事物的特征。如佳作《生命之秋》中的片段就是运用了时间变换的手法来表现秋的特点:

这,便是生命已经立秋的滋味了。犹如炎阳逞尽了威势渐渐冷却,浆果蒸馏了酸涩终于醇厚,生命之秋充实而宁静,淡泊而辽远。她引逗人堕入回忆的网里,“感时因忆事,不寝到鸡鸣”,使人在悔悟交集或甜美的微笑中,揉搓着自己的悲欢冷暖、甘苦辛甜,咂吮着天、地、人、神这四重结构的荣枯、盛衰、有无、生灭之机理,营养余岁。她不像春天那样充满生机,到处催红绽绿、鸟语花香,勃发着未来的诱惑;也比不上夏天那般威猛雄健、热烈无边,骄奢得好似一幅浓艳欲滴的画;当然也不同于寒风凛冽的冬日,僵手僵足,非围炉拥衾不能温护自身。秋天是生命力的沉稳,是曲调高昂后的舒缓,是江河奔泻之后的开阔,是窖藏经年的陈酿。不温不火,徐疾得体,洞明练达。

此文段强调“秋”的沉稳,先列举“春”的生机,“夏”的威猛,“冬”的凛冽,构成排比句,最后点明“秋”的特征,使用了时间变换的手法,在对比中丰富文章的内容,明确自己的观点。

在议论文中,也可以用空间变换的方式论证观点。比如高考湖南卷优秀作文《未来路上靠自己》就是通过空间变换来论证观点:

梦想是催生动力的摇篮,没有梦想就没有巨大的推动力。空寂大漠,驼铃阵阵,因为跋涉的心渴望远方的绿洲;辽阔长天,雄鹰点点,因为飞翔的心渴望高端的云层;苍茫大海,帆影片片,因为远航的心渴望彼岸的港口;三更灯火,书声琅琅,因为求知的心渴望未来的光环。正如大树,听了鸟兽们旅行的见闻,一颗环游世界的梦想的种子便根植于心。正是怀揣着那对梦想的渴望,才让人有了实现梦想的信心和决心。因为梦想会发光,所以无论身处多么漆黑的角落,总有一束光,引领着我们前进,风雨兼程,在所不惜。

此文段强调的是“梦想是催生动力的摇篮”, 列举“大漠”“长天”“大海”等不同空间的事例论证梦想的作用,在相互照应中突出自己的观点,丰富了文章内容。

5.其他方式的排比句。

除了上述排比句类型外,考生还可以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分析事物不同的角度构成排比,通过列举简

上述文段通过“看”“触”“听”的角度列举身边“敬畏生命”的事例,构成排比,说明“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再如学生佳作《超越·创新》中的片段:

雄鹰敢于超越天际的白云,才能展现出强健的身姿;锦鲤敢于超越逆行的河水,才能表现出优美的一跃;人们敢于超越前辈的功绩,才能谱写出生命的赞歌。

文段列举“雄鹰”“锦鲤”等意象进行类比,说明“超越”的作用,最后一句亮明观点,过渡自然。

(四)意蕴丰富,铸就华章

很多考生写文章,都希望能写出底蕴来。若要使文章有底蕴,首先,要“有底”,在文章中显示出自己广博的知识内涵;其次,要注意运用富有“文化”因子的内容,这里的“文化”体现在很多地方,比如文学(诗、词、曲、赋)、民俗(地域特色、民族风情)、艺术(音乐、美术)等。只要我们注意多运用一些体现这些“文化”因素的内容,我们的文章也会充满文化底蕴。如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坚硬的科学与柔软的人文》中的片段:

所以哲学家罗素会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他一生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情感。人生中,既应追求坚硬的知识理性,亦不可放弃柔软的人文情感。古今中外之大成者,概莫能外。假若张衡一生专注研究地动仪而无暇他顾,那么《二京赋》的华篇便难以出世;假若钱锺书仅埋首浩瀚书堆专研学问,那么《围城》之嬉笑怒骂趣味横生便不为我辈所识。达·芬奇的奇妙画笔下,除了精细的人体解剖图,还有神秘的《蒙娜丽莎》;爱因斯坦的超强大脑中,除了枯燥的物理公式,还有美妙的乐谱。在他们的眼中,世界不只是单调无味的科学知识拼凑体,而是充满了色彩与情感

文段中的例子涉及张衡的地动仪和《二京赋》,钱锺书的学问和《围城》,达·芬奇的人体解剖和《蒙娜丽莎》,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和音乐,这些材料涵盖的内容范围广泛,涉及地理、文学、医学、美术、物理、音乐等领域,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在列举论据的时候可以借鉴这种方式,从不同的领域寻找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这样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避免议论文的枯燥、乏味。

再如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逃离“智慧”的周庄》中的片段:

古戏台上,一群昆曲票友启口轻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来”字潺潺泻出,声歇处,“姹”以去声的破竹之势将曲调引入高潮。“似”,也是去声,却隐去了“姹”的振聋发聩,一路陡然直下,悲戚处,叫人落泪。像悲叹昆曲,像哀叹千灯。

文段中写出昆曲的演唱技巧,使文章富于地方特色。写文章时,可以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来展现地方特色,不但不会显得“土”,反而会因为再现原生态的文化,给人一种“接地气”的感觉,从而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五)幽默诙谐,富有情趣

相声为什么能逗得观众哈哈大笑呢?主要是因为表演者说话幽默风趣。写文章也是一样,如果文章的语言幽默风趣,会使文章生动活泼。语言幽默风趣可以通过自嘲、调侃或运用口语、歇后语等方式实现,比如可以在自嘲中表明自己的观点,在调侃中显示自己的爱憎等。如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农之月令》中的片段:

汪曾祺先生写过《葡萄月令》,似乎只要缀上“月令”一词,便可以附庸先生的风雅,也能智慧一回。昨天是芒种,蚕老麦黄一伏时。庄稼人是要有智慧的,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得有讲究,乱不得。

文段中把“附庸风雅”拆开来用,用“智慧一回”借以自嘲,幽默风趣,结尾“得有讲究,乱不得”引用口语,富有情调。因此可以看出成语的拆分、自嘲、口语的恰当运用都能增强文章的幽默感,使文章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

(六)引用名句,笔底生辉

举凡诗词、俗语、座右铭、格言等,只要是广为人知的,都可以看作是名句。名句多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思想和智慧的结晶,闪烁着智慧和诗意的光芒,散发着超越时空的魅力。恰当运用名句,可以为语言增添生趣,增强表情达意的功效,同时也会使文章更具文采。

1.引用名句证观点。

通过引用名句论证自己的观点,在增添文章文采的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因为名句本身就可以作为论据。对于考生来说,引用名句也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如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优秀作文《致陈先生的一封信》中的片段:

敬畏自我的生命,此生无悔。《古诗十九首》云: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每个人都只是这天地逆旅

2.诗词博引添文采。

引用诗词能增添文章的文采,这是大家公认的道理。古诗词可以直接引用,引用后分析内涵;可以化用,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改动个别字词;可以连用,引用不同诗(词)人的名句阐述一个共同的观点或话题;可以引用一个诗(词)人不同时期的诗(词)句,论证某一个观点。总之,引用古诗词不但可以使文章文采斐然,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使文章富有文化意蕴。如学生佳作《牵挂》中的片段:

牵挂是一种心灵的煎熬,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是梦中的笑靥,是情感的升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充满亲情的牵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溢满乡情的牵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充满思念的牵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牵挂的折磨,“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是牵挂的煎熬,“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牵挂的寄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牵挂的大气与豪迈……有了牵挂,人生才变得更加完美。

文中运用诗(词)句,把“牵挂”具体化,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牵挂”的内涵,使文段文采斐然。解释较为抽象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引用诗(词)句的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场面呈现出来,让概念成为具体的为人熟知的经典画面。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生活清苦的苏格兰农民救了一个掉到沼泽地里的小男孩,小男孩的父亲为了报答农民,带走了农民的儿子,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后来,农民的儿子成为一名医生,并发明了一种消炎药。数年后,当年的那个小男孩染上了肺炎,农民的儿子发明的消炎药救活了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精彩片段】下面的文段从“感恩”的角度出发,用排比句的形式把相关的事例连缀在一起,充分论证了观点,且整散句结合,恰当运用历史名人的事例,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也使文章文采斐然。

有历史为证:勾践感念百姓的拥戴之恩,休养生息,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最终报仇雪恨,成为一代霸主;张骞感念汉武帝的知遇之恩,毅然出使西域,经历无数艰难险阻,九死一生,却始终不忘肩头使命,最终开辟了丝绸之路,名垂青史;雷锋感念党的哺育之恩,刻苦学习,工作兢兢业业,生活艰苦朴素,乐于助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将助人为乐的精神发扬光大……回顾历史,综观现实,有许许多多感恩的例子就萦绕在我们周围,需要我们去细细体会。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鲁国曾经有一条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赎回一名鲁国奴隶,鲁国将报销费用且给予奖励。这个规定解救了许多身在外国的鲁国奴隶。有一个人解救回一名鲁国奴隶后,既没有要报销费用也不要奖金。人们纷纷称赞他的义举,鲁国国君认为应该以这个人为榜样,孔子却认为不妥。孔子说:如果将此人树为榜样,以后国人在外国遇到鲁国奴隶该怎么办呢?如果垫钱救人后让国家报销会让人感觉道德不够高尚,不报销就要蒙受经济损失,两难之下最终可能是放弃救人,以致无人再从国外救赎奴隶。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精彩片段】下面的文段论证了“道德不能凌驾于规则之上”的观点,在开头即通过名言引出自己的观点,增加了文段的内涵和语言的说服力;在强调观点时还运用了一些复句,使论证缜密,富有思辨色彩。

胡适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可见道德不能凌驾于规则之上。

不可否认的是,道德是社会的底线,是我们判断是非的一个准则,但若事事都用道德评判,让道德占领人性的制高点,而让法律、规则屈尊其后,必然会导致良知的泛滥,一切公正、公平亦将不复存在。对于那些既做了好事又做了坏事的人,只有法律、规则能予以最公正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