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落实语言文字规划纲要全面推进语言文字事业科学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第三,突出重点,明确语言文字工作应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发挥更大作用。

  《规划纲要》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进一步确定了语言文字工作要全面为教育服务的宗旨和思想。在序言开宗明义指出,实现教育现代化对语言文字事业提出更高要求;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语言文字工作要“服务教育现代化,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特殊教育等都要求语言文字工作在新阶段为服务支撑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发挥更大作用。《规划纲要》在六项重点工作和十六项举措中,半数也是围绕提高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水平展开,例如,提出要“继续实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项目”;要加强“教师、校长(园长)普通话培训”;要不断“提升幼儿普通话水平”、“加强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等。

  第四,注重内涵,强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范围与普及质量并重。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要扩大普及范围,还要提高普及质量。《规划纲要》结合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重点难点,提出普及推广工作的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边远和民族地区。《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要能够达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要求,完成义务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要能够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第五,放开视野,拓宽语言文字工作的新领域。语言文字工作内容不仅包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涉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涉及手语盲文,涉及在我国境内使用的外国语言文字,涉及汉语国际教育和海外华文教育等,范畴的拓宽体现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宽口径、新视野的特点。《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手语、盲文规范标准研制,加强国家通用手语和盲文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推进国际汉语教育,继续发挥普通话、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在国际汉语教育和海外华文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等。

  第六,深化改革,提出理念思路、工作机制、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内容。《规划纲要》提出,要创新理念思路,要“继承发扬语言文字传统理念,适应时代发展,积极培育和树立语言文字的新理念”。《规划纲要》强调,语言文字工作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要努力实现工作内容的拓展,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方式,坚持监督检查与社会服务并重;要建立健全语委议事机制。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语言文字的对外交流和传播,扩大中华语言文字的国际影响力,拓展中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二)扎实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第一,突出重点难点,加大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力度。《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宣传教育力度,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列入普法教育内容。要逐步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到2020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社会基本普及,全国范围内语言交际障碍基本消除。要加快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

  在行动举措上,《规划纲要》提出要继续实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项目。继续推进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二类城市在2015年、三类城市在2020年完成达标验收。继续开展区域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工作。此外,还要对包括幼儿园在内的教师、校长(园长)进行普通话培训。全体教师都要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列为学校、机关、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内容,加大培训力度。

  第二,立足社会需求,继续推进语言文字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研究修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健全完善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体系。要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进一步完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推进语言文字标准化建设,健全语言文字标准的层级和体系。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加强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语言文字基础工程建设。

  为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国家语委拟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统筹管理和制订修订工作。建立规范化标准化工作长效机制,构建和完善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相配套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制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以及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规范标准。二是要加强信息化资源建设。建设古今汉字全息数据库、中国百年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数据库和国家语言资源动态流通语料库等国家级语言数据库和语料库。三是开展语言国情调查和语言普查。建立中国语言数据库,绘制多媒体语言地图,发布中国语言国情报告。

  第三,深化工作内涵,做好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督查与服务工作。《规划纲要》提出要强化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监督检查,加强社会语言生活监测和引导,做好语言文字社会咨询服务工作。加强外国语言文字使用管理,推进外语中文译写规范工作。

  为此,需要在两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要尽快完善社会语言生活监测平台。监测研究语言使用实态和语言生活热点,分析语言生活中的新现象,并进行基于数据分析的语言战略研究。建设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督查平台和测查认证系统。建设国家语言文字咨询服务平台和语言文字应用服务系统。二是建立国家语言应急服务和援助机制。制订应对国际事务和突发事件的关键语言政策,建设国家多语言能力人才资源库。推动社会建立应急和特定领域专业语言人才的招募储备机制。

  第四,运用多种手段,努力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逐步提高国民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全社会语言规范意识进一步增强,公民在公共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提高国民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一是完善测评体系。要继续推进和完善普通话水平测试、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和汉语能力测试。二是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在教师资格标准中,明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要求。把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有机纳入教育教学环节,建立并完善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评价标准。三是提高相关职业人群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健全学校、机关、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公共服务行业等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职业标准。

  第五,增强资源观念,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规划纲要》提出要增强全社会的语言资源观念和语言保护意识。要依法妥善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汉语方言、繁体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及学习使用问题。加强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建立和完善语言资源库,探索方言使用和保护的科学途径。

  准备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一是继续建设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科学设计,统一规划,调查收集普通话、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的有声语料,整理保存和深入开发利用。二是研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加快制订社会应用和信息化急需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基础规范标准。做好少数民族语言的术语规范化工作。三是建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数据库。收集梳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信息,建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库和传统通用少数民族语言的大规模语料库。

  第六,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作用,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要进一步拓展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推进国际汉语教育,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需要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一是继续推行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继续推进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的社团活动和校外活动,大力打造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社会参与平台,着手建设中华经典诵写讲资源库。二是加强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合作交流。建立与港澳台地区民间语言文字协商机制,促进语言文字学术交流和语言文化交流;开展服务港澳同胞普通话学习和培训测试;推动海峡两岸语言文字业务交流;鼓励海外侨胞来华学习汉语;加大普通话培训测试的海外推广力度。

  三、开拓思路,全面提高语言文字工作保障水平

  《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事关长远未来,涉及方方面面,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全力推进《规划纲要》的落实。

  一是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要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是国家的战略性文化资源,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资源;推进语言文字事业科学发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备条件,是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战略需要。语言文字工作要努力实现工作内容的拓展,要拓宽视野看作用,融入发展促发展,主动与包括教育工作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努力探索新的事业发展增长点和工作着力点,在提供支撑和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推进自身的发展。

  二是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确保语言文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语委统筹、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语言文字工作的主导责任,建立和完善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语委全体会议、语委咨询委员会、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及专家委员会,以及各专业机构、专项工作组等制度或组织。要建立长效协调督查机制。将语言文字工作要求纳入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年度工作总结和相关干部考核范围。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将语言文字规范要求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普法宣传教育、机关行文规范、教育督导、新闻出版编校质量、广播影视制作播出质量、工商行政监管和城市市容管理等范围,并建立相应机制或制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