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上也能办出好大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熊丙奇

  “一流城市,一流大学”,这是不少地方政府在规划高等教育发展时,所提的一个口号。其涵义有二,一是一流城市,需要建设一流大学,如果没有一流大学,很难成就为一流城市;二是一流大学,要依托一流城市建设,离开了一流城市,大学要建成一流很难。

  这个口号听起来有道理,从教育和文化角度说,一流大学确实可以为一流城市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为城市的文化繁荣注入活力;从大学办学资源角度分析,一流城市可以为大学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

  可是,如果就此规划高等教育发展,却有可能陷入功利办学。一方面,城市在建设大学时,希望大学能对城市有现实回报,具体包括在本地招收更多的学生,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当前,在城市的发展中,有的大学迷失了方向,将产、研变为重要任务,而忽视最基础的人才培养。比如,最近某大学出台政策,支持师生“下海”。按规定,教师创业可保留岗位3至8年,学生到企业搞技术研发可计学分。据称,这主要是为了配合其所在省会城市的优惠政策,鼓励高校师生创业、将科技成果及时转化。

  教师的科研成果要面向市场、转化为产品,这无疑正确。可是,科研成果产业化、市场化的过程,不应该由教师本人来实现。如果每个教师弄出一个成果,都自己去办公司,谁来继续从事教学、科研?在美国,教授可以到自己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企业做顾问,但两年之后,也必须作出选择,要么留在企业,要么回学校当教师。

  另一方面,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受资源来源渠道的限制,对地方和政府高度依赖。这带来两方面后果。其一,大学会认为只有在大城市才能有更好的生存空间,因为城市资源丰富。几年前,一些内陆省份在地级市兴办了一批本科院校,现在这些学校都想搬迁到省会城市办学,原因就在于学校在中小城市,吸引不了生源,而当地政府对学校的投入也不多,加之地方小,学生缺乏实习机会。其二,由于政府掌控着学校的主要办学资源,导致大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受限,进而很难办出特色。

  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现在就出现了上述问题。过去10年间,很多全国重点大学在学校所在地的招生计划急剧上升,这显然与世界一流大学生源的多样化背离。

  相比之下,美国的不少一流大学就办在小镇上,比如廉姆斯学院、卫斯理女子学院等。在小镇上也能办出一流大学,主要原因首先是学校的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很广,不局限于向地方政府伸手,其次,把学校当作做学问的地方,而不是陷入浮躁的社会之中。很多人会担心这样的学校培养的学生就是书呆子,没有动手能力,可实际情况却相反。由于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中,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完成学校的学业,学生就培养起很强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因此,我们有必要摆脱功利思维,重新审视城市和大学的关系。对于大学来说,办在何地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有教育理想,有办学自主权,有现代学校制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