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中词语的轻重音格式
西红柿 日光灯 文学院 邮电局 马兰花
(三)四音节词语的轻重音格式
普通话四音节词语大多数读为“中·次轻·中·重”的格式。第一个和第三个音节读中音,第二个音节读次轻音,末尾音节读重音。例如:
高等学校 广播电台 社会主义 二氧化碳
驷马难追 逆水行舟 百炼成钢 四海为家
虽然普通话词语的轻重音格式大多数没有区别词意的作用,但却非常重要。人们用普通话朗读或说话时,如果把词语的轻重音格式弄错了,要么听感上会显得别扭不自然,要么词不达意甚至还会产生歧义。
不同方言中词语的轻重音格式很多时候与普通话不同,如四川方言词语的主要格式都是第一个音节“重”,后面的音节是“中”或“次轻”。因此,方言区的人说普通话的时候在轻重音格式上常常会出问题。要掌握好普通话词语的轻重音格式,一是要多听标准的普通话朗读,注意分辨轻重格式,加强语感的训练;二是要多记词语,熟悉常用词的轻重音格式。
读或者说一个词的时候,组成词的音节的轻重是有所不同的,这种不同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将这种规律称为词的轻重音格式。
普通话的轻重音一般分为四个等级:重音、中音、次轻音、最轻音。
中音、次轻音、最轻音。重音即词的重读音节;中音即词中既不重读也不轻读的音节;次轻音即比中音略轻,比最轻音重的音节,其声调受影响,调值不够稳定,调型依稀可辨;最轻音即词中特别轻读的音节,也就是轻声音节。
词重音:指词语里重读的音节,如:(木)头、(孩)子、(棉)花、(衣)服、制(服)、无(限)、青(春)、未(来)。
语法重音:句子里某些语法成分需要重读。
1. 谓语中的主要动词或形容词要重读。如: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小草(绿)了。
2. 表示性状和成度的壮语常常要重读 如:你不要慌,(慢慢)地说。大家要(特别)小心那!
3. 表示性状和强调的定语要重读 如;这是(多么感人)的场面哪!(伟大)的祖国在前进。
4. 表示结果和程度的补语要重读。如:这件衣服漂亮(极)了! 他跳的(真高)。
5. 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要重读,如:(谁)来了? (那)可不行!
6. 句子中用作比喻得词常常要重读 如:五彩缤纷 的野花,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
逻辑重音:句子中某些需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要重读这是为了表示特殊的思想感情而改变句中运来重读的词语。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思想感情需要强调不同的词语 ,所以句子中因强调而重读的地方也是不固定的。如:
1. (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别人不知道你会弹)
2. 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你不要瞒着我拉)
3. 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别人会不会我不知道)
4. 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你怎么说不会呢)
5. 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会不会别的乐器我不知道)
普通话单音节词的轻重音格式:
1. 绝大多数重读。
2.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词(或语素),一般读作次轻音。例如:进来、起来、出去、下去、地下、桌子上、屋子里、这面、那边。
3. 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词,一般读作最轻音。例如:你的、高兴地、跑得快、坐着、睡了、学过、走啊、说吧、去吗、人呢。
普通话双音节词的轻重音格式:
1. 中·重——前一个音节读中音,后一个音节读重音。例如:国家、伟大、雷锋、陆军、蝴蝶、人人。双音节词语绝大多数都是这种格式。
2. 重·次轻——前一个音节读重音,后一个音节读次轻音。例如:工人、手艺、老鼠、娇气、女儿、妻子。这类词不是轻声词,拼音时要标注声调符号。
3. 重·最轻——前一个音节读重音,后一个音节读最轻音。例如:椅子、石头、我们、妈妈、耳朵、衣服。这类词即轻声词。
普通话三音节词的轻重音格式:
1. 中·次轻·重——重音在第三个音节。第一个音节读中音,第二个音节读次轻音,声调不太稳定,在会话当中会产生变调现象。例如:炊事员、西直门、打字机。大多数三音节词都是这种格式。
2. 中·重·最轻——重音在第二个音节。第一个音节读中音,第三个音节读最轻音。例如:胡萝卜、好家伙、老头子、小伙子、同学们、老乡们。
3. 重·最轻·最轻——重音在第一个音节。第二、第三个音节读次轻音。例如:姑娘们、朋友们、娃娃们。
普通话四音节词的轻重音格式:
1. 中·次轻·中·重——重音在第四个音节。第一、第三个音节读中音,第二个音节读次轻音。例如:二氧化碳、清清楚楚、慌里慌张、嘻嘻哈哈、一马当先、心明眼亮。绝大多数四音节词(包括四字成语)都是这个格式。
2. 中·次轻·重·最轻——重音在第三个音节。第一个音节读中音,第二个音节读次轻音。例如:如意算盘、外甥媳妇(儿)。
在普通话中,五个音节以上的语法结构,大多为短语和句子,可将其划分为两音节、三音节、四音节词,然后确定其读或说时的轻重音格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