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职教资源走出后发赶超之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2-12-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覃礼涛 王锋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措施的出台,贵州省铜仁市职业教育得到较好的发展,但也存在部分问题。如何认真分析铜仁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抢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对铜仁的发展机遇,整合全市职教资源,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之路,壮大职业教育发展规模,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打造职教特色品牌,对实现铜仁市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引领和服务铜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铜仁市职业教育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职业教育办学初具规模、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实力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但同时面临着很多困难。

  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一是办学规模不平衡,学生主要集中在铜仁职院和铜仁市中职学校,除思南县、玉屏县等部分学校外,其余中职学校在校生极少,几乎名存实亡。二是专业重复设置,“小而全”问题十分突出,几乎各县中职学校都集中开设数控、护理、电子电工技术等专业,紧贴各县产业发展的专业却很少,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矛盾凸显。三是办学资源不平衡,目前各县区除公共教学资源外,实验实训设备等教学资源主要集中在机电类,造成部分专业实验设备闲置,部分专业教学设备却严重欠缺,甚至根本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局面。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强。虽然铜仁职院围绕全市营养健康等产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在办好临床医学、畜牧兽医、设施农业等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茶叶生产加工与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等市场急需的专业,但各县区中职学校结合当地产业发展人才急需的专业却较少,直接服务当地产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升。

  各县区中职教育竞争力不强。由于各县中职学校办学方向不明确,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等理念上存在较大差异,普遍存在“小而全”的现象,专业建设着眼于短暂性热门专业,忽略地方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潜在需求,缺乏自身独有的特色和优势,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等,整体竞争力不强,办学规模急剧下滑,面临生存危机。部分学校虽能勉强维持生存,也是举步维艰。

  针对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整合全市职业教育资源,走规模化、集团化合作办学之路,是铜仁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想选择。

  组建铜仁职教集团,整合职教资源。铜仁市职业教育发展应围绕“扩规模、重质量、求效益”的要求,以铜仁职院为龙头,整合各县(区)中职学校,组建铜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在集团学校内部,依据各县(区)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及其人才需求特点,按照专业布局,对教师、设备等教学资源和行业企业资源进行统一调配,充分整合,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实施集团化发展,努力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

  统一规划专业布局,打造品牌专业。组建集团学校后,围绕铜仁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及各县(区)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对各县(区)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各学校围绕产业和市场需求,通过龙头专业带动重点专业群建设,打造优势品牌专业,不断增强专业竞争力和吸引力。

  创新校地合作机制,增强发展活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应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区别对待、积极推进”的思路,实行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按照“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对全市职业教育进行统一布局、统一招生、统一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带动全市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各县区人民政府确保投入、确保生源、确保队伍”的要求共建共管、共同发展,着力构建院县共建、责任共担、合作共赢的院县合作机制。

  出台职教发展政策,优化发展环境。为促进铜仁市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要抓紧制定《关于支持铜仁市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全市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包括土地、税收、财政、投资、专业发展、职教收费和干部交流使用等,规定市县(区)两级政府在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工作职责,建立铜仁市职业教育人才资源库及其人才流动机制,明确企业合作办学成本列支办法等,从政策上指导和推进铜仁市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工作。

  加强集团组织领导,确保持续发展。一是要成立由政府牵头,市政府办公室、铜仁职院、市教育局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各县(区)政府参与的铜仁市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负责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二是把该项工作列入每年对各县(区)政府的目标考核范围,加大对实施及进展情况的督查,确保工作成效。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