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设计·下篇
在上一篇文章里讨论了构思大纲的方法和过程,对于没有写大纲习惯的朋友,他们不知道写出了大纲之后怎样去利用这个工具。也有一部分朋友就算写出了大纲也觉得无从入手,而且常常写出来的内容偏离大纲,哀叹大纲无用。在这次分享中我会跟大家说说从大纲过渡到正文可以采有什么方法。
从大纲到小说正文这个过程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习惯,我不太能猜测别人是怎样处理。我习惯在写正文之前先构思场景,有时边写边想,更多的时候是用简单的语言将场景记录下来,然后再根据这份场景草稿写正文。我给这种方式取名为“情节速写”——这是一鸣发明的概念,在写作圈子里还没有这种公认的说法。顾名思义,大家可以由“情节速写”这个名字联想画画的速写情况,画者只用简单的线条把画面大概的轮廓确定下来,几乎不处理细节。情节速写也是如此,用极简单的语言把场景交待,把故事发展的过程写出来,可以没有描写甚至可以没有对话,说白了就是流水账。目的在于先让作者在脑袋里把接下来要写的内容快速预览一遍,确定情节的经过和走向。它的细腻程度介于大纲和正文之间,效果类似电视剧的分集剧情介绍,如下图所示。截图显示内容为《风中奇缘》的情节介绍。
情节速写主要就是记录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节的文字效果可以很粗糙,它的关注点在于内容,而不在于文笔。如果情节速写出现语病或者错别字可以完全不用修改。对我来说,只要看到这段文字我脑袋里能够还原出具体的场景,那么情节速写的目的就达到了。
我为什么要做情节速写呢?跟我的写作经历有关,我曾经有两年多的时间投身于网文创作。网文写作有一个明显特别就是对日更要求很高,一个网文作者如果不能做到日更是不及格的。所以有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是天天被逼着写,如果当天没有写出来,那么就要用存稿内容顶上。在发布作品之前,我已经积累了30万字的正文存稿,但这些存稿内容还是在半年内就被快速消耗完。写作变成了跟字数赛跑的游戏,变味了。在写存稿的时候,心态比较放松,可以写得比较从容不迫。而在后来的日更过程中,我心态慢慢发生了变化——写得快比写得好更重要。但就算一心求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长期写作积累的心态疲劳让写作的过程没有乐趣可言,在一段时间里我对写作心怀抗拒。
某一天我在路上走着的时候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画画视频,那些作画者都习惯于先用简单的线条定好轮廓构图,将整体画面确定下来之后再处理各个细节。我联想到自己的写作过程,每次写作都是一边构想故事场景,一边构想文笔表达,这两件事情同时进行让我的写作过程感到吃力。画面构图相当于故事场景,细节处理相当于文笔表达,作画者并非同时完成这两件事情。我从中获得启发:如果我也把构思故事和构思正文分开处理,会不会让写作过程变得轻松一些?
这样尝试过后,我发现这样的处理让写作变得容易了。在写正文之前我先进行情节速写,用极简单的语言记录故事过程,先把一个大情节预先体验了一遍,然后得到了一份介于大纲和正文之间的草稿。接着我就从这份草稿开始着手,对每一段内容细致展开。这一次的写作过程中,我就不用费心构思故事,只需要集中精力填补细节。
下面是 故事大纲 => 情节速写 => 正文 的示例。
大纲里有如下内容:一行人去找云清子算账,一番大战之后,赤瞳亲手杀了云清子为自己的家族报仇。
上面这一行字是一个情节,最终写成数千字的情节速写,最后写成几万字的正文内容。其中一段速写和对应正文效果如下:
速写内容
在一处背风地之外,一个帐幕里面,云清子看着被风吹动的布幡静静地喝着茶,炉火传来暖意,他依然穿着单薄的衣服。这时候神通镜亮起,传来玄武门云飞长老愤怒的质问声。
正文内容
距离天妖台三里外的一处背风之地,一个帐幕孤单地站在茫茫雪野中。帐幕外面站着几个身穿红色道服的正道弟子,从他们的打扮来看,这里是朱雀门的驻扎营地。帐幕里面只有简单的摆设,一张椅子,一张长长的茶几,上面摆好着一套茶具。茶几旁边放着一个火炉,炉火中玄黑色铁水壶已经喷出白色的水汽。一身单薄长衣的云清子拿起旁边一块厚布放到水壶的把手处,将滚烫的热水倒进茶壶,幽幽的茶香味慢慢飘散在空气中。云清子拿起茶杯,轻嗅茶香,慢慢呷了一口。
他静静望着帐幕入口被风吹动的布幡,有时候冷风会夹在雪花闯进来,在炉火的暖意里慢慢消融成水,还没有来到他身边就已经不见影踪。
不知怎的,云清子感到今天有点心神不宁。是大战来临之前的紧张感?也许有一部分这样的原因,而更多的是隐隐的不安。只怕这一战没有他想象中那么顺利。
茶几边缘上放着的神通镜发出亮光,云清子轻轻扬手,镜面上现出了玄武门云飞长老的脸容。
“云清子!你这是什么意思?!”云飞长老的眼睛里燃着怒火。
如何看待情节速写
跟构建大纲一样,情节速写也一种预先创作的手段,可以先把故事在脑袋中构思成型。预先创作都有一个好处,可以提前让作者看到成型作品的处理是否合理。从大纲层面上可以看到事件衔接是否妥当;从情节速写的层面上,可以看到上下文衔接是否妥当。哪些地方该详写,哪些地方该略写,哪些地方该用描写,对话会不会显得太长……在写正文的时候,诸如这些问题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情节速写相当于情节层面上的设计图纸。构建情节速写的时候,还可以对一些重要的地方作标记,在写正文的时候有意识处理这个问题。比如你可以在情节速写中加入类似这样的备注:“这个场景需要300字左右的环境描写,注意写出悲情气氛。”
长时间的写作会产生疲劳感,在写作精神状态不那么好的时候,作者会无意识地“偷懒”。比如某些地方需要精细描写,如果作者当时状态不那么好,他就懒得做这样的事情,只是粗略地一笔带过,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情节速写中加上这些备注就会提醒作者需要尽力达到效果,如果实在写不出来,那就停下写作去休息好了。
写作疲劳的问题也体现在构思故事这方面,一边写正文一边想故事,很容易消耗作者的精神。在疲劳状态下,对故事的构思也变得随意了。按原来的设想,某个情节要实现“一波三折”的效果,而由于写作疲劳的关系,可能就会偷懒,写到一波两折就算了。如果这样的问题也发生在大家身上,可以尝试用情节速写的方式来改进。
从大纲过渡到情节速写,再过渡到正文,这是一个逐级细化的过程,作者不容易写偏——一般会在原来的基础上作一些小修改,但不至于跟原来的想法相距甚远。
情节速写跟大纲一样,只是一份草稿,意味着最差也就写成这个样子。写出情节速写之后作者可以检查修正。在正式写正文的时候,如果作者有更好的想法自然可以随时修改和补充。我就经常在情节速写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情节,在灵感状态比较好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其实我并没有刻意增加事件,往往看到某一段速写内容,脑袋里就蹦出一个新想法:在这段内容之后再接上这样那样的情节会更有趣。
情节速写也跟大纲一样,在写正文之前先把自己的思路拓宽。如果有更好的想法,按新的想法来写自然更好。如果没有更好的想法,按原计划的内容来写也不至于太差。
情节速写是低效手段?
有些朋友可能觉得情节速写太麻烦,毕竟在写正文之前又增加了一项工作。要不要多做这一步还是看个人意愿。
对新人来说,这项工作可以跳过。一方面,他们对写出正文有更强的紧迫感,这种紧迫感会让他们对复杂的步骤心怀抗拒。另一方面,新人作者尚未有意识展现细节,他们写出来的正文内容跟情节速写的效果差不多,难以扩展。
对于第二阶段“刻意练习期”的朋友来说,情节速写相当于在故事骨架和正文之间又增加了一层,会迫使正文写得更血肉丰满,更有小说的味道。因为在情节速写的基础上扩充正文,作者不可能把正文写得比速写更简单,他会更容易察觉哪里应该要加入描写,哪里应该详细展开。
有的朋友会担心增加了一个写作步骤会写得慢。就我的感觉而言,我反而写得更快。理由很简单,想通了故事场景之后,写正文的过程中我无须不停问自己接下来怎么办,写得更专注,也更轻松。而且,写速写这个过程本身也不会很难,不用花很多时间。我构建情节速写的效率比写正文要快不少,情节速写就是流水账,并不难写,我只需专心想故事,在速写中出现错别字和语病也没有关系。如果那段时间我一天能写三千字的正文内容,那么我一般可以一天写七八千字的情节速写。七八千字的速写可以扩展出五六万字的正文内容。
近年来我习惯以一个大情节为一个写作周期。我先花一两天时间把接下来的故事理清楚,同时将其这些想法以情节速写的方式记录下来。在接下来的十几天时间里,我会以速写内容为草稿进行扩展。当这些速写内容全部转化成正文之后,我对其进行一次文笔上的修正,接着分章发布。我的写作习惯并不是按分集大纲写作,我认为以情节为单位写作可以让正文的衔接更自然,不必强凑章节字数,不必强行设置分章悬念。
用了情节速写的方法之后,我的写作效率更稳定也更高效。每次构建完情节速写我都获得满满的成就感,因为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内容都会成为小说正文,而且会以更优雅的姿态出现。在之前的课程也有作者向我反馈,用了这个方法让他写得更快。
我不确定这种方式适合每一个人,但这样处理的好处显而易见:大纲是第一次创作,速写是第二次创作,正文是第三次创作,修改是第四次创作。作品最终的样子一般以第三次创作为主,也就是正文一旦定下来,作品基本就是那个样子。修改阶段修改的幅度不是很大,主要是语句润色和小问题的修正。而每一次创作都会比前一个版本更好,速写比大纲更丰富,正文比速写更丰富。当我们经历过大纲和速写这两个预先创作的阶段,到写正文的时候我们脑袋中的故事场景已经被加工过两次,会比刚开始想到的效果要好。
如果有朋友觉得一边想故事一边想正文容易分心,不妨试试情节速写的方法,将这两件事情分开来做。找一段时间专门想故事,找一段时间专门写正文,这个方法也许能带给你惊喜。
细说场景
当我们构思小说故事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想到事件,注重事件的发展过程。而当我们把事件写成正文,我们需要设计相应的场景来展现。
小说的场景包含了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小说的场景首先让人想到事件发生的地点,这方面涉及到小说的环境展现。小说的场景需要有故事人物出现,涉及到人物的对话、表情、动作、心理,这方面就是人物展现相关的内容。小说的事件也是在一系列的场景中发生。当我们写好小说的场景,基本上也就把小说的各个方面写好了。
如果用文字还原小说场景,在组合方式上可能会这样处理:以叙述性的语言交待故事的情节,或者推动情节的发展;用描写性的语言交待环境的细节,人物的状态;用对话交待信息,也一并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场景之间的衔接上,可能会加入一些叙述性内容或者抒情性内容作为过渡,作者可以在这些内容里加入自己的感悟分享。
小说可以分解成一个个场景,作者想向读者传达的想法也要通过场景来展现或者引导。比如作者想向读者展露生活的艰难,他不能只用叙述的语言去说什么是艰难,而是要构建相应的故事场景,通过故事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心理去展现出艰难的状态。
在构建故事场景的时候,我们要考虑这些内容跟主题有没有关系,如果没有太大的关系就不要加入故事线当中。在构思大纲初期,最好也根据小说的主题预先设计几个关键场景。所谓的关键场景就是能够反映主题的场景。比如一部小说写到抗争的主题,那么关键场景里面至少有两个,一个是压迫的场景,一个是反抗的场景。
又比如我们要写一部温暖甜蜜的言情小说,我们至少要有一个场景要展现出人物处于幸福的状态,而且不能以悲惨的场景收尾。如果我们要写一部悬疑类的小说,我们至少需要一个引出悬念的场景,也需要一个解谜的场景。这些场景就是主题的点晴之笔。哪怕我们在写作初期还不能确定场景的细节,我们也要知道一部作品需要这样的关键场景,也要为这些场景预留位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