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准备应做足“隐性功夫”
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
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我不知道这位历史老师是谁,因为苏霍姆林斯基没有在书中提到他的名字,我也不知道该老师在当时的苏联属于什么级别的名师,因为没有多少资料来作为参照。不过,放眼如今的教育界,有多少人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和境界呢?——六十多年前一堂“区级”的视导性质的公开课,现场只准备了“大约15分钟”,却让听课的人“连做记录也忘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上到这份儿上,除了让人神往以外,还能剩下什么呢?只怪当年的苏联教育界宣传意识不强,或者技术手段不够,连录像资料都没有留下,否则,这位老师的这堂课会和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书一样经典和不朽了。
而只所以对这个案例又“朝花夕拾”,还是有感于目前的“备课”问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备课的性质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
毫无疑问,所谓的备课,顾名思义就是“课前准备”,是授课人为了将特定的知识更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而在上课前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研究教材,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工具……其目标指向是“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好”。至于最后所形成的课前准备的“成果”——教案仅仅是一种显性的表达方式,有很多东西是看不出来的。教案的形式如何美观、漂亮,并不是决定课堂质量的关键因素。这一点很容易印证:网络上有多如牛毛的名师教案,绝大多数设计都“看上去很美”,可是一般都不能拿来就用。原因在于单纯从教案上看不到执教者的深层理念和教学环节背后的思考,无法还原那些“隐性”的部分。由于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要是照搬照用,就不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了。
正是基于此,如果仅凭一个教案去评价一位老师的课前准备工作,确实显得有些本末倒置,至少是以偏概全。虽然这之间并不存在对立关系,——不否认有些教案写得漂亮的老师课前准备也非常充分,能够做到“课案一致”,——但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是把精力用在了钻研教材和学生身上,而这些功夫在教案上是看不出来的。
说到底,教学工作还是“良心买卖”,作为一名老师,眼里只盯着考评固然是出于生存的考虑,却常常因此忽略了发展。老师的专业成长必然是要从“站稳课堂”开始的,而站稳课堂的关键是精心备课,是踏踏实实地拿出时间来了解学情、熟悉教材、设计教学活动,这些隐性的付出或许学校领导看不到,考评中的成绩体现不出来,但只要长期坚持,却会真正使个人素质提到提升。就像苏联的那位历史老师一样,用一辈子去备课,结果在关键时刻只需15分钟左右,便以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征服了听课的领导和同事。
作为一个职业,教学工作当然有现实的功利诉求,但如果看成是一项事业,就必然要有更高的眼光和付出。很多名师的成长经验说明,多读书以增强知识储备,多听课以开阔视野,多反思以取长补短,多研究以拓展纵深……通过在这些“隐性”的地方长期坚持努力,自身的教艺才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教学也会越来越游刃有余,驾轻就熟,否则,就只能被动地跟在别人后面或者被潮流驱赶着疲于应付了。
如果那样,教育生活又有何幸福可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