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成为关注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三是经济发展滞后地区的文科工作者更难获取科技信息。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地区传播科技信息的硬件不足,文科工作者接触科技馆、公共图书馆、科普画廊或宣传栏、科技示范点或科普活动站等科技宣传场所的机会少,他们使用互联网的频率相对少一些。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滞后地区无法吸引较多科学素养高的文科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致使传播科技信息的软环境较差。

  四是个人兴趣成为关注科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文科工作者最关注的科技发展信息是经济学与社会发展、人文学科和医学与健康,最感兴趣的新闻话题包括科学新发现(65.7%)、国家经济发展(61.9%)、文化与教育(58.9%)、新发明和新技术(58.4%)、公共安全问题(52.1%)、环境科学及其污染治理(50.9%)、医学新进展(50.4%)等与生活相关的话题。在过去一年内,去过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或展览馆、科技馆等公共科技场所的受访者中,因个人兴趣而去的均占到40%以上,均居“去的理由”中的首位;在没去过这些公共科技场所的受访者中,30%以上的是因为不感兴趣。在过去一年内,54.1%的受访者去过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其中因工作或研究需要而去的占去过总人数的47.6%,自己感兴趣的占25.8%;没去过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的受访者中,因不感兴趣而不去达31.7%。这个结果表明,文科工作者对科技信息的关注度与个人兴趣基本一致,个人兴趣成为决定其是否关注科学信息、是否前往公共科技场所和实验室的重要因素。

  从学历来看,硕士、博士对于科学新发现方面的信息更感兴趣。从年龄来看,青年对于科学新发现方面的信息更感兴趣,八成以上青年对新发明、新技术感兴趣。从专业性质来看,文学类专业受访者在去“公共图书馆”原因中与“自己感兴趣”关联度最强;教育类、艺术类、经济类、管理类去图书馆的原因主要是“工作或研究需要”或者是“陪亲友去”;文学类、历史类、哲学类、法学倾向于“自己感兴趣”。

  对策建议

  不宜过早进行文理分科

  一是逐步改变“重能力、轻兴趣”的社会思潮,制定完善的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计划。社会普遍关心和关注一个人的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的培养,却忽视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在提高科学素养中的作用和功能。建议针对人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寓教于乐”,因材施教。小学成立各种形式的科技兴趣小组,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初中开设科普知识课程和竞赛,具备条件的学校要定期举办科技活动节,引导学生自己组织有关科技知识的报告和展览等,增强科普工作的实效和吸引力,将科普工作重心转移到培养个人兴趣上来。高中阶段要为学生准备必要的科技材料,适度开放各科实验室,根据学生兴趣引导其从事自然科学方面的探索。

  二是不宜过早进行文理分科,改革现行高考招生制度,增设大学阶段与科学相关通识课程。为适应现行高考招生制度,绝大多数地区采取高中阶段文理分科的教育模式,这样过早地限制人的潜质发展,极易致使正处于求知最佳阶段的青少年科学知识和能力的短缺。因此,要通过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对文理分科后的文科生自然科学素养进行考察,完善初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招生依据之一;或者改变过早分文理科的做法,甚至取消高中阶段文理分科制度。要进一步增设大学教育过程中的与科学相关的专题性讲座与通识课程,甚至可将反映当今世界科学发展重大成就的科学知识列入必修课或公共基础课。

  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增加经济滞后地区公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吸引高层次人才,缩小地域差异。不同地区间文科工作者科学素养水平的差异较大。进一步分析发现,西部等经济滞后地区文科工作者接触科技馆、公共图书馆、科普画廊或宣传栏、科技示范点或科普活动站等科技宣传场所的机会少,科普工作者也不足。因此,国家要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增加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科技宣传场所建设。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增加经济滞后地区公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这些地区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要继续吸引高层次人才,在科研经费、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促进科普工作者和高素质文科工作者向中西部经济滞后地区有序流动,营造良好的尊重科学的环境,机制留人,事业留人。

  四是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资源,加强科学网站和门户网站建设,提高互联网的信任度,加大科学期刊的受众面。一方面,可在互联网、报刊、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平台上开辟科技专栏或者科技频道,建立起科技界、教育界和传媒间的联系,增加电视、广播科学节目的播出时间,加大各类科普出版物的品种、发行量和综合性报纸的数目和版面;另一方面,可以考虑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帮助科技人员和新闻记者投身科普工作,对科技界、教育界与媒体间的协作,对合作成功的典范予以重奖,以此来促进大众传媒将科技植入民心。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由行业协会主持开辟科技专栏或者科技频道,建立专门的网络资源分享科学技术信息平台,加快建设一大批趣味性和生活性强的科学网站和专业性门户网站,不断提高互联网的信任度。各种组织开展的科普活动,着力培育对科普的认同感和积极性,扩大影响关注和支持,合理布局并切实加强科普场馆建设,同时建立大学、科研院所、科技馆等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制度,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加强与公众对话、沟通和交流,扩大科普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五是建立健全社会教育体系,使其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尤其防止和杜绝性别歧视现象发生。当前我国进行科学素养专题性的社会教育力量薄弱,加上社会上各种科普活动受众面不大,各种大众科技文化设施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对于离开学校的文科工作者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以及社会团体组织等这些社会资源,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自身科学素养水平。研究发现,女性科学伦理好于男性,但科学素养水平却较低,更相信迷信。除了女性文科工作者自身的原因外,也要看到女性面临着家庭和社会环境更多的制约。要发挥好妇女组织的作用,建立女性心理诊所。学校和用人单位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招录女性,或变相提高对女性的招录标准,消除性别歧视,确保现有关怀女性政策落到实处。

  六是要重视星座预测等现象对青年的影响,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信仰。研究发现,星座预测迷信的社会影响已在一定程度上呈现蔓延之势,在青少年中泛滥,对此问题要高度重视,建议深入研究。首先,要加大舆论宣传,创设正确认识“星座预测”等新鲜事物的社会外部环境,规范出版物管理,建议加强对星座预测等新鲜事物的针对性宣传与教育。其次,要重新评判和估量“星座预测”等舶来品所带来的影响,在学术领域对这种现象开展调查并予以适当研讨,鼓励促进文科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间的广泛互动,积极交流,适时将其纳入学术讨论和科学研究的范畴。定期或不定期地在青年学生中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引导和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信仰,增强学生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大力倡导用科学的理论思想武装大脑,用辩证唯物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再其次,要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素养,防止在课堂上传播星座预测,从而使更多青年文科工作者相信科学,不断提升科学素养。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一般项目阶段性成果。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黄文彬副教授主持,主要成员:胡丽萍、徐飞、李祖超、王宏伟、文书锋、孙雅晴、周凌一、崔良旭、俞辰瑶、马榕。)

  基本情况

  ■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操作化定义

  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各种学科的总称,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两大部分。人文科学即指通常所称的文、史、哲等学科;社会科学即指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管理学等以人与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体系。从事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人员即为文科工作者,包括教师、研究生、管理者、出版工作者以及相关部门的服务人员等。

  ■对科学素养的界定

  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的素养:能够理解基本科学技术术语、基本观点和方法,能够读懂报纸和刊物上有关科学技术的报道和文章;运用科学信息和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意识、科学价值观和科学精神。

  ■调查问卷情况

  本课题调查问卷以2007年第七次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和高中级公务员科学素养调查问卷为主要参考,结合文科工作者的特点制定而成。课题组使用典型抽样结合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湖北和云南3个省份中随机抽取了82个单位的8000名文科工作者问卷调查。实地调查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7月完成,最后共回收有效问卷7628份,有效回收率为95.4%。

  ■样本分布情况

  按地区分,北京、湖北、云南的比例分别为44.7%、29.0%、26.3%;按工作性质分,从事科研工作、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在读研究生、其他工作的比例分别为6.7%、9.6%、22.6%、46.8%、14.3%;按现有文化程度分,博士、硕士、大学本科、大专、高中或中专及以下学历的比例分别为5.9%、53.1%、32.0%、7.2%、1.8%;男性占51.2%,年龄小于30岁的占71.3%,汉族占86.7%。

  读者反馈

  乡村校心理教育刻不容缓

  在广大的农村,留守孩子承受了比城市孩子更多的心理压力,乡村孩子是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我想,无论是重庆还是其他各省市,在研制“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时,政策要更多地考虑向乡村倾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