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期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云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叶开 作家,《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 常生龙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 陈宝泉 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

  评论的意义不止于当下,更着眼于未来。新年伊始,我们邀请5位嘉宾,他们是评论者、教育人、家长,更是公民。让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教育,用理性、建设性、专业性的意见建议,让教育的步伐迈得更稳更好——

  →撤点并校导致农村校数量锐减

  →取消3000米以上长跑

  →教师掌掴“不听话”学生

  →全班集体输液为高考

  我是评论者——最希望此类新闻不再出现

  常生龙:2013年,我最不希望再现的教育新闻是农村学校因为撤点并校数量进一步锐减。过去10年来,全国农村学校以平均每小时减少4所的速度在锐减,已经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学生上学远,交通安全事故频发;寄宿制学校条件跟不上,不仅吃饭和住宿存在问题,还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孙云晓: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校运会取消3000米以上长跑,据说是为了避免危险,实际上是一个更加危险的信号,甚至可以说透露出民族危机的冰山一角。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学出现如此尴尬的新闻与中小学体育长期落后密切相关,重智轻体已经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普遍心理倾向。

  叶开:陕西安康教师指使50名学生掌掴未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这一新闻令我十分痛心。类似的辱生事件在2012年还有好多起。如此暴行,深层原因到底在哪里?除了人人都想到的考试压力,是否该设立更严格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性格暴戾者、缺乏耐心者,根本不适合当教师!

  刘云杉:我最不希望再现的教育新闻是孝感高中“吊瓶班”,类似的景观还有高三教室中的励志名言“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等。它们皆来自教育内部,并不具备“人咬狗”的新闻噱头,是教育典型化的常态、教育逻辑“合理”的推演。在这样的“新闻”背后,是我们必须严肃面对的教育大哉问:教育究竟是什么?

  陈宝泉:我希望一些似是而非、经不住推敲的“教育新闻”减下来。比如某地几个高考状元都是谁,几人去香港高校读书是因为对内地高校不满,等等。高考得高分只是人生一小步,不是中学教育的全部,不值得宣传。教育的良性发展需要好的舆论环境,媒体要多说内行话。

  →完善意外伤害预防和保险制度

  →改革高考模式

  →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系列法规

  →为小康社会培养和储备人才

  我是教育人——最渴望教育体制改革突破

  孙云晓:2013年我最希望出现的教育体制改革突破是完善意外伤害预防和保险制度。为什么中国许多学校不敢组织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因为学生一旦发生意外,学校就会陷入没完没了的官司,且几乎没有胜算。最简单有效的改革,就是把教育部《学生意外伤害处理办法》经过修改完善上升为国家法律。同时,制定完备的意外伤害预防和保险制度。

  叶开:中国教育面临许多困难,我个人做一些语文教材批判工作,是知其不可而为之。2013年,我希望高考制度能有质的突破,目前的地区划片分配名额,在起步上就不公正。决策层应当切实放权,下大力气改革高考模式,不拘一格选人才,让重点高校的教授委员会、招生委员会有足够的能力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优秀学生,让一些有天赋的贫民子弟拥有上升的空间。

  陈宝泉:在山东的“小传旺”事件,还有贵州的“五少年惨死垃圾箱”事件中,令笔者痛心的不只是孩子们受到如此伤害,更在于没有看到杜绝此类恶性事件的有力措施——追究责任人。我们有保护未成年人系列法规,但基本上从未执行。对这一问题的改进,分量不比“异地高考”的分量轻。

  常生龙:要建成小康社会,需要达成的指标很多,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至关重要。我们的教育必须要在今天就为2020年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工作。从温饱型的社会到小康社会,是一次重要的社会转型。教育自身也处于这样的转型之中,而且要率先完成转型,从充满竞争的、以满足生存为目的的教育尽快转向充满和谐的、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的教育

  刘云杉:我希望教育体制能够正本清源。若一定要求突破,我希望是范式转换。头疼医头、脚疼治脚式的西医疗法,对于教育已经捉襟见肘、处处被动。不如改用中医理念,将教育视为一个有内在生命的机体,求其与环境的两相适宜;在反求诸己上用力,明鉴自己“是什么”,而非以“做什么”及“有多少”的衡量来遮蔽自己的品格;有内在裁节,厘清哪些是自家的“本”,却少做、未做,或粗疏、潦草地做;哪些是“末”,却不得不郑重其事地做浮事。

  →运动第一、学习第二

  →减轻繁重的作业负担

  →孩子们都愿意到学校来

  →以“人”为工作重心

  我是家长——最企盼学校出现这些变化

  孙云晓:我最盼望2013年学校出现的变化是运动第一、学习第二。运动者最需要遵守规则、最需要团队精神、最需要忠于职守、最需要顽强拼搏。因而,运动是青少年社会化和培养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径。运动第一,就是做人第一。学生每天校园运动一小时是办学底线。

  叶开:我希望孩子能减轻繁重的作业负担,从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中舒缓过来。教育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然后在这种个性中寻找共性,进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我建议中小学教师再看看电影《功夫熊猫》,学习一下乌龟大师和狐狸大师,看它们是如何把“好吃懒做”貌似愚笨的熊猫教育成功夫高手的。

  常生龙:我最盼望学校出现的变化是孩子们期盼上学。如果学校能够呵护孩子们爱学习的天性,能为孩子们向外探究外部世界、向内探索心灵世界提供支持,如果学校意识到有比考试分数、试题作业更为重要的事情值得孩子们去做。我想,孩子们会期盼着到学校来的。

  刘云杉:我希望学校弃晦转明,由枯而润,其前提是人重新回到学校的中心。现代教育在听命外部差遣的忙碌中,逐渐丢失了“人”。读书应明心性、知人事、通社会,仅有知识而无智慧,心智则由明转为暗晦。如何让学校中的人,不仅有知识,有能力,同时还要有头脑、有心肝、有灵魂?这是人回归学校的开始。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用教育的方式务教育的根本,我希望这一年是回归教育的开端。

  →练就终身学习的能力

  →培养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

  →爱与宽容,鼓励与交流

  →顺其自然,成就自我

  我是公民——最期待教育这样影响人生

  常生龙:“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期待教育能在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上多下功夫。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但未来是难于预测的,我们不能确定哪些知识是未来最需要的,当然也就不能事先教导。教育能做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和探究习惯,练就终身学习的能力,拥有面向未来的钥匙。

  孙云晓:我期待基础教育将培养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作为重要使命之一。中国基础教育的重大缺陷在于忽视了良好习惯的养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过10年之久的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结论是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以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导向,重视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的习惯培养,特别要培养助人、尊重、责任、自制和学习等5个好习惯。也许可以说,这5个好习惯的指标也是健康人格的指标。

  叶开:我是公民,2013年我并无太大要求,只希望教师们别忽视了自己对学生的亲爱、学生之间的友爱,而光顾着引导学生在更宏大的爱上打转,毕竟前者才是爱的基础。《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这样的书,不能光看看书名,不能光挑点有趣的内容笑笑玩玩,要看到背后的令人敬佩的“爱”与“宽容”,“鼓励”与“交流”。

  刘云杉:我期待教育“滋养”人生而非“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人生,这是一个时代人们对教育的寄托,然而这一外在期待也有可能蒙蔽教育的品性。“改”与“变”以无视或贬斥人的本性为前提,而以一个典范的标准重新裁剪自身。

  削足适履的人何其少,拔苗助长的人却何其多,其间的道理难道不一样吗?潘光旦先生说,真正的教育对于所教的青年,只能有8个字的假定——顺其自然,因其固有。教育要做到“毋自欺”,让人能自明,能接纳自己、清楚自己所长所短、所欲所求,能在教育中获得自在,培植且成就自己,而非——改变自己,获得成功。这是我们对自己必要的尊重,也是教育对人性应有的谦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