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千古奇文:全篇仅86字,道尽孩子成大器秘诀,至今不过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02-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近两年,国家大力提倡国学,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比例大幅度提升。诸葛亮的著作中,《诫子书》也被纳入人教版7年级语文课,成为中小学生必背的国学经典书目之一。

 

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在去世前写给年仅8岁的小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全篇仅86个字,却道出了孩子成才的核心,时过千年,但毫不过时。

 

他当时为何要写这篇《诫子书》?

 

诸葛瞻少时聪慧,博闻强记,触类旁通。这不正是很多父母心中的理想子女标准吗?但是诸葛亮却很担心,他与兄谈到:“嫌其早成,恐不为正器耳。”

 

在诸葛亮看来,聪慧可能让人年少成名,但未经历练就轻易获得光环,会使孩子的心变得焦躁,目空一切,可能成一时之器,却成不了一世之器。

 

所以,诸葛亮通篇对诸葛瞻应如何正视、运用自己的聪慧只字未提,而是反复强调“静”、“俭”、“淡泊”的重要性。这里就有一层言外之意,即提醒诸葛瞻聪明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对于修身立德来说,都属多余,紧紧抓住“静”、“俭”、“淡泊”等要领才是修身治学之道。我想这就是他写这篇《诫子书》的关键目的。

 

其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成为千古名句,就是它一针见血道出了修身治学的核心要诀。

 


静,何以能致远?

 

有一个故事说,父亲丢了块表,他气急败坏,一边抱怨,一边火急火燎地在家里翻箱倒柜,可是半天也找不到。


等他出来了,儿子悄悄地走进房,不一会就找到了手表。


父亲疑惑地问:“怎么找到的?是不是你藏起来了?”


儿子委屈地说:“我就安静的坐着,一会就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你能静得下来,就能进入深度思考。只有能进行深度思考了,你才可能像上面故事中的儿子一样,能洞察物之本末,事之终始。那么小可修身齐家,大可治国平天下。


这就叫“致远”。



淡泊,何以能明志?

 

一个人,之所以能被人记住是因为他有一个独异于人的名字。一旦他确定了一个名字之后,其他再好听的名字对他都是多余,只能舍去。倘若好听的名字,他都要,那便没人能记住他是谁了。


“志”,跟人的名字一样,一生中可能有很多“志”都值得追求。但是,你只能选其一,而淡泊其他,你才能明其志。若是什么志都要,那便无志可明。

 

现代人之所以活得累,活得迷茫,不是因为没有志,而是志太多,什么都想抓,结果就是什么都抓不住。自然也就谈不上明志了。

 

然而,如今这个时代,“静”、“淡泊”已经是奢侈品。

 

你看现在市面上,为何各种“全脑开发”、“天才儿童养成计划”之类的培训多如牛毛,非常受家长欢迎?因为大家都急不可耐,恨不得孩子一朝成学、成名。

 


曾经有个少年魏永康,脑子特别好使,在母亲曾学梅的全力辅导下,两岁就识得汉子1000个,小学只读了2年级和6年级,8岁入县重点中学,13岁就考入了重点本科大学,十七岁大学毕业后又直接考入中科院成为硕博连读研究生。一时间他成了媒体赞誉满天飞的“神童”。


但很不幸,就在十七岁那年被中科院劝退。原因就是一直陪读他到十七岁的妈妈不能再陪读,导致他无法自理生活和正常安排学习。


原来,他的妈妈曾学梅从小就切断了儿子一切的社交机会,独立自主的机会,让他全天只扑在书本上。以至于除了读书,其他的生存能力一概没有。


像曾学梅这种领着孩子急功近利的治学方式,短时间内,固然会见到神奇的效果。但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培养越深,伤害越大。结局一定是诸葛亮所担心的“早成,不为正器”。



魏永康正是如此,被退学之后的他,非常恨他的妈妈。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没能让他自力更生,反而成了废人一个。为此,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顶着各种压力从零训练自己的基本生活能力。花了很长时间,他才把自己恢复成一个正常人。

 

可见,治学,脑瓜子聪明未必是好事。它很容易让人滋生急于求成之心态,而最终“不为正器”。

 

因此,假如孩子很聪明,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忘掉自己的聪明,仅仅扣住《诫子书》中“静”,“俭”,“淡泊”等关键原则去治学,修身,那么反而倒是能成就其聪明。

 

否则,任你再是天赋异凛,也不过“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徒增一个伤仲永而已!


作者:乌蒙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