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带领农民搭上致富“快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2-12-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龙超凡)福建省永安市新寨村村民朱中川怎么也没想到,一张宣传单竟让他搭上了致富“快车”。2010年年底,新寨村干部向每户村民发放了一张由永安市社区学院印制的“永安终身学习在线网简介”,朱中川认真阅读后决定自主创业,并在学习平台上认真学习了养鸡和养猪技术。2011年,朱中川建设了鸡舍和猪栏,目前养鸡场鸡存栏3200多只,年出栏15000多只;猪存栏110多头,年出栏200多头,年收入达10多万元!

  “终身学习在线平台的学习资源和线下专家指导,让我较快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日子也越过越好了!”近日,朱中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

  无独有偶,永安市大溪社区居民罗小兰夫妇也参加了社区学校举办的纺织技能培训。结业后,社区推荐他们进入永安市宝福纺织厂上班,每月收入均超过2000元。“没有社区学校,我可能就没有接受培训、重新上岗的机会。如今,工作地点离家近,收入也不错,我再也不用担心工作不稳定了。”罗小兰说。

  近日,在2012年福建电大系统社区教育工作会议上,各地电大与社区学院代表纷纷讲述了社区教育不仅丰富了群众娱乐生活,而且带领群众走上了致富路的生动事例,夸赞社区教育学习让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近年来,福建省广播电视大学经省编办批准,成立了“福建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并依托全省70家电大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目前已在8个设区市成立了社区大学,在53个县(市)成立了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社区学习点达900多个,全省电大系统“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五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基本形成。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叶文华说:“学校在每个市、县都有电大,设有社区大学、社区学院,依托电大系统开展社区教育成本低、见效快。同时,电大在理论研究、教学服务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对社区学校、社区学习点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给予了业务指导和支持。”

  据介绍,福建电大是全国电大系统中最早开展社区教育实践的单位之一,2001年就与福州市鼓楼区华大街道共建了全省首家社区教育中心,次年又与福州市鼓楼区共建了全省首家社区大学。正是由于福建电大在社区教育工作上的积极探索,福建省政府在2010年召开的继续教育专题会议上,明确提出“依托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建立覆盖全省城乡的社区教育网络,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活动”,正式赋予福建电大承担社区教育工作的使命。

  2009年,福建电大开通了面向群众终身学习服务的“福建终身学习在线平台”,并陆续开通近40个市、县、乡村和企业分平台。“福建终身学习在线平台”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模式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2011年,福建电大与福建老年大学联合建设开通“福建老年学习网”,组织开展全省老年人“网上学习万人行”活动。福建电大还重视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通过开发、引进等方式已汇集各类优质学习资源4万多个学时,学习资源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目前,“福建终身学习在线平台”实名注册人数已经超过16万人,总浏览量达到3349万人次,最高日访问人数达71万人次。

  据介绍,福建省电大系统开展的社区教育活动,一是通过课堂教学或网络教学,大力开展岗位知识与技能培训,仅泉州市鲤城社区学院开展果树、蔬菜、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就培训了29700人次;二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培训,如漳州社区大学深入社区开展水仙花雕刻艺术、烹饪等讲座;三是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或专题活动,如福州社区大学成立由农村学员参加的“村之声”合唱队和由社区退休老同志组成的“榕燕”舞蹈队,定期开展活动;四是面向特殊群体开展教育培训,如莆田社区大学面向部队、残疾人开展各类培训,福州社区大学面向外来人口开展新市民系列培训,邵武社区学院积极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等。

  叶文华表示,由于福建省电大系统对社区教育工作的卓越贡献,各地政府纷纷把支持电大发展终身教育与社区教育写入当地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支持电大发展社区教育,一些市县还在编制、资金等方面给予电大支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