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在校庆之扣上的留学风采
看了这么多校庆资料,有些学生反而对外国大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也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是名校品质了。校庆各有各的门道,把师生忽略,只是几位校长上去长篇大论是没什么看头的。更重要的是,一个大学的精神、理念,才是这个大学的本质。所谓校庆,所庆的就是这个了。
(作者单位:广东省黄冈中学广州学校)
德州农工大学135周年校庆
关爱所有校友
■孟岗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最近的一次校庆是在2011年10月4日,庆祝建校135周年。德州农工大学成立于1876年,是美国德克萨斯州第一所公立高等教育学府,还是全球排在前20名的留学生培养园地,目前已经吸引了125个国家和地区的4600多名国际学生。在众多国际学生里,最有名气的当数玻利维亚前总统豪尔赫·基罗加和巴拿马总统马丁·托里霍斯。
按理说,这样一所大学的135年校庆应该是隆重的。但是,在学校官方网站报道的校庆活动里,除了提到有围绕校庆主题的网络论坛,就是在10月3日那天,校长洛夫廷先生带领学生一起吃生日蛋糕。洛夫廷端着盘子和同学们合影,盘子里盛着一小块儿蛋糕。
依据学校历史,10月4日才是正式的建校日,按理说应该在大学的生日当天吃生日蛋糕。但这一次,德州农工大学把吃生日蛋糕的活动安排在前一天,是因为第二天有学校百年传承下来的“白丝带”纪念活动:如果有在校学生去世,那么会在下个月第一个星期二举行的白丝带仪式进行悼念和追思。
或许是校庆活动一贯比较简单,和美国同学、同事聊起来,他们很少对此有印象。相反,他们会和我说起这个大学形形色色的活动、仪式和节庆。实际上,在校庆之外的很多仪式和庆典,已经担当了传统校庆的功能和角色。
例如,除了白丝带仪式之外,每年4月21日是学校设立的对过去一年的去世校友(包括在校学生)的缅怀日。在庄严肃穆的缅怀日仪式上,去世校友会被一一“点名”,去世校友的亲友会替他们答到。除了在大学校园里的万人主会场,在全球各地几百个地方同时举行小型的缅怀仪式。2011年的缅怀仪式在全球320个地方举行,在美国之外(包括北京和台北)有60个国际校友组织举办缅怀仪式。在学校校友会的官方网站上,记录着所有去世校友的入学年级和去世时间,以及对该校友的悼词。缅怀仪式反映出美国人一贯追求平等的价值观念:无论是功成名就的老校友,还是英年早逝的在校生,在学校的纪念册上,他们都是被平等列入的。学校正是利用这种方式来传递对所有学生的关爱和尊重。
当然,学校和学生的爱总是相互的。学生和校友们会用各种方式来回报母校。毕业的校友会用捐款的方式来支持学校的建设。2012年,德州农工大学接受到来自校友总额为730万美金的资助。而大学也将校友捐款视为一种重要的收入来源,并用各种级别的荣誉来回报校友的捐赠。
不亲身体验,很难想像这个学校的学生会对母校有如此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这座小城,你能看到很多人手上戴着学校的毕业戒指,身上穿着带有学校标志的T恤,门口插着有学校标志的小旗子,汽车后面有学校的标志,见了面打招呼用的也是学校官方问候语“Howdy”(你好)。
坚守传统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在全球化背景下,德州农工大学非常重视对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和熏陶。每年10月由德州农工大学主办的国际文化节,是近年来在当地影响颇大的一个文化会展。项目负责人琳达·爱德华兹女士说:“学校和当地政府共同举办国际文化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美国大学生和本地居民能够‘足不出户’就体验到各种异域文化。”学校将国际学生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大力支持国际学生参与活动。每年的文化节上,孔子学院都会组织一些中国留学生参与活动。各具才艺的中国留学生也都给美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除此之外,学校还会组织“阴历新年”等庆祝活动。而这时,也是国际学生大有作为的时候。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孔子学院)
剑桥800周年校庆
国际学生反哺的良辰
■胡仲勋
英国名为QS的调查机构推出的世界大学排名最新报告显示,剑桥大学屈居第二,把2011年占据的宝座拱手相让。该排名的评估标准四大支柱之一便是国际化。剑桥国际学生数量虽增幅不菲,却依然在流动性评估中下跌5位。
徐志摩的一首《再别康桥》引得无数中国学子对剑桥顶礼膜拜,成为该校在中国的文化符号。若要在新加坡为剑桥找一人代言,则非李光耀莫属。2009年,剑桥迎来800周年校庆。开幕大戏和收官之作均以“光影秀”呈现,通过致敬史上杰出校友,含蓄而高调地向世界展示剑桥800年来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在追溯历史和缅怀前辈的仪式中,剑桥的学术格调和品牌形象不言自明。
该校现有约1.8万名学生,来自120多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占1/5强,研究生的国际学生比率高达四成。从剑桥走出近9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举世无双,其校友遍及各国各界,剑桥精神得以在全球薪火相传。镌刻在剑桥校友录上的杰出人物包括进化论创立者达尔文、万有引力发现者牛顿、哈佛大学缔造者哈佛、以凯恩斯主义名垂史册的凯恩斯、数学家及分析哲学开山者罗素、以煌煌28卷册《中国科学技术史》闻名于世的李约瑟、当代物理学界杰出代表霍金等。当然,还有来自海外的印度前总理尼赫鲁、甘地,马来西亚前总理赫曼,中国数学家华罗庚等。一部剑桥大学校友录就是一部现代西方文明简史。
剑桥大学800周年校庆之际,时任校长艾莉森·理查德是剑桥史上首位全职女校长。她2003年受聘为第344任校长,甫一上任便遭遇财务赤字。为此,艾莉森创设“剑桥基金”,并制定筹款10亿英镑的计划。2006年,她温情致信全球18.5万名校友求募,800周年校庆则更是机不可失。果然,校友的母校情结如期而至,到校庆尾声,共筹得11.7亿英镑款项。这一英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筹款运动俨然成为剑桥800周年校庆的一道独特而亮丽风景,令欧洲高校难以望其项背,剑桥也借此一举成为英国大学首富。
慷慨解囊只是国际校友对母校的反哺,反哺意在回报养育之恩。剑桥深谙此道。当英国政府于2011年推出严格审核大学资质、提高语言入学标准、取消PW签证等系列留学新政时,剑桥大学剑桥海外留学生基金会与中国农业银行在北京签署《中国农业银行剑桥奖学金谅解备忘录》,自2012年起,连续3年,每年联合资助10名经济贫困的中国优秀学子持全额奖学金赴剑桥攻读硕士学位。
剑桥之所以屹立于世界高等学府之巅长达800年而不倒,秘密便隐藏在其对国际学生的哺育以及国际学生的反哺。校庆,往往是反哺的良辰。
哥本哈根商学院建院95周年
在心中为母校“庆生”
■印永红
2012年10月1日是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建院95周年。“逢五一小庆”,这是国内院校的惯常做法。但是,哥本哈根商学院并没有举行庆典。从校史上看,它的校庆也不多见。正因为如此,作为该校的一名硕士毕业生,我对哥本哈根商学院的90周年校庆记忆犹新。
学院的90周年校庆办得非常务实而开放。它不以铺张的庆典造势,而以贯穿全年的系列学术活动来提高学校声誉、扩大交流。其中,尤以“中丹文化和旅游研讨会”,“商业何时国际化大会”最为新颖独特。在“中丹文化和旅游研讨会”的前言里,学院做了如下表述:“世界一体化使得中国和丹麦业已存在的合作更加深入而广泛,加强两国的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这使得两国的文化交流、人员互访变得非常重要,我们举办为期10天的中丹文化和旅游研讨会的目的正在于此。”从这短短的陈述中可以看到,哥本哈根商学院以开放、前瞻的思路打造其科研优势,为师生提供最大的领域去发展。哥本哈根商学院最新提出的办学理念是追求社会化的商业活动价值(Business in Society),它力图从社会、经济、文化全方位视角探索商业活动与社会进步的良性发展规律,并付诸教育实践。90周年校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理念。
校庆是学校特定时间的活动,课堂却体现着师生们每日的生活,也更能展示一个学校长期的治学理念。我们课上的理论部分通常是由事先预习好的学生来表述的,老师只在疑难点和关键点上做注解,这样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理解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避免了教师照本宣科。学院的教学内容既实用又超前,课堂上所讲的商业运作模式就是企业里正在使用的,教师的授课内容并非来自教科书而是选自最新刊物的某个观点,或者商业报纸的最新话题。学校的学习氛围,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同学演讲,都是那么积极活跃,有时甚至是主动到追求标新立异。同学们懂得,学习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自己在走出校园后能够胜任工作,融入社会,成为一个自食其力、自我发展的人,成为一个在工作中体会到创新和快乐的人。
2008年,在中国国家汉办的赞助和授权下,哥本哈根商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在学院下属的亚洲研究中心开办了孔子学院,不但弥补了自2007年因丹麦高等院校向中国自费留学生收取全额学费致使中国留学生人数骤减的缺憾,而且也为更多的爱好中文和希望了解中国的丹麦人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的大门。如今,即使是哥本哈根商学院院长也喜欢在该校亚洲研究中心的活动中“秀”几句中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