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职教发挥出更大作用
■潘光
近年来,河北省等一些农业大省改革职教办学模式,从职教发展实际和农村实际出发,面向农村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有一定生产基础的在乡农民开展教学:学校结合当地产业优势设置专业,系统编制种植、养殖、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市场运作及文化知识的教学计划,把教学场所设在乡、镇、村,送教下乡,统一管理,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生产,在规定时间完成学习内容。
笔者认为,这样来办农村职教,使农村职教从只培养新生劳动力转变到同时培养现有劳动力,创新了办学模式;以生产需要为教学导向,突出了教育作用;在农民家门口办学,教师巡回走教,学生就近走读,适应了农村实际;学生的学习、实训与发展生产紧密联系,有效服务了农村经济。这个改革,是职教办学的新突破。
把知识和技能送到务农人群的家门口,方便了农民的继续学习。我国农村有大量的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他们是科技致富的参加者,更是建设家园的主力军。在发展生产中,他们既有学习热情,更有学习需求。以前,或是因为单一文化考试的标准,或是为照顾家庭,他们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以前,中职教育紧盯着应届初中毕业生,忽视了直接生产者的系统培养,使职教未能更充分地发挥办学作用。
现在,改革了职教办学模式,不仅让想学农的人有学可上,而且扩大了职教的生源市场。把办学场所放在农村,系统培养农村现有劳动力,减少了工学矛盾,方便了农民从事生产和照顾家庭。这是既让农民有业、乐业,有效发展生产的好方法,也是开展农民继续教育的好途径。
把经营的理念送到发展生产的最前沿,加快了农村的建设发展。很多农民在农村搞起了生产项目,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生产技能和知识,他们的生产规模难以扩大,产品质量难以提高,劳动果实难找市场。农民中蕴藏着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对科技的渴望,对于已经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农民来说,简单的技术培训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把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送到发展生产的最前沿,使内行人变得更内行,才能更快地发展生产。
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从为教育办教育,转变到为经济办教育的定位上来,从农民学生熟悉的种植、养殖入手,传授先进的经营理念,在办学的同时,发展生产,提高生产效益,改善民生,就能加快农村的建设发展。
把教育公平落实在面向人人的服务中,节省了教育的资金投入。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们“做事”的本领,但是会“考试”却不会“做事”的学生比比皆是。以往,单纯以文化考试衡量学生,使很多善于“做事”的学生与学校教育失之交臂。教育只向会“考试”的人敞开大门,显然有失公平。
农村职教办学模式的改革,突破以往的学生评价方式,重视生产实效的考核:农民家庭经济的产品品质要提高,生产规模要扩大,市场运作能力要加强,带头作用要显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投身生产,按“做事”的标准考核“做事”的人才,把评价与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体现了教育公平。
为涉农专业的大龄学生送教下乡,学生的学习场所离校园远,但是离生产场所近,不仅有利于打造生产强势,而且能节约建校资金和建设实训基地的投入,也办出了职教的更大作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