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8-11-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

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3.探求中心:

(1)本文的中心句(文眼)在哪里?

(2)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

  明确:在天下人感到快乐后古仁人才会快乐。可见他们的或忧或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或忧或乐而转移的。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这种“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联系第一课时介绍的有关作者的资料,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3)教师总结: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理想,从他力主革除弊政、做官勤政爱民的行为看,确实不是徒托空言。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提出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来,正是为了“假托古人,自写怀抱”,表明自己本来就不为个人的进退、荣辱而悲喜,虽遭贬谪,但忧国忧民之心决不改变,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

(4)探究写作手法: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景是喜气洋洋。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4.理清思路:?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5、读读背背:鼓励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用理解的方式背诵。

四、当堂训练:出示练习题

 

五、作业:

1.积累文言实词。

2.背诵全文。

 

欣赏图片后,猜地名。

齐读,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汇报:记: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但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政治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念)。

一生简介,其他生补充,然后识记。

 

 

 

注意朗读节奏与停顿

指名读,再齐读

 

 

 

生自读课文

其他生评价

 

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

思考后回答

 

 

 

 

 

 

 

 

 

积累重点字词

理解句意

 

 

 

生畅言,师指导。

 

 

 

思考后回答

生齐读,明确目标

 

生自读课文

 

学生逐段汇报

质疑与解答

思考讨论并交流

 

 

 

小组交流讨论

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