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研兴教 践行“轻负高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2-12-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生在人工气候室里进行栽培植物的实验 浙江省委常委与省教育厅长到学校视察

  杭州采荷实验学校历经十年探索,围绕“轻负高质”研究课题,致力于更新教师观念、变革教学行为。“学程导进”教学模式是采实人“科研兴教”的智慧结晶。十年来,学校的全体教师努力拼搏、积极工作,通过“启导、扶导、开导”转变“教”的方式,“体验、建构、表现”改革“学”的方式;以“技术推进学习”、“精练助力课堂”等为抓手,以“人工气候室”、“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花香伴书香”等为载体,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良好环境,探索轻负高质之路,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使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学校得到跨越式发展。

  几年前,学校面临部分教师的“过度”教学使学生不堪重负,家长的“望子成龙”进一步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这制约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良莠不齐、学习水平参差不等,特别是学习方法单一,学习被动。这种教与学的现状存在,迫切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和研究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有效学习和最优发展的教育途径。如何改革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达到“自主高能”的教学效果,成为学校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坚持十年之久的“学程导进”课题研究,依据学生学习的要求和现状,遵循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坚持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实现教与学的方式转变,强调教学过程中学与教的统一、扶和放的结合,凸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被师生称之为“新学习活动”的教改实践,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改革了教学行为和评价机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乐学、善学与学习能力的提高,探索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有效学习和最优发展的教育途径,实践“轻负高质”的教育目标。

  启导、扶导、开导——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以“学程导进”为内涵的新学习活动中,学校以“启导、扶导、开导”来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五个新颖的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启疑—助学引导—激励成功—反馈提升。

  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在《亲爱的爸爸妈妈》一课的教学中,教学的设计流程为创设情境、感知内容(出示任务,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各主要内容)、合作探究(出示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寻找文章脉络,打开阅读通道)、师生交流对话、总结反馈、深入思考与写作反思。教师设置任务,以任务引导、帮助学生打开阅读通道。这样,学生既能掌握散文体裁的阅读技巧,又能在教师的启导、扶导下,深入阅读文本,聆听作者的心声,并且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用文字书面表达自己的学习感悟。在“学程导进”教学模式的引领下,课堂从“讲授”到“引导”,从“预设”到“生成”,从“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到“带着学生走向教材”,短短几年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学程导进”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上,还体现在教学技术的革新上。如学校的“斯坦福英语”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英语的教学模式,将计算机教学与英语教学有机整合,以网络多媒体、语音识别等高科技手段为载体,通过大量生动的、有针对性的人机互动练习,结合教师面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英语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了课堂的个别化教育,用技术推进学生学习,使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自开展“斯坦福英语”教学以来,短短几年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学习能力均有大幅度提升。

  体验、建构、表现——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学程导进”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革,即以“体验、建构、表现”来取代原有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表现为五个环节的学习流程:情境体悟——问题生疑——合作探究——活动表现——反思矫正。

  以科学学科《力的存在》教学为例。以往,学生一般的学法是:先学习力的概念,然后通过模型、实例强化力的概念,再通过练习巩固,让学生按教师的指令进行学习。如今,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感悟力的存在,结合已有经验自主设计一个实验程序,就地取材进行实验器材准备,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学生展示交流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中去体悟、建构和表现。

  为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学校各科教师研究开发了课堂助学本,课堂助学本在课堂的使用,敦促教师精简讲课时间,将原本学生要在课外完成的部分练习移到课堂内完成,促进学生在课堂自主练习中发现问题,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帮助,及时解决问题。课堂助学本的使用重新分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加大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密度,减轻了学生课外作业的负担。这使学生可以更多地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多元学习,提升综合能力。

  拓展、多元、整合——课内外结合深化教学方式变革

  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还需要课内外的结合,使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机整合,才能提高教学方式变革的效能。

  学校积极开拓教学阵地,由课堂逐步走向课外。科学学科依据“学程导进”的要求,开展了实验包教学,使学生的科学实验从课堂走向教室和家庭,教室和家庭的阳台也成为学生的课外实验室。

  在浙江大学教授指导下学校建成的人工气候室,创全国中学之先河,一年四季的每一天,学生都可以在室内模拟的气候条件下进行科学实验。

  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各种实践类活动,以实践促进学生学习。如开展“人人种养一盆花”活动,以花为媒,有机整合学科知识,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种养的花有学生亲手制作的花牌,花牌中包含:花名、花的习性、花语等,并中英文双语制作。学生每天进行养护,逐步加深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每天写养护日记,使他们学会了观察,提高了写作水平。

  学校自主创编的全程音控健力腕操,寓德育、体育、美育、智育于一体,激发了学生的生命活力。在国家体育总局和省、市、区体育局的全力支持下,学校建立了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展以轮滑为特色的青少年体育活动,该活动多次在省青少年轮滑比赛中获得金、银、铜牌。

  通过课外拓展和课内外结合的多元特色活动,使学生在一个更为开阔的空间中进行体验和表现,而教师也能在这些活动中发现学生的聪明才智,坚定了教学方式变革的信心。

  捆绑、多样、激励——以评价为杠杆促教学方式变革

  学校先后制订了新的课堂教学评估量表,完善了教学评价制度——评价教师备课,要求通案与个案结合;评价作业布置,要求分层适量;评价教学业绩,实行团队捆绑。同时,也改革了学生评价制度,一方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操作方案》,另一方面,实行“奖学金”制度,努力让95%的学生获得奖学金、100%的学生受到表彰,使全体学生体验成功,实践“校内没有差生”的教育理想。通过评价制度这个杠杆,有效地促进了教与学的方式变革。

  以“学程导进”为主要内涵的新学习活动,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身心愉悦地在校园中学习成长。

  首先,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了,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更加提高了。

  其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随着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从“机械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学习负担明显减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师生双边活动;他们参与作业设计,自主选择作业层次,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再其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由于为学生提供了表现的舞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提升。连续两年,新城校区后三分之一的学生参加了杭州市学业水平抽测,抽测学科成绩均在杭州市遥遥领先。近几年来,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他们活跃在体育赛场上、航模赛道上、艺术节舞台上……展示着采实学子的青春风采。

  特别可喜的是,“学程导进”教学促进了学困生的有效学习,使他们适时扫清了学习上的障碍,及时获得了成功的激励。这使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成绩提高了,行为规范得到了内化。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理念也不断得到更新,以学论教、学教统一的观念已经深深扎根在教师们的头脑中,自觉地转化为教学行为——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与学生共同学习,相互沟通,教学相长。面对新课程,教师们不再茫然若失、手足无措,而是胸有成竹,沉着应对,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教学风格。在省、市、区各级各类的新课程展示活动和教学评比活动中,教师频频走上领奖台。2012年,翁小桃老师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授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功勋教师,马福春、倪峰老师被授予全国轮滑优秀教师,胡泉镐老师制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获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

  学校在减轻学业负担的基础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师生们并没有加班加点,各科成绩却连续保持增量的良好势头。虽然生源不能选择,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市前列,初步形成了“轻负高质”的教育教学品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