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梯级培养”之现场案例分析汇编(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8-10-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曾经教过几届学生,每教一届都会碰到这样的“坏孩子”、“差生”,有的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会感到头疼,要么不管,要么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而我总是不断地学习一些相关知识,主动耐心的去关心他们。记得有一个孩子家庭离异、理解能力差,他是一个年级上都赫赫有名的人物,我接班后首先了解这个孩子各个方面的情况,与家长沟通教育,经常帮助他复习,总结学习方法,已有进步就在班里表扬他,她对老师很有礼貌就被评为了文明礼貌之星,学期末语文成绩有了明显的改善。他个子高,爱打篮球,我就让他经常打,慢慢他性格也变开朗了,上了初中就成为了校篮球队的主力。

类似这样的孩子在我们的教学教育中是很常见的,作为一名老师就要用无私的爱去包容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

 

 

 

案例2分析:

打开心锁才是成功的

“伟大的思想来自心灵”,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小学阶段的孩子他的内心是丰富的,你只有与他心灵沟通,才可能让孩子信服你。

在案例2中黄某上老师的课在津津有味的看课外书,这是不对的,作为田老师发现了黄某看书采用了“把书给我好吗”?又重复说“请把书拿出来。”……“那我就请班主任刘老师来拿吧”,最后又“请爸爸来拿”。从这里看出田老师的话并没有说服黄某,从黄某的表情和动作上来说也是不情愿的,他首先吃了一惊,条件反射的把书扔进自己的抽屉里,埋着头不动了。最后黄某留着眼泪,很不情愿的拿出了那本喜欢的美国畅销书《奥兹国巫师》。我认为老师的做法不妥,原因是他不懂孩子的心,用最简单的方法去处理这件事。马可连柯曾经说过:“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一个与之打交道的具体的爱,尽管他可能给老师带来不愉快,教师都要以自己美好的感情去教育他。

每个孩子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当老师的绝对不能动不动就大发肝火地进行批评,这样永远都不可能改变。

如果我是这位老师,我会不动声色的让孩子看,等下课以后私自和他交流,问他“你在看一本什么书?肯定很好看,我也想看,你能借我看一下吗?”借到书后,我会认真的读一读这本书,并找时间和黄某一起交流书中的内容,然后告诉孩子看书是一件好事,但以后看书不能再课堂上看,因为在课堂上不仅是对老师劳动付出的不尊重,同时还会影响自己的学习,相信这个孩子一定会改掉这个坏毛病。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懂得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对孩子有时犯得一些错要学会包容,学会用智慧的方法去处理,尽量不要伤害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保护孩子美好的心灵,只有打开他们的心锁才会是成功的。

 

 

 

编号15    学科:语文

案例1分析:

别人眼里的“坏孩子”

父亲眼里的“坏孩子”在继母的赏识和引导下最终竟成了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教育家。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是啊,孩子是多元的,同时他们就像一张透明的白纸,就看我们老师和家长如何在上面描绘出最美的图案。所以我认为没有绝对的“坏孩子”和“差学生”之说。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对一些后进生,不能只看到他们的缺点,应善于指出其优点和良好品质的萌芽,用放大镜来寻找他们身上的优点。”其实,后进生也有闪光点,并非一无是处,老师需善于捕捉其闪光的瞬间,即使是偶然的一次,也要大做文章,予以充分的肯定,寄予满腔的希望,让其看到自己的长处,还要给他们自尊,唤醒他们的上进心,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改善他们生活的舆论环境,让其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花园里,同学们纷纷说了自己喜欢的花,“调皮大王”王明发话了:“老师,我最喜欢仙人掌,它虽然长满了刺,但它生命力最旺盛,而且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同样面对仙人掌的刺与花,有的同学只看到了刺,有的同学因讨厌刺,进而连花也不喜欢了。而王明却带着欣赏的角度看待刺中花。这对我们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启发,其实,面对缺点较多的学生,教育者也应该像赏花一样去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进而去放大其闪光点,且不可只看孩子的不足。学生生活在群体里,自然各有长短,对个别学生教育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指导,少冷落,个别学生转化的关键在于使其树立起自信心,作为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因为自尊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

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做一个有爱心,有耐心的老师,赏识身边的每一个孩子。

 

 

 

案例3分析:

一位被学生接受的女教师

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应占据适当的地位,使他能看到所有人所看见,教师应当像全世界的太阳,站在高处,从那里他能同时对所有的人普照教学的光芒,同时能发出同样的光,均匀地照亮每个人。”

文中的第一名教师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不能对自己进行心理调节,不能正确地排解自己的烦恼。最终的结果只能使自己的不健康因素极端化。而第二位教师严谨治学,为人师表,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喜爱。

从这个案例,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他肩负着重要的育人使命,作为一名教师应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坚持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以身作则,注意身教。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生活上,工作中都会碰到各种挫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自强、自立、自爱,应该把生活中的不幸变为工作上的动力,努力工作,积极进取,事业的成功会让你的人生变得幸福而精彩。你的人生会因此而改变,奇迹就会发生,否则等待自己的将是更悲惨的命运。

在工作中我一直苦干,但许多时候“一流课堂”“两操”评比都达不了标。我苦恼过,也积极地寻找原因,更严格地进行管理,但随着一次次的失败,我曾一度开始“自暴自弃”了,但得来的是班级的真正松懈、涣散,自己的彻底失败。经过反省,再细读这个案例,我觉得它是对自己的最好警示,我是一名教师,我是一名班主任,却为了争夺所谓的名利忘却了自己的职责,达不了标肯定是自己的工作不得法,人的才能是多元的,我不是很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吗?我所教的班级成绩不是很好吗?如果由于自己的松懈让这一切都失去后,我不就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不称职的老师了吗?

今后的我会更加努力的工作,改变自身的不足,做一名优秀的人们教师。

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人能进行自省,面对自己的良心进行自白,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

 

 

 

编号:16    学科:数学

案例1分析:

把爱心献给学生

                 ——如何看待别人眼里的“坏孩子”

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美国著名企业家和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在少年时期是美国西部著名的“坏孩子”,连父亲都放弃了他,但她在继母的正确引导下,很快走上了正路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卡耐基的故事引人深思: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应该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呢?我又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孩子呢?

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发展性是新课程所需要的教育评价最重要的特征。教育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所以,在新课程所需要的评价里,主张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归根结底是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教师要以《新课标》为基准,正确认识对待所谓“差学生”。

一、看问题要全面,用发展的眼光看“差学生”。

教师的天职就如母亲一样要爱护孩子。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差学生”同样也有他们的闪光点,但一般人不容易看见,因此他们更容易自卑。作为教师,要看到他们的优点,挖掘并对他们及时的给予肯定和鼓励。原来我们班有位同学,调皮捣蛋、成绩较差,但他篮球打得好,我让他当体育委员,带领我们班的同学练篮球。参加学校篮球赛时,每次他投中我都大声喝彩,于是他在学习上也认真了,作业按时交了,很快走出了“差学生”的行列。

二、创造和谐氛围,多给“差学生”一点爱。热爱每一个学生,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是我们教师的崇高品德和基本要求,对待“差学生”更应该如此。一般来说,差生都有一种自卑感,所以我们更要亲近他们、关心他们,对他的错误及时提醒,对他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保护他的自尊心。记得一次,我们班一个孩子老毛病犯了,偷拿了同学的一支钢笔。我假装不知道是谁拿的,故意在上早读时先对全班讲道理,到早操时间请他帮我去拿书,他就有时间把笔放回原处。以后,我再给他讲道理,并让他保管班上的钥匙,班上再也没有掉过东西。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教育,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我们教师在教育中要注意转变对待差生的方法,鼓励他们,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把爱心献给学生,必然会带来学生的激情和热情,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

 

 

 

案例2分析:

怎样和学生相处

                   ——《一本书的较量》读后感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直接以文化权威的身份出现,这样单一的师生角色观念和师生关系已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教学的要求,无法培养出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社会新成员。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必须科学的、合理的反思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才能全面实现素质教育

课堂上,田老师看见黄某拿着一本课外书,在一番威逼较量之后,老师从流泪的学生手上没收了刚才他看的那本美国畅销书《奥兹国的巫师》。这时老师如释重负,学生伤心难过。在这个案例中,老师把自己放于中心权威之地,像警察一样维持班上的纪律,而心里又有十分的压力,孩子觉得伤心,但老师又不给沟通的机会。现代教育发展到今天,到底怎样的师生关系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呢?

一、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当今的教育中,一些教师在意识上还存在或多或少的一些传统师道尊严。对学生的不同看法、抵触行为,有的老师一时难以接受,把他当成不听话的孩子,态度强硬粗暴。其实,教学应是一个平等、民主的实践活动,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及服务者,从真正意义上摆正与学生的平等关系。在上面那个案例中,教师不必单纯的以教师、班主任、家长等因素压制学生,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指导学生有效的阅读,与学生交流心得,可能效果会好得多。

二、教师要关爱学生。

“授业与育人并重”,教师应对学生给予父母般的关爱。遇见问题,我们要认真分析原因,全方位给予关心和爱护。我们有一名学生站队老是动,影响全班早操。我一问,原来是这个孩子系不来鞋带,鞋子老是松动。我弯下腰帮他系好鞋带并在下课时一遍遍地教他,至今他已经初三了,每次回来都还提起这件事。可见,教师的点滴关爱,学生会铭记一生。

三、师生是朋友。

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关爱和理解,更应有朋友般的亲密无间。

如果刚才案例中的孩子看的是美国畅销书,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读,沟通交流,各抒己见,了解孩子为什么爱看这本书,把自己认为好的书也推荐给孩子读一读。

在现代得教学中,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在生活中互相关爱,在交往中成为好朋友。这样的师生关系符合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会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编号:17    学科:数学

案例1分析: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

很难想象,戴尔·卡耐基居然曾是父亲眼中“最坏的孩子”,如果没有继母的欣赏与引导,他可能真的将一事无成。由此可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育者的引导与帮助是多么地重要!因而,作为教育者,切忌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一定要在以下方面作出自觉的思考与坚实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